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梅花_第二百六十四节:最后一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四节:最后一击 (第1/2页)

    襄阳失守,宋廷为之震动,得知噩耗,赵禥当即晕倒在地,从此一病不起,朝廷政事就此落入赵珍珠的手中……为了安抚人心,赵珍珠以赵禥的名义下诏,对襄樊战事的失利进行检讨:

    “襄阳六年之守,一旦而失,军民离散,痛切朕心。今年乾会节,其免集英殿宴,以钱六十万给沿江制置赵溍江防捍御。”

    “哎,我究竟该怎么拯救你,我的大宋……”

    眼看国势危在旦夕,赵珍珠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除了日夜笙歌麻痹自己以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令将大量金银财宝和武器装备转运流球,同时,从福建路、两浙东路、广南东路移民三百万前往流球,并令大宋海军主力防守台湾海峡,以防蒲寿庚等人趁乱将触手伸入流球,毁掉宋廷最后的落脚点。

    咸淳九年夏天的一个深夜,赵珍珠悄悄地来到了刘妍若居住的受厘殿,看着赵淑妍熟睡的样子,她不禁轻声一笑,喃喃自语道:

    “淑妍,倘若能够活下去……你知道我有多么期待吗……可是,如今,大宋已经没有明天了……”

    “珍珠,我就知道是你!”

    忽然间,一个妇人从暗处走了出来,待她掀开斗笠,赵珍珠这才发觉,她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生母萧媞。

    “娘,夜已深,你在这做什么?”

    “还能有什么?”

    萧媞哀叹一声,放下床帘,一把抓住了赵珍珠的手:

    “倘若,娘没猜错的话,鞑子攻宋在即,而临安府,已然是岌岌可危……当今之计,唯有壮士断腕,方可替大宋留一口气,以待恢复之时!”

    “娘……你这是?”

    赵珍珠耸了耸肩,眼里露出了一丝不解,思索一会之后,萧媞从衣袖里掏出了一本书,将其放在了桌上:

    “到时候,我得先将刘妍若她们送往流球……而我们,恐怕会因此失去性命……此事,万不可跟朝臣们说,否则,大宋三百年的国祚,就将毁于一旦,再无机会恢复……”

    赵珍珠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温顺地点了点头,保证道:

    “嗯,为了大宋的将来……我愿意……”

    ……

    “陛下,襄阳城破,则临安摇矣,还望陛下早日下诏,一举踏平小宋!”

    与宋廷上下的悲观无助截然相反,蒙古方面,听说襄阳已被拿下,忽必烈及其臣子当即弹冠相庆,自以为,江南全境,很快就要落入他们的手中。

    “如今,蛮子已然是回天乏术,陛下,不如就此下诏,一鼓作气荡平江南,将宋蛮子杀戮殆尽!”

    在蒙古贵族当中,早就有人想要趁着大宋国力虚弱之机,一举踏平江南,将其变成荒无人烟的牧场,实现蒙哥的“遗诏”。

    而大多数文臣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虽然襄阳已被拿下,宋蛮子已经是疲惫不堪,然而,蒙古亦属惨胜,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和宋人比起来,根本好不到哪去……当今之计,理应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举平宋。

    “朕知矣……”

    忽必烈深以为然,沉吟片刻,他突然狠狠地拍了拍桌案,吼道:

    “朕心意已决,即刻起,调集大军,签发汉人二十万,一举平定江南,混一海内!”

    此言既出,文臣们大多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而武将却是欢呼雀跃,自以为,一展身手的时机又将到来……

    “陛下,吕文焕曾言,浮汉入江之后,长江两岸的将领,多为其旧部,倘若招降得法,则可兵不血刃,直捣建康,建康下,则临安亡,万望陛下明察!”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以讨伐贾似道为名,下诏大举伐宋,师出有名,武之善经也!”

    “甚好……”

    忽必烈嘿嘿一笑,不由得点头称是,不过,对于如何对付宋军的海空军,他依旧是有所疑虑:

    “平宋之事,朕虽无所惧也,然,如今宋蛮子军力尚存,其水军空军,仍不可小觑,敢问,对此诸位爱卿究竟有何良策?”

    群臣愕然,就在忽必烈有些失望之时,一个肥胖的蒙古人从班列里走了出来,对着忽必烈鞠了一躬,说道:

    “陛下,臣愿南下平定蛮子,倘若不能对付蛮子的飞机军船,臣愿以死谢罪,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伯颜,汝果然是朕的诸葛孔明啊……当年朕把你从旭烈兀那里要来,果然是得一游龙啊!”

    忽必烈阴笑一声,而后,起身走到了伯颜面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嘱咐了句:

    “伯颜啊,昔日宋太祖命曹彬平江南,嘱其不杀,如今,朕也希望,你能够做我大元的曹彬,兵不血刃,而取江南!”

    伯颜眉头一紧,而后,赶忙对着忽必烈拱了拱手,说道:

    “陛下放心,臣以为,只要不抵抗者,我军将士一律不得加以屠戮,以蛮子的软弱无能,想必,拱手而降者,并不在少数!”

    “朕亦有此意!”

    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