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德甲旋风英超组合(上) (第2/2页)
中国球员有:从多特蒙德租借回老东家柏林赫塔的曲龙阅;效力于法兰克福的毕巧乂、包雨臣和皮鉴和;效力于沃尔夫斯堡的金彩环;加盟奥格斯堡的老将吴晓罗;效力于勒沃库森的小将隋安平等6人。另有2名青年球员未能报名参加德甲,只能参加德甲青年联赛。德乙一线球队的中国球员有亚琛的老将佟青章,科特布斯的赵正理和奥厄的郑金凯、姬文健等4人,另有2名德乙青年队球员。 德甲不仅在中国有大量观众,而且是中国央视主要直播的五大联赛之一。中国央视自1988年开始录播意甲,1994年开始直播意甲,1995年开始直播德甲。其他如英超、西甲、法甲不但不稳定,而且都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开始直播。所以在全国范围里,意甲和德甲球迷最多,英超由于转播费用高等原因,很少在中央电视台转播,而是由一些地方电视台转播,其中转播场次和转播年份最多最长的是广东电视台。因此在广东,拥有大量的英超球迷。 德甲对球星的影响力和个人能力的要求没有西甲和英超高,德甲大量使用东欧球员和亚非球员,既壮大了德甲俱乐部的实力,丰富了战术风格,而且给很多去不了英超和西甲的没有名气的非足球发达地区球员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98年世界杯之后,随着亚洲足球的成长,伊朗、日本和韩国都有不少球员登陆德甲联赛,其中阿里代伊、哈什米安、卡里米、马达维基亚、香川真司、内田笃人、冈崎慎司、长谷部诚、细贝萌、具滋哲、孙兴慜、洪正好、金珍洙、池东沅、朴柱昊等球员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孙兴慜更是从一名小将在德甲成长为一名亚洲顶级球星。中国也有一些球员曾经在德甲获得成功,杨晨、邵佳一是其中的代表。 德甲对身体对抗要求没有英超高,攻防转换节奏也没有英超快,但对身体的要求高于西甲和意甲,防守不如意甲,但又比英超和西甲更注重防守。 亚洲球员中一些身体出色、速度意识不错的球员也许无法在西甲立足,无法在意甲生根,无法在英超成名,但是在德甲却能够得到成长机会。 当然不是说德甲水平低于西甲英超和意甲,实际上德甲的整体水平也不低,不过德甲有大量的中小球队,这些球队没有足够的资金像英超、西甲一样引进大量的成熟球员或大牌球星,它们用较低的成本维持自己的球队,需要大量的年轻球员和二三流球星,需要大量的价廉物美的东欧、亚非球星,球员整体的身价较低也不能说明德甲水平低,德甲是著名的打整体足球团队足球的联赛,很多比较一般的球员在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中各司其职,也能够提高水平发挥不低的水平。 在23-24赛季,中国的6名球员在德甲各有不同的境遇,各有不同的表现,但整体表现好于西甲、意甲、法甲。 曲龙阅从柏林赫塔队转会多特蒙德,在相对还算不少的上场机会中没有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灵活性强、跑位飘忽、带球速度快、小范围突破和穿插水平高的特点,所以没能在多特蒙德立足,被多特蒙德队租借回柏林赫塔。回到从中国出来登陆欧洲的第一个老家柏林赫塔之后,似乎又找到了自己在球场上的位置和感觉,又变成那个无所不能的“鬼影”。 据曲龙阅自己说:“在多特蒙德,由于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不能够在短时间拿出优秀的表现,你可能就会被下放到预备队或者租借出去,如果你有优异的表现,但一段时间状态低迷,那你就会失去信任,很可能从此没有上场机会。” “多特蒙德这种球队不但有联赛争冠的目标,还有欧冠联赛的野心,他们的功利性比柏林强很多,他们需要你百分百的态度和能力。因为阵容庞大,目标远大,板凳深度仅次于拜仁,所以他们给年轻球员的适应时间比较短,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慢慢成长和适应,尤其是进攻球员。在柏林,球队的目标比较低,主要就是争取联盟杯机会,也就是联赛5、6名,争不到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争到了当然对俱乐部的影响力和收入有一定的好处,不过心态没有那么功利,年轻球员成长的环境不错。而且在锋线表现得出色一点就能够成为球队的核心,不像在多特你必须有强烈的求胜欲和足够支撑这个欲望的实力。” 当记者问鬼影在柏林和多特蒙德反差那么大,是不是因为自己无法适应球星众多的球队强大的竞争压力,必须在中下游球队中被当成核心来打才能打好比赛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