宋韵梅花_第二百六十二节:弹尽粮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节:弹尽粮绝 (第1/2页)

    “这……恐怕是不祥之兆啊!”

    听了张顺的喃喃自语,萧媞先是一愣,之后,她转身吩咐了刘书妍一句:

    “书妍,快将此事告诉杨蔳,让她们出动水上飞机去找张贵,快点!”

    “我知道了……”

    萧媞本以为,出动了水上飞机,接下来的寻找工作应该并非难事,却不曾想,一连数日,水上飞机都一无所获,虽然找到了十几具浮肿腐败的遗体,但是,都被张顺一一否定了……似乎,这个带着宋军冲入襄阳的功臣,就此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直到数日以后,守卫襄樊的宋人这才发现,张贵的尸体溯流而上,身中四枪六箭,犹披甲执弓,怒气郁勃一如生时……出于敬仰,襄阳城的军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全城戴孝,将他隆重安葬,并立庙祭祀。

    元大都,总制院。

    “宋蛮子的*,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八思巴放下烟枪,眯着眼睛,悠然自得地躺在椅子上休憩……经过半年多吸食,对于*这种东西,他已然是将其当成了修炼佛法所必须之物,甚至拿去供在大都的吐蕃喇嘛们广为使用……

    “帝师大人,陛下驾到……”

    “是吗?”

    八思巴懒洋洋地睁开眼睛,打量了报信的弟子一眼,说道:

    “快快有请!”

    不多时,忽必烈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屋内,不等八思巴起身,忽必烈就摘下毡帽,向着八思巴鞠了一躬。

    “不知陛下到来,还望恕罪……”

    落座之后,忽必烈嘿嘿一笑,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来意:

    “朕这次来拜访帝师,不为别的,只想问问帝师,可否替朕指点迷津……”

    “陛下金口玉言,臣愿洗耳恭听……”

    “如今,朕忧虑之事,唯有东南一隅尚未归附,敢问帝师,可否告知于朕,我大元何时才能扫平江南,一统天下?”

    八思巴闭上眼睛,嘴里开始念念有词……半晌过后,他这才放下了手里的佛珠,起身打了个哈欠,对着忽必烈毕恭毕敬地说道:

    “臣以为,我大元离混一四海,已然不远矣……”

    “此事怎讲?”

    忽必烈眼睛一亮,赶忙追问了句,而八思巴则不慌不忙,拿起烟枪吸了口*,陶醉片刻,说道:

    “臣以为,至元十年,天兵就将拿下襄樊,十一年,蛮子国主赵孟启死,宋国由赵嫣摄政,大元兵入鄂州……十三年,大元攻占临安,蛮子朝廷投降……而赵珍珠,将继续逆天行事,顽抗到底,至十七年始平之,十八年,赵珍珠及其女被就地正法于广州,江南即平……”

    “看来,最不识时务的,就是那个赵珍珠了……”

    忽必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阴笑,片刻过后,他狠狠地拍了拍桌案,咬牙切齿地自言自语道:

    “既然她这么想死,那么……朕就无需宽宥于她……将其斩草除根,方能让天下安定,保大元万世基业!”

    ……

    “meimei,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从襄樊前归来,赵珍珠就和萧媞一起回到宫中,本想去和宁殿看望赵嫣,却不想,赵珍媞也在和宁殿中,她的手上还抱着才一周多的女儿。

    “二皇姐,听说,你刚去了襄阳一趟,可有此事?”

    “那是当然……”

    赵珍珠轻声一笑,补充了句:

    “不过遗憾的是,这次运送给养,靠的还是地面部队的牺牲,总的来说,鞑子还是太强,一时半会,局势是不会好转的!”

    “嗯,我们还是到外面说说吧……”

    赵珍媞点点头,将女儿放在床上,这才转身,跟着赵珍珠一起走进了正堂。

    “二皇姐,最近我娘一直担心襄阳会丢失……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她……”

    “是这样啊……”

    赵珍珠吃了一惊,看了她一眼,赶忙故作镇定,说道:

    “meimei,如今天下都是这副模样,襄阳前线之事早已人尽皆知,不仅是她,天下人都在为此事担忧不已呢……”

    “二皇姐,正如你所言……”

    赵珍媞犹豫片刻,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张宣纸,将其塞到了赵珍珠的手中:

    “这是我从驿站取来的信,是文宋瑞写给你的……这些天你不在,我一直就保存着……”

    赵珍珠展开信纸,看了一会,忽然,她上前跨了一步,一把抓住了赵珍媞的手,说道:

    “哎,你怎么能拿这封信给我看呢……这又让我想起他了……”

    原来,此时,文天祥已经被贾似道排挤出了官场,正赋闲在家……因而,除了游山玩水之外,他还和亲朋好友题字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