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节:蒲寿庚的诡计 (第1/2页)
“蒲寿庚?” 忽必烈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若是宋蛮子杀了她们,割让流球投降,朕尚且可以就此罢兵,以勃泥为镇南行省!” “陛下圣明,臣等愚昧,不知陛下的想法,还望陛下明示!” 阿合马咧嘴一笑,逢迎主子道: “陛下,到时候若是捉到了赵嫣和赵珍珠,绝对不能便宜了这两个妇人,还是将她们凌迟处死或是剁手剁脚,才能震慑天下,让南人永远不敢反叛大元!” “免了吧!” 听完这话,忽必烈不由得哈哈大笑,他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又变好了: “朕一向以宽仁治国,只要赵嫣和赵珍珠选择放弃顽抗,遁入空门,朕自然会给她们留条生路的!” “陛下,斩草要除根,想必,蒲舶司也是这么认为的……” 很快,忽必烈的旨意,就被用电报发送到了泉州,接到诏书,蒲寿庚不由得感到了一阵飘飘然,如此重要的“任务”,竟然会被交到他的手上。 “师文,奉皇上旨意,为父的打算南下勃泥,将赵珍珠生擒活捉,不知,你是何看法?” 蒲寿庚故作随意,想要听听长子蒲师文的看法,而蒲师文则是举起了假肢,将其“砰”地一声放在了桌案上: “父亲大人,儿与那些汉狗一向不共戴天,自打汉狗将儿炸成这副模样,儿就恨不得马上活捉赵珍珠,将其碎尸万段,既然皇上有此旨意,那就由儿替父出征吧……” “原来是这样!” 蒲寿庚不动声色地打量了蒲师文一眼,笑了笑,得意洋洋地说道: “我儿啊,上回以泉州投靠大元之时,我等一时疏忽,让赵珍珠得以趁乱逃出城去,既然这样,这次南征,你我父子,就没有让她逃脱的道理了!” “那是当然!” 蒲师文狞笑一声,对着父亲说起了一件事情: “父亲大人,听说赵珍珠之女杨思妍可是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不如,到时候只杀赵珍珠,留杨思妍一命……” 面对蒲师文的提议,蒲寿庚并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冷笑几声,说道: “嘿嘿,此女年纪小,应该够不成威胁,留她一命给你做小,这样也好!” “嗯,父亲大人,那就一言为定了!” 蒲寿庚父子拍板决定之后,蒲家私兵很快就开始了远征前的准备,除了下令泉州全城戒严,并让泉州总管林纯子颁布戒严令之外,蒲寿庚还以福建行省左丞相的名义,向福建路各地征调壮丁,准备将这些人投入征服勃泥的战斗之中。 对此,福建人民自然是不愿服从,在陈吊眼的带领下,漳州民众纷纷起义,收复漳州,并以陈吊眼为镇闽开国大王,同时,盐贩子黄华也在闽北率民众起义,收复建宁,并急行军至永春,将蒲寿庚的私兵赶出了永春县城,与仍在闽西坚持斗争的郭铉、郭炼兄弟取得了联系,达成了一致反对元军和蒲寿庚的意见。 福建境内,反元复宋的浪潮风起云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就在宣布征讨勃泥之后的眨眼间,元军在福建的地盘,就只剩下了福州、泉州、兴化三地,其他地方,都已经被忠于宋廷的义军夺回。 面对如火如荼的义军,蒲寿庚焦头烂额,只得命令福建的元军全力镇压,务必将起义的烈火彻底扑灭,然而,在义军的反抗之下,元军却是屡战屡败,随时都有可能被赶出福建。 福建路,漳州城。 陈吊眼不耐烦地在州衙里来回踱步,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半个时辰过后,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 “大王,在下姗姗来迟,死罪死罪!” 陈吊眼面露喜色,看着这个身着夜行衣的人,他只是掏出了一封信,将其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快,送信到流球去,告诉大宋朝廷,蒲寿庚此贼准备南下勃泥,将朝廷碾为齑粉!” “是,大王!” 拿到信件,信使马不停蹄,出了漳州城后,就向着城外的月港而去,然而,他却不知,此时蒲家私兵早已经在月港埋伏起来,就等着陈吊眼的信使自投罗网。 “船家,可有船可以出海?” “客官,随时恭候!” 信使一到月港,只见,港内大多数的船只已经离开,只剩下了一艘小渔船停在了岸边,当即,他不假思索,就走上前去打算租用这条船。 “有劳了,那就快些起航吧!” 信使丝毫没有防备,就坐上了小船,升起船帆之后,船只就向着外海,缓缓地漂泊而去。 “船家,这里咋有这么多大箱子?” 眼看信使起了疑心,船夫着实大吃一惊,然而,在黑暗的掩护下,他赶忙换了副平静的脸孔,掩饰道: “客官,我等本来打算出海打鱼,顺带手去流球一趟,里边装的都是些粮食布帛罢了!” “是这样啊!” 信使点了点头,走进了船舱,从此,再也没有出来过。 蒲寿庚拿到了陈吊眼给宋军的文书,阅毕,他不由得狞笑两声,自以为已经找到了击溃义军和宋军的方法。 “赵珍珠啊赵珍珠,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啊!” 对于蒲寿庚的暗中密谋,宋军方面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