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自由 (第1/2页)
大雪一连下了好几日,整个秋州一片纯白,天与地水光相接,一片淇色。 这时候,学堂放寒假了,学子们欢天喜地,不用再早早起床,也不用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坐在课桌前,听夫子讲那些艰涩难懂的内容,也不用天天都期盼着下课,天天煎熬…… 总之,学堂放寒假,对广大学子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月湖酒楼,三楼上,袁宝与袁青在一间厢房内吃饭,小宝甚是开心,袁青被他欢快的气氛所感染,整个人也轻快起来。 还有十多天就要过年了,天降大雪,行人渐少,酒楼也没有什么生意,甚是冷清,袁青决定,过年的前后十天放年假,于是在月湖酒楼工作的人员,全都放假回家过年去了。 酒楼不做生意,反正人们在这冰天雪地中,也不会跑来月湖畔观赏雪景,月湖畔一片寂然。 现在的酒楼中就只留下掌柜袁青与袁宝还有大厨陈蓝,账房先生葛裕连回家了,伙计们也回家了,打杂的,弹琴的与打手因也都回家了,明年正月初十,他们又得回到酒楼继续工作。 古代的在酒楼工作的人,好像除了生病,都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这日子还是过得挺苦的…… 酒楼清清静静,外面冰天雪地,空气寂冷无声。 青果铺,还在继续经营,在铺子里看店的是一对父女,女儿回家了,那么父亲就可以晚一点回家,那些做糕点的人都离工作地不远,而且她们家里也没有太多需要她们忙的,所以她们也可以晚一点回家。 报纸方面嘛,这天寒地冻,想必也没有几个人会出来买报纸,为了方便都是客人先在信箱里预定,然后报纸写好了。再送报上门。 大雪盖地,远望一片白茫,雪花还在飘着,宛如鹅毛。也许是物理上的定义,下雪天总是显得格外宁静。雪会吸收声音 清江水不流,万人江上过。远看甚惊心,近看原结冰。 当然这里的水还没有到达结冰的地步,就算结冰。也只是一块一块的,达不到能走人的程度。 过年了,爆竹声声辞旧年,家家齐欢乐。 除夕夜,全家人都要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饭后还有一起守夜,一直守到明年的第一天的第一刻开始,意为守岁,祈求来年平平安安,岁岁平安嘛。 在秋州。袁青没有什么亲戚,她与袁宝本身就是孤儿,虽然是孤儿是有些可怜的,但是袁青从来不认为自己可怜,当孤儿有什么不好?又不用承受家族使命,又不用与那一帮“亲戚”周旋,感觉一身轻呀人一生下来本身就是赤条条的,是不是孤儿,好像也没有太大分别。 当然,照袁青的灵魂年龄来说。她有没有父母,对她影响不大。只要别禁锢她的自由就可以了。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活在枷锁之中。这句话是卢梭所说的。说得很有道理,人生在世。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尊严需要代价,你要有本事人家才会尊重你,自由也需要代价,想要自由,大到革命。小到牺牲自己的某样东西…… 其实,有些看起来很自由的人,他的内心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自由自在。人就是这样,想得多,很烦,想得少,寂寞,什么都不想呢,空虚。其实那些所谓的烦恼就是我们的脑袋想出来的。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时,你虽然看起来很忙,但是你却并没有感觉太烦恼。 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而是在不犯法的基础上,你过得还蛮开心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开心,只要你开心就行。 如果非要说起来,袁青还算是蛮自由的。 吃团圆饭,桌上有四人,袁青,袁宝,陈蓝,淇汣。三个少女,一个男孩,这种组合在一般团圆饭桌上甚是少见,不过这四人倒是其乐融融,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团圆饭吃完后,就是下午了,铺天盖地的大雪,下午倒是很亮,白雪倒映天空,宛如白光。 傍晚,放鞭炮,远处劈里啪啦,近处倒是甚少。他们是在月湖酒楼中度过除夕的,诺大的月湖畔除了这一家建筑物,也不见别家。袁宝来到门口,点燃一仗鞭炮,丢开,捂住耳朵,鞭炮啪啦作响,制炮的纸飞砸四周,男孩清秀的脸庞倒是笑意连连。 晚上,四人坐在酒楼守岁,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这个除夕,过得安静祥和。 第二天,清晨,炮声四起,代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的清晨已经来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