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以上旋压制下旋  (第1/1页)
    这个局间休息,解放军队教练组与队员们都比较沉默,谁也抓不准孔振东最后两球抢拉下旋衔接拉上旋是个什么套路。    王滔皱眉问刘国棒道:“你觉得他最后两球是赌运气控制住的?还是他真的具备这种衔接的控球能力?”    刘国棒思索一阵道:“这种衔接我们平时练多球抢拉训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啊,可是我们都尝试过,十板有九板都会出界的。要说振东掌握了这么强的控球技巧,我是不信的。可我和他一起训练了一年,对他性格比较了解,他不是个在关键分连打两个没把握球的性格。从性格判断,我觉得他能够控制这种衔接。”    王滔有些无奈。自己的反手生胶快弹已经被对方限制,正手提拉下旋球本来是自己唯一的优势,可是对方具备这种下旋转上旋的神衔接,自己在上旋对抗上的劣势,会让自己正手的优势丧失。    正反手都被压制,这场球还怎么打?    第三局开球,王滔先发五球。    他首先要做的,还是验证孔振东是否具备完全控制下旋转上旋这一衔接的能力。    这也是场边所有名宿及教练员们希望知道的。    好了,来了!王滔发正手半出台球。    孔振东直接上手,当出台球压一板长球。    王滔先发力,拉一板下旋球。    李慕华与郑教练在看着孔振东。    米兴邦与张希林在看着孔振东。    李小东与叶影也在看着孔振东。    孔振东压低重心,提拉下旋球。    王滔选择搓长球。    孔振东左右脚先后小跳半步,改提纵发力为水平旋腰发力,接正手大力前冲上旋球。    几乎压不住的弧线,却成功打中远台。    王滔有所准备,追到了这个球,可是回球弧线太高,直接出界。    又打成了?    那肯定不可能是赌运气控制落点呢。    但怎么做到的?    米兴邦与张希林都在皱眉思索。    发力大师李小东努力在脑海里回忆着孔振东刚刚的整个发力过程,灵光一闪道:“我明白了!”    “我们都被骗了,他不是靠拍型控制的落点。他依靠的是步伐。我们平日的多球拉球训练中忽视了。下旋衔接上旋,除了上身发力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他左右脚的连续小跳步。大家忽视了他的梦幻脚步,只研究他击球的拍型,是永远研究不透他的控制方法的。”    在李小东解释的同时,米兴邦与张希林也注意到孔振东上旋发力前的左右脚向后小跳半步是控制落点的关键。    张希林感叹道:“这小子真不简单,看到这个球,我感觉要被扫入故纸堆了。兴邦,记得你和郭跃华打球哪会,我们刚从日本人那里领会弧圈球的奥秘。中国乒乓球员普遍身高矮,重心低,力量不足。相比较需要绝对力量,发力大开大合的上旋球。我们变化诡异,发力动作小,重心低的下旋球,硬是吊打了欧洲人十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