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这才叫高中 (第3/3页)
还是看校长怎么说!” 苏鹤年拿到成绩结果的时候,喜不自禁,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好像全身都轻松下来似的。他这段时间顶着强大的压力前进,实在是累坏了,他忽然热泪盈眶,举着大拇指说道:“这帮孩子,争气!有出息!” 成绩出来之后,苏鹤年首先召开全校教师大会,讨论对此次月考成绩的奖励与处罚方法,因为是第一次,苏鹤年想要商量着来。老师们纷纷发言,无论之前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的,都对这位有魄力、有能力的新校长表示佩服。 然后,苏鹤年吧月考结果和处罚结果,汇报给教育局批复。教育局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不光精神上鼓励了苏鹤年,还批下一比数目不少的经费。 对成绩进步的当然要奖励,这奖励有对个人的,也有对小组的。而成绩进步最大的小组就是耿老师组建的物理竞赛小组,学校一次性发放了五千元活动经费作为奖励,耿老师将用这些资金组建起实验室。 别的成绩进步大的小组也有不小的经费进账,这些进步大的小组基本上都是学习类的小组,而且元老小组一马当先,让别的小组眼红。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学校拿到经费,还专门奖励了江海5000元,说是补了上次物理竞赛的奖励。之前学校不是不想奖励江海,而是学校实在是一穷二白,根本没钱奖励他。 有奖就有罚,总成绩降低30分以上的,视作退步较大,需要按小组规定接受处罚。也有小组总体成绩下降严重,被处罚的一个月不准申请晚自习活动的,但是还没有成绩下降到值得解散的小组。 而作弊和交白卷的更甚,每个都拿了个记过处分,下午三节课之后,这些学生必须到专门的教室学习,直到考试过关。 同学们得知总体成绩提升了那么多,也个个喜笑颜开,组织起活动来更有底气。以前别的学校的学生还能说两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话,现在他们只能干看着眼馋。即使成绩下降了的同学,也都想着怎么把成绩提升上去,否则参加活动还总被人数落,不开心。 而那些小组因为这次奖罚,对小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为了避免整个小组被处罚,他们绞尽了脑汁。 最后,唐宋高中形成了两条潜规则,那就是把小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优势小组和非优势小组。所谓优势小组,就是获得学校经费奖励的小组;非优势小组相反,就是没有获得学校经费奖励的小组,被处罚的小组也算在内。 对优势小组,成绩下降过30分,基本上立即开除;而非优势小组,成绩连续两次下降30分,立即开除出小组。 江海的物理小组获得了2000元经费奖励,自然属于优势小组,但是与别的小组不同的是,江海这次却没有开除学生。不是因为没有同学考砸,而是他觉得该给这些学生一个机会。 江海一般不组织什么会议,平时也只是定一个小组大方向,具体事项都由小组成员完成,这次月考结束后他开了总结会,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要知过能改。物理小组这次就不开除人了,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那两名本以为要被开除的同学当场瞪着大眼睛发誓,绝对不会再拖小组的后腿,否则不用小组开除,他们会主动退出。别的同学得到了一次机会,也很满意,算是皆大欢喜。 有了这个成绩作为后盾,苏鹤年面对那些家长也有了说话的底气,对那些要把小孩转回来的家长,苏鹤年只是淡淡的一笑:“对不起,要考试!” 就是这么霸气,而且,考试的试卷还挺难,要求的分数也不低,基本上能考进来,到了唐宋高中都是尖子生的程度。那些刚转走的学生,自然达不到这个要求。 月考之后,唐宋高中又出现许多新的小组,科技小组,灵异小组,发明小组,经商小组,侦探小组,发明小组,美食小组,游戏小组……这些小组更偏向于兴趣化、娱乐化,所以通常都是高一高二学生在组织。 更有趣的是,学校里竟然出现了一个叫逆袭小组的奇葩小组,这个小组专门吸收那些被别的小组开除的同学,以立志逆袭为目标。 而组建这个小组的组长竟然是高兴昌这货,他这次考试考砸了,比期中考试低了五十多分,连他组建的田径小组都受到连累,所以结果很明显,他被田径小组开除了。身为一个创建小组的组长,竟然被自己组建的小组开除了,这是何等的耻辱? 为了雪耻,高兴昌组建了逆袭小组,专门吸收像他一样,因为考砸被小组开除的学生,并且邀请江海作为他们的指导员。原因是江海以前成绩很差,而他短短的时间里,就逆袭到了全校第一,是他们逆袭小组学习的榜样。 因为高兴昌成绩下降的原因,学校本来可以拒绝他申请新的小组,但是考虑到逆袭小组的作用,校长苏鹤年亲自通过了这个小组。除此之外,苏鹤年还亲自写下“自强不息”四个字,作为小组的标语,作为对那些考砸了的学生们的鼓励。 我们想做的是什么? 我们到了大学要学习什么? 我们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行业? 我们喜欢什么? 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些参加小组的孩子们,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认真的考虑着以前从未认真想过的问题。他们还很年轻,想法还很稚嫩,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那些看到孩子们变化的家长们和社会人士,由开始的怀疑,变成了支持和羡慕,他们发出了长长的叹息:“这才是高中,这才是我们曾经渴望的学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