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 特种战逼退西凉兵 建阵地死守三辅地 (第2/2页)
伯玉指挥失误,并强烈要求再来长安,以血前耻,但是那些胡骑却不肯前来。因为整个西凉,就他们还有牛羊,如果他们一走,那么他们家中的牛羊肯定会被饥饿的盗贼抢走。 结果半年下来,西凉普通百姓只能靠挖草根来吃,胡羌的牛羊也没有保住,都被叛军抢光了。叛军和胡羌为了这些牛羊也打了小半年,只到再也没有什么可抢的才罢。 在北宫伯玉和边章的极力斡旋下,这些打了半年的冤家终于达成协议,一起出兵长安抢劫,他们也知道,如果再不来长安抢劫,那么不要朝廷征剿,整个西凉人将全部饿死。 特战队把西凉的蠢蠢欲动及时上报给尊者,西凉叛军经过并州和羌胡两次交锋,实力锐减,汉羌势力也逐渐分开,只剩下六万多人掌握在边章韩遂手中,四万多杂胡唯北宫伯玉和李文候马首是瞻,另有五万多羌胡当然全部跟着北宫伯玉。 到了五月,尊者上书言北宫伯玉去年因粮草被毁退却,现在又在召集十五万部队,准备再次奔袭长安,而长安兵不过五万,万难抵挡,请朝廷再派援军。 皇甫嵩这大半年一直跟着尊者,见到尊者上书求援,立即让军队进入阵地准备防御,结果等了半个月,还没有见到西凉,于是来问尊者。 尊者解释道:“西凉叛军来攻是我当时搪塞朝廷之语,但西凉铁骑肯定会在半月内来,因为马上就要麦熟。西凉叛乱,朝廷以后不会再发赈济,若不来抢些粮食,整个西凉今年将有一半人饿死,我们只要守住三辅之粮,西凉之乱自然就会平息,而且西凉乃我大汉阻挡西域胡人的屏障,多年来为我大汉御边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朝廷这两年对西凉压迫太多,根本不会如此之乱,对付他们不能向对付匈奴人一样赶尽杀绝,而是先挫其锐气,再守住这里,先把麦收完,再和他耗着,待其内乱,再诛首恶。去年他们已经乱了一下,可是并不彻底,这次如果再能挡住他们,西凉将会彻底安稳,当然若能招安讲和更好,至少能为大汉西凉汉民多保留点元气。” 皇甫嵩一揖到底慨然而言道:“听君一言胜读十年,嵩戎马半身,自认为深谙兵法,虽也立功颇多,但一直流于战场搏杀,不曾想过战场之外的东西,因此仕途一直起伏跌宕,缺的正是天和这种远见,难怪天和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成就,今幸受教,不然嵩再活十年也不会有长进。” 尊者连忙把他拉起来:“皇甫车骑言重了,在下做事卤莽,请多担待。” 皇甫嵩忙摆手道:“不敢再称车骑,若无天和决断,嵩早回乡下种地了,那能在此受教。嵩还有一事不明,天和去年缴获那么多瘸马哪去了,天和收容精壮俘虏还有用处,那些瘸马空耗粮食,不知你有何用处,可没见你宰杀就没有了。” “当时被我着人治了一下,早派人赶回扬州了,这些瘸马虽不能冲锋陷阵,但放在民间耕地拉车还是可以的,杀了可惜。” “不错,不错。恩,有道理。”皇甫嵩这个兵法大家也想到了另一个用途,就是生育小马,但终究未说出口。 皇甫嵩忽然对眼前的年轻人开始敬畏起来,此人心机如此之深,难怪每每在关键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方,看似巧合走运,实则都在他算计在内。再看其手下将领,大都是当初利用赌赛从各军各地选拔的良才,所有人都被赌赛蒙住了眼,把手中的下级军官轻易交给他,让其轻松就组起一支雄师。再被此人带着东奔西讨,不仅不见减少,反而日见成熟,现在此人已占据扬州,再加以时日,地盘更大,天下谁与争锋。若此人反叛,谁能剿灭,自己行吗?皇甫嵩越想越对自己越没信心。 尊者见其脸色不对,乃问道:“皇甫公在害怕什么?有些事越想越怕,等真正面对时反而不怕了。” “没,没什么,我在想西凉军马什么时候到。”皇甫嵩嘴里敷衍着,心里却在想,自己确实是多想了,此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汉再有几人象他一样的,外族那敢如此猖獗,至于他真要反叛朝廷,也是因为朝廷实在该反。 尊者想到皇甫嵩的部队虽然和自己一起训练,但是真要打起来,协调指挥还有一些问题,可是也不好要求皇甫嵩交出指挥权,于是灵机一动:“你我两军共同御敌,到时政出两门,不利指挥,为了协调出兵,现在卢植大人赋闲在家不若请来,我们三人一起组成阵前指挥部,统一指挥,也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皇甫公你看如何。” 皇甫嵩倒还开朗,立即答应,也是因为他的部队乃是真正的朝廷军队,和尊者的嫡系完全不同:“还是你想得周到,令出多门乃兵家大忌,是该统一指挥,这样我们就可以进退有序,令行禁止,我这就去派人请来。” 尊者见其没有异议,又道:“不忙,我还有一事,若在此死守,估计不会一战而就,我军粮草问题还得大将军何进支持,所以我们还得请大将军府的人员到场协调,也能分点功劳给大将军,有了朝廷支持,我们也可集中精力御敌,不知你看请谁比较合适。” “天和老弟,我真是越来越佩服你了,算无疑策,却处处不争先,给人留有余地,所以能利用一切资源,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多年来一直就困在这里。这件事就请天和去办了,大将军对我有点意见,这是我不如天和老弟的地方,不懂得留有余地造成的。大将军府荀氏叔侄都当世良才,素怀忠义,却并不受重用,若请来大将军必不会不给,就此二人若何。” “皇甫公看中的人不会错的,我立即写信给大将军借此二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尊者想要的也是此二人,此二人都是王佐之才,良平之辈也,何进的屠夫之眼当然不识。 两人都去写信,尊者把大将军夸了一下,把此次抗敌说成没大将军支持不能成功,请大将军在后方运筹帷幄,并请大将军派二荀前来协调云云。 西凉大军复来,整个朝廷立即大骇,何进哪里还敢多说,不仅派二荀按时送来了粮草,而且表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董卓为破虏将军和荡寇将军周慎西来长安助战。 去信三五日,卢植和二荀相继来到,还来了个猛人,乃是朱儁,现在也赋闲在家,随卢植一道前来。 几人对尊者组成指挥部的计划都非常赞赏,由尊者、皇甫嵩、卢植、朱儁、荀攸组成指挥团和荀彧领头的总后勤组成前线总指挥部,只用了两天就把各项事务分工完毕。 召集两军将领升帐后,尊者拿出前一阵让人测量绘画的战区地图,和皇甫嵩、卢植、荀攸等一起研究,各人对尊者这种新式地图颇感兴趣,更为尊者未雨绸缪感动,听了尊者把战术打算介绍了一遍后,都觉得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立即统筹安排战时各种安排。 前一阵尊者故意制造的紧张气氛,使全军乃止朝廷上下都进入战争状态,而在座的几位因敌还没到,都显得无所适从,现在听了尊者的分析,都觉得敌骑早来早败,晚来晚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