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节:崖山海战(2) (第2/2页)
的阵营,显得多少有些忧虑。 “张枢密,元军使者韩阙求见!” 听到了苏刘义的禀报,张世杰慢慢地转过身,看了韩阙一眼,一股思乡之情,不禁涌上了他的心头。 “仲畴可好?” 韩阙拱了拱手,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回大人,张副元帅一切都好……” 张世杰为微微颔首,沉默片刻之后,他这才故作随意,颇为深情地回忆起了往事: “当年,我们曾经一起,和蔡国公并肩作战,却不想,如今要彼此敌对,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韩阙尴尬地笑了笑,进一步地劝说道: “舅父,如今赵宋大势已去,而大元却如日中天,倘若你选择投靠大元,则可获取荣华富贵,保全家人性命,高官厚禄,岂不美哉?” “不,我既然选择为宋尽忠,岂有叛国投敌之理?” 忽然间,张世杰就换上了副严肃的脸孔,逼视着韩阙,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不要再来了,要不,我一定会亲手宰了你的,你回去告诉张弘范,我生是大宋的人,就是死,也是大宋的鬼!” “舅父,你就再想想吧……” 韩阙刚想再说什么,张世杰就朝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离开,韩阙无奈,只得悻悻而去。 “娘,儿不孝,远行久矣!” 登上甲板,张世杰怅然若失地遥望着北方,看着幽州的方向,似乎,在那一刻,他仿佛看见了家乡父老一张张热情淳朴的笑容,想起了解冻的潺潺流水,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家。 “张枢密,张都统准备夜袭鞑子,不知,何时可以出发?” “就现在!” 张世杰狠狠地拍了拍桌案,从沉思当中猝然惊醒,借着灯光,他看了眼苏刘义和其他将领,郑重其事地说道: “拜托诸位了,只要你们能够带兵冲出重围,和我配合一道夹击鞑子,则二十万众,还有一线生机,否则,我等只能坐困愁城,直到被鞑子渴死困死!” 张达向前跨了一步,朝着张世杰郑重地拱了拱手: “张枢密,你就放心吧,我张达这次率军出去,不成功便成仁!” 宋军出发了,此次夜袭,除了张达带队之外,参加夜袭行动的宋军将领还有杜浒、曹一波、李书文……杜浒本来是在大陆上与元军作战,福州失陷后,杜浒一路转战,曾在漳州、泉州等地与元军进行游击战,最后迫于元军的压力,才退到了新会,并与宋廷会合。 至于曹一波和李书文,临安沦陷前后,他们曾经试图刺杀忽必烈,失败之后,他们分头逃脱了元军的追捕,经海路逃到了福建,本来可以前往流球避难,但是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去投奔行朝,与鞑子血战到底。 “鞑子似乎无所防备,还是快些行动为好!” 曹一波放下了望远镜,指了指元军的船队,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张达看见,船上的灯光星星点点,犹如暗夜中的鬼魅一般,而在军船的甲板上,则看不到一个士卒的影子。 “传令,火炮准备!” “得令!” 宋军悄然靠近,偃旗息鼓,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穿插进元军阵中,然后迅速突出,来到银洲湖外,却不想,这是个死亡陷阱。 “开火!” 宋军刚刚冲入元军船队,刹那间,刺桐号和福建号巡洋舰就前后夹击,将宋军军船困住,紧接着,元军士卒齐刷刷地登上了甲板,用枪炮指着军船上的宋军。 “哈哈,如此雕虫小技,也想瞒过我等?” 忽然间,张弘正和唆都唆都走出指挥塔,登上刺桐号的舰桥,看着目瞪口呆的宋军将士,不由得仰天大笑。 “宋蛮子们,还不快快投降?要不,大元天兵,定要将你们碾为齑粉!” “呸!” 张达大怒,“刷”地一声拔出了枪,抬手对着唆都,就是一枪。 子弹从空中划过,径直飞向了唆都的头,但是,由于张达的手抬得太高,子弹只是从缨穗上擦过,并没有伤到唆都一丝一毫。 “杀鞑子——” 不等元军反应过来,曹一波一马当先,带着士卒跳上了敌舰甲板,与元军厮杀了起来,张达和李书文也不甘落后,带着不多的士卒,冒着元军的枪林弹雨,开始砍杀敌军。 “杀——” 曹一波挥舞朴刀,几个元兵惨叫着喷血倒地,身后的宋军士卒也是视死如归,与上百元兵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之间,血rou横飞,惨叫连连,宋军将士的征衣,也已被敌人的鲜血淋透,征衣上的血花,就像是盛开怒放的梅花一般。 “砰——” 突然,曹一波感到了一阵剧痛,低下头,他发觉,胸口有一处血窟窿正在往外喷血,再看看面前的敌人,他这才赫然发现,元军将领李恒正站在他面前,手里还拿着一支枪。 “哟,武功不错,可为宋蛮子效力,真是愚不可及!” “狗贼……” 曹一波用朴刀撑地,却仍旧摇摇晃晃地倒了下去,霎时,元军士卒就像是吃了大力丸一般,持枪纷纷围拢上来。 “宋人……宋人不为奴……” 说完这,曹一波就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曹一波……走……走好啊……” 祥兴二年二月五日,宋军都统张达夜袭元军失败,武修郎曹一波、李书文牺牲。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