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小城风雨(上) (第1/2页)
中国的足球发展经历过热闹但缺门道的职业化初期,也经历过混乱黑暗的整肃期,还经历过又一次资本膨胀却不地道的职业化中期,终于迎来了既热闹又门道还地道的职业化高潮期。 在各种全新的联赛系统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球员,这些球员如同梁山好汉一样,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甚至说走上足球道路的原因都千奇百怪。他们带着不同的民族基因不同的人性基因走进了足球场,成长为足球而战的勇士。 混血小子文卫明是意外的爱情的产物,却又非常暗合其父文俊武年少的混血基因改良计划。因此,不论是最初在德国没人带没人理的童年,还是后来到中国认父,他都与足球紧紧联系在一起,隐隐然像是专为中国足球而生。 小路陆玖实际上是因为父亲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被引导走上足球道路的,当然少年时也受到了当时广州足球强势崛起的影响。经过高中生联赛表现出巨大潜质和实力再加入职业俱乐部这条道路,可说是开启了中国足球的先河,也算走得非常顺利。 大帅江大京则因为父亲在川东北小城市南充亲身感受了一次甲A联赛比赛的激情之后被父亲从小培养走上足球道路,通过参加高中生联赛开始崭露头角,其后走上海外留学的道路。 强力胶张宝丐的大舅不但是老国企足球队球员,而且受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在球场复出的故事的影响,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抓住了自己的meimei的儿子练球。走上足球道路的张宝丐通过大学生足球联赛走进人们的视野。 另一个混血小子万能胶朱静杉只因为父母喜爱的运动项目中恰好有个交集足球所以才接触到足球,真正走上足球道路的则是德国夺得巴西世界杯冠军的事件帮助其父下定决心让孩子回德国练球。 美国华人二代移民鬼影曲龙阅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美国开始加大推广足球运动的“吉尼斯杯”商业活动的影响而开始走向足球场的。在欧洲俱乐部碰了钉子之后,机缘巧合之下回国参加俱乐部青训,并成为中超俱乐部进入比拼青训人才的新时代的代表人物。 在整个黄金一代的球员之中,要说最后成就最高、故事最神奇、经历最曲折、粉丝最多的一位,还得数天狗李昌海。 流浪日本四年半的李昌海经人介绍于2020年初回国到广州红日俱乐部试训,试训成绩其实还算不错:身体素质满分10分,意志品质10分,身体力量9分,爆发力9分,射门力量8分,速度8分,灵巧性7分,有氧耐力7分,头球控制能力6分,头球射门能力3分,右脚射门准确度3分,左脚射门准确度2分,持球能力2分,传球2分,配合能力1分,比赛阅读能力0分。虽然有些数据实在太低,但至少特点非常鲜明。 从试训成绩表来看,李昌海凭借身体素质的强度和速度具有极强的基础能力,但是相关技术指数比较低,主要是缺少相关的专业训练造成的,但潜力显而易见。就好比一块刚从山里采出来的石头,没有专业人士的打磨,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出原来里面是真正罕见的美玉! 又有谁能知道这个已经21岁的强力中锋虽然现在还不太会使用头球技术,未来却是闻名世界的头球之王,他的成就甚至可以和金头柯奇士、德国空霸克洛泽相媲美。 和氏璧的故事国人多数都听过: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美玉,献于楚厉王,厉王断其左足;后再献于楚武王,武王断其右足;文王继位,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泪干血涌,文王才找人剖开得到宝玉。 李昌海的足球之路并不好走。世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事情?你看到别人成绩比你好,你知道他付出了多少?你看到别人钱比你多,你知道他们失去的是时间、健康,还是尊严个个性?你看到别人地位比你高,你知道他们攀登的过程充满多少艰辛和曲折?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其实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李昌海的成才之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恐怕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李昌海。 这个人就是李昌海的干爹朱文军。 中国足球的崛起不单需要球员,同样需要伟大的教练员。中国请来的外教很多,真正适合中国国情,能帮助到中国足球的其实并不多。一个真正的足球强国,不但有大量的优秀球员,也必须拥有大量的本土教练。朱文军就可算中国足球崛起之初的几位功勋教练之一。 李昌海回国的时候,朱文军当时正在致力于广州红日俱乐部的青训营建设。他的手中拥有许多不错的青少年球员,包括后来被人称为“红日四虎”的包雨臣、阮对、卢方崟、皮鉴和等人都是朱教练最初调教启蒙的。 在红日俱乐部最终确立留下李昌海的决定之中,朱文军起了关键作用,他甚至对俱乐部保证,只要给他三个月时间,他就能让这个看似完全不懂足球的青年人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将李昌海的得分偏低的项目全部提升到4分以上。而再给自己更多一些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