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传声筒 (第2/2页)
,说得好,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小胖子宋琦听到敖温书夸奖江海,偷偷竖起大拇指,他来这边好多回,知道这位敖温书的脾性。敖温书可不常夸奖人,但是,他说的话却有很大的分量,他若说一个人好,那必定有好的道理。 江海不是那种把别人功劳算在自己头上的人,他立即摇头,说道:“不是,敖师哥,这都是影姐跟我讲的。” 影姐?还是个女人?众人闷头苦思,似乎在想有哪个女人这么厉害。 小胖子宋琦立即跟大家解释道:“影姐是周虹影,她可是地阶中级武者,功夫可厉害了。而且她也是我跟我师父的介绍人。” 敖温书点点头,眼睛里带着些羡慕,说道:“我知道她,是军队出来的,果然厉害,怪不得师父的刀都给了她。”他羡慕的不是别的,正是蔡新河老人给她的那么“蔡刀”。 敖温书继续说道:“小师弟,你继续说,你把她跟你讲的话,一字不差的说出来,我倒要听听看,她有何高见!” 众人都听得出来,敖温书的声音里带着些不服气的味道,好像要和这位周虹影比个高低似的,火药味十足。 江海也听出来了,他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既然敖师哥要求了,江海自然要按他的要求做。接下来,江海每说一句话,都会现在前面加上一句“影姐说”,然后再说出自己对这些话的理解。 每次江海说完,敖温书都会思索片刻,然后一条一条地提出反驳意见,有时还会指出江海理解偏差的地方。要是之前,他可不会这样反驳别人。 敖温书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江海知道他的意思,这是让他当一个传话筒,敖温书要和周虹影来一场隔空对战。 这时候,江海可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即使他觉得有些不对,也会原原本本的记下来,回头转告周虹影。既然要做传声筒,他就做一个合格的传声筒,不掺杂个人意见的传声筒。 众人也不会阻止这样的论战,他们不仅不阻止,还喜闻乐见。因为听到这两人的论战,对他们来说,那是莫大的机遇。 敖温书和周虹影都是地阶中级的高手,平时想要听到他们的教导很不容易,能够见到这样的论战更是难得。麦辰也将这些话都整理出来,仔细思索其中的道理,进境飞快。当然,进境最快的还是充当传声筒的江海。 江海回去之后,先对敖温书的话仔细思索一番,然后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说给了苏静怡听,苏静怡找来了周虹影,问道:“影姐,有人要隔空挑战你,你应不应战?” 周虹影虽是女子,却比多数男子更有韧劲,她乐于接受任何挑战,对江海说道:“敖温书,我听说他是蔡师傅前五个徒弟里最不争气的一个,他不怕输的难看,那就放马过来。你说吧,他跟你说了什么?” 蔡新河老人的前五个徒弟分别是傅和、禹若烟、敖温书、蔡从安和夏彤。 傅和是最聪慧的一个,主要学医,但是对武术也颇有研究,是最像蔡新河老人的一个。因为医术高超,常年在为人治病,几乎成了御医。 禹若烟红颜白发,医术不弱于傅和多少。但是她因为家族遗传病的关系,专注于用中医理论研究遗传类疾病,所以没有那么大的名声。 而蔡从安和夏彤是一对夫妻,也是蔡新河老人的儿子儿媳,他们两夫妻精彩艳艳,在武林有很大名声。现在他们都在军队服役,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家。 蔡从安是大校军衔,负责军事训练任务,具体在哪支部队却是机密,只知道用不了几年,他或许会升将官。而夏彤是上校军衔,负责军事游戏开发,一身功夫比周虹影还强不少,实在不可小觑。 相比较下来,敖温书这位省武术队教练,显然是“最不争气”的。 江海听到周虹影数落敖温书,却不敢反驳,只当没听见。他将敖温书的话重复出来,有时候连语气都模仿的很像。周虹影听了之后,略思片刻,然后便说出反驳的语句。 对周虹影的反驳,江海只想说两个字,“精彩”。许多江海想不明白和说不出来的东西,周虹影三言两语便说个通透,而她说得恰好又反驳了敖温书的观点。 中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说得便是知道要害要点,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不知道要点,越说越多也没用。周虹影是知道要害的,所以说得举重若轻,江海不知道要害,自然百思不得其解。 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江海虽然未想到要点,但是也经过苦思冥想,再经启发,收获更大。如此再三,江海受益颇深。 两人的对战,一周两次。开始时,他们都只会略思片刻,便做出反驳,到了后来,说得深刻详细了,思索的时间就长了很多。 蔡新河老人每周会讲新的内容,但是前面有些争论不休的,到了下次他们还要继续争论,非要辩出个胜负不可。 他们两个谁都不说当面辩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在,开个视频通讯就可以讨论,偏偏要江海做传声筒。 而江海听得正得劲,自然也不会说当面辩驳那样的蠢话。后来江海想明白了,因为周虹影是个女子,所以敖温书才不当面论战,怕影响了心境,糊里糊涂的输了。而且,有江海作为缓冲,也不会显得咄咄逼人。 再后来,两人的争论进入了白热化,而且有些问题他们都理解了对方的观点,但是依旧各持己见。对于部分问题,敖温书苦思无解之下,便求教到了蔡新河老人头上。 蔡新河老人对这场论战放任自流,对敖温书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出了解答。那基本上是练功体系不同造成观点上的不同,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不同,内家功夫本身也有差异。蔡新河老人将这些差异一一点出,并将每一种观点的好与坏的地方也一一点出。 求教的时候,江海自然也跟着听了,敖温书出去之后,便说道:“小师弟,你回去跟周虹影把这些也都说清楚了。你说的时候,记得点明了,这是师父说的话,我可不会占她的便宜!” 周虹影听到这些话,也是若有所悟,而她也借这个机会问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她口头上说问江海,但是这个问题自然不是问江海的,也不是问敖温书的,她相信以敖温书的水平,也没办法解答她的问题。所以这是要借着江海的口问蔡新河老人。 这样似乎有些不礼貌,但是蔡新河老人一点都不在意,而是尽可能的把道理讲得更明白一点。似乎,他把周虹影也当成了自己的弟子对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