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本色演出 (第2/2页)
进了宅子。 当然了,苏歇想说的重点是当时里面是一片池塘,中央有一位漂亮的绿衣女子:陈依唐,此时虽然没有那样的丽人养眼,但是也是览物生情啊,想起了当时自己见到的那一抹风情。 但是相比之下,这位总是微笑着的老人比起陈蹊萍家里的老黄简直是不知道好了多少。 老人的腿脚的确有点问题,走路的时候右脚有点拖着,看着很是别扭,就在苏歇想的时候,老人开口了:“公子,不瞒您说,这里是我家主人的山庄,我不过是这里的管事而已,主人不在,老朽也不敢妄为,不周之处还望公子海涵。” “岂敢岂敢!老翁这样说可真是折煞小生了,小生天生体弱,却又喜欢游览,今日到贵宝地,能讨到一碗水喝,一处歇脚之地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又怎敢有所抱怨呢!”苏歇赶忙说道。 “公子严重了,”老人微笑着转身看了苏歇一眼,说道:“只是公子体弱,又喜欢游览,为何不见朋友伴侣啊?” 这倒是把苏苏歇问住了,老人说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一个人体弱又在荒山上瞎转,同伴怎么能放心得下呢! 又或者说家中父母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出来呢! 苏歇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就只能瞎诌了,说道:“小生自中州来此,随然算不上路远,但是依旧是倒阻难行啊,并没有同伴随行,到这关州,就更是人生地不熟了,所以一直是一个人的!” 这话不算圆的太好,也没有什么大毛病,中州距离关南相比于其他地方来说真的不算太远,但是不好的一点是又要过秦岭,又要过白河,道路十分艰险,特别是秦岭的山路,沿着河道开拓,窄小不说,一下雨十分湿滑,而且有的地方土石不能及,所以需要架设栈道,那路途就更是艰险了。 所以说苏歇这个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勉强算是圆过去了。 跟着脱脚的老人走了没有多远,苏歇来到了一间偏厅,这应当不是正式会客的地方,但是主家,没在,老人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相当的好了。 老人好歹是这里的主管,到了之后立马安排丫鬟去烧水,不多时已经有一位丫鬟先呈着一个果盘上来了,要是解渴,这些果子也是不错的。 话虽这么说,但是谁能真的是上门讨水的,这种情况下,除了像苏歇这种图谋不轨的,就剩下一些借故进来歇脚和游览园中景致的。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苏歇进来之后就注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看有什么不太合乎情理的还有什么是和昨天晚上自己进来看到的不一样。 但是苏歇始终没有什么发现。 看着越正常的地方越有古怪!这是苏歇心中的第一判断。 “公子从皇城而来,一定是一定是见惯了风花雪月,纸迷金醉的吧!”老头也和苏歇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说道:“老朽年轻时倒是去过中州一趟,不得不说,关州荒凉,真的没有办法跟关州相比啊!” 因为皇城地处中州,是大周的核心,所以人们就习惯的把中州人称做皇城来人。这也是恭维的话。 苏歇立马说道:“老翁言重了,小生可不是什么皇城中人,更没有见过风花雪月,纸迷金醉,只是洛水的小户人家而已。” 开玩笑,人家都说了去过中州,自己这一口地道的洛水口音,如果被听出来怎么办! 各地之间的方言口音隔阂也是相当大的,北方还好说一些区别不大,但是南方可真的是十里不同音的! 官话苏歇也会讲,但是习惯上还是使用自己的本土乡音比较好。 “奥,怪不得公子一身书卷香,原来是来自洛水儒地啊!真是好福气!”由于洛水的儒学风气相当的好,书院如林,学子遍地,所以又称洛水为儒地,洛水城为儒城。 这一句好福气,不知道是想说苏歇能生在儒地幸运呢,还是说苏歇能够进入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有福气!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语言中都充满了羡慕只意。 “哪里哪里,关州乃是多代古都,历史厚重,更是八州之中唯一一个有两院并存的州道,才当真的宝地啊!” 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夸耀,苏歇当然是不能就这样的傻傻接受了啊,反过来捧人家才是啊! 不管怎么说,苏歇今天从言行举止,还是那种谨小慎微的态度,都将一个书生的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最终要的就是这样的相互捧让捧让! 当然了,书生这样的角色,对于苏歇来说也是属于本色演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