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物语_293296 暴风雪一般的男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3296 暴风雪一般的男人! (第1/5页)

    293

    昨天突然心血来潮,想看一下都过这么久了,战国流的小说在网上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上网搜了一下。

    战国流的小说汗牛充栋,几乎占据了历史类的半壁江山。

    其中到也不乏珍品。

    比如说战国福星大事记、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备中的伊达独眼龙、宛如梦幻、幕府将军本纪等等。

    但是。

    怎么说好了,我搜到的好书并不是太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支撑网络小说的都是正在犯中二病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真正的成年写手十分稀少。

    你能指望一群天天做着幻想却又没有经历过人生百态的中学生写出什么好书出来吗

    抱歉,抱歉,大家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在这里讽刺嘲笑谁,毕竟我自己也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

    少年郎喜欢写书,喜欢尝试着把幻想分享给大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只有有些可惜,许多人明明有着不错的文笔和支持率,但最后却没有走下来。

    我见过的tj文远远多于完结文。

    有些就更加令人莫名其妙了,写到五六十万字了,故事正要进入,突然宣布完结了,真是让人无语凝噎。

    战国流到今天之所以如此盛行,迷恋战国文学的人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受到了光荣公司的游戏的影响,有些作者就直截了当地说,他喜欢信野或者太阁。。。。。。这种作者是最多的,只是,游戏中体现的细节并不是最真实的,有些作者将游戏里的日本民俗风情套入到小说里,总是闹笑话。

    第二,受到了日本大河剧和时代剧的影响,比方说这本书的作者我,就是因为喜欢国盗物语,当年即便到日本留学,也不对战国文化有多感冒的我,回头竟然会因为一部电视剧。。。。。。

    第三,是纯粹喜欢日本历史文化的,这种人并不怎么热衷acg和电视剧,纯粹是因为研究才来的,这种人经常被愤青骂作日杂,不过他们倒是不怎么以为意,另外,因为对日本足够了解,他们的小说水平都很厉害,细节处理也是无懈可击的,唯一遗憾的就是因为太正经的缘故,该怎么来就怎么来,没有一

    点出格,在幻想上做得并不好。

    说完了网络小说,再谈谈实体小说。

    与网络文学相比,能成为实体小说,功底肯定更胜一筹。

    不过可惜的是,战国流的此类小说太少了,几乎找不出来。

    在我们国家,几乎找不到这种书,大概是那些文豪们都不屑于去写一个外国古代人的故事吧。

    唯一一个还算喜欢的区胜说日本战国又太过笼统了。

    其实呢,看日本战国小说,最好的还是日本人自己写的,即便是织田信奈之野望,也是不错的佳篇。

    这里向大家推荐三个人。

    吉川英治,司马辽太郎,以及山冈庄八网上膜拜此公为八爷,不过听说他实际上是个法西斯分子。

    被誉为唯一可以与夏目漱石比肩的吉川英治先后著有宫本武藏、新书太阁记、三国英雄传、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多部巨作。

    其中,宫本武藏是战国小说的巅峰之作,个人感觉这真的是神作了,透过宫本武藏这个历史人物,这本书把大和民族的道德价值、处世哲学乃至美学观点表达无遗,个人觉得如果一本书可以融入作者的思想,那基本上就等于是成功了。

    我把手里的宫本武藏都翻烂了,也不曾厌倦过。

    顺便吐槽一句,2014年木村拓哉主演的宫本武藏,简直。。。。。。看到木村君的那张苦瓜脸,我也是醉了。。。。。。

    不过在当代读者中,吉川英治因为太过久远,远赶不上后两位作者。

    八爷的书中,德川家康,织田信长还有伊达政宗,并称为战国三部曲,尽管从时间轴的角度而言,这三本书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文笔和思想也完全不一样。

    其中评价最高的,莫过于德川家康。

    此书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在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德川家康最终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作品展现了德川家康作为乱世终结者和盛世开创者丰满、曲折、传奇的一生,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

    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天道与玄机它不仅成为商战兵法、政略宝典、兵家必备,更是不朽的励志传奇。

    司马的作品比较出名,司马辽太郎的丰臣家的人们比较受人喜欢,语言精准简练,但又将东西都写出来了。

    不过呢,如果你还没对战国有一个了解的话就推荐先别看他的小说,因为里面的语言过多使用会导致你的判别能力下降,最好到市面上买一些介绍日本战国的书。

    还可以看看战国时代人物自己写的书,比如甲阳军鉴,太祖一代本纪,信长公记,其中信长公记的作者正是自小跟随织田信长的太田又介牛一,所写的故事,真实性极高。

    还有隔战国不远的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1603年由德川家康创建的人写的太阁记之类的。

    总结一下,怎么说好呢,国人写的战国小说是多而粗,日本人写的比较少主要是我们知道的少,但几乎都是精品不是精品就不会翻译过来了,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糟粕在其中呢。

    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选择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

    天亮之后,我被织田信长叫到了安土城中。

    我走进只有织田信长和森兰丸的评定室

    自从开府以来,只要回京,我被单独召见的机会就非常多,甚至都超过了柴田胜家。

    这代表着织田信长对我越来越倚重。

    我已经不是当那个在明智光秀面前倍感压力的少年,而是真正的幕府栋梁了

    一见到我,想来高傲甚至有些蛮横的织田信长竟然主动拿掉了戴在自己头上,代表将军身份的立乌帽子乌帽子是日本公家平安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黑色礼帽,近代日本成人男性的和装礼服组成部分。

    镰仓时代以来,乌帽子越高表示等级越高。

    公家通常带的帽子叫立乌帽子。此外还有风折乌帽子、侍乌帽子、印立乌帽子等。

    一般来说,自从足利义满受封太政大臣以后,幕府将军都是佩戴立乌帽子的,而幕府官员和其他武士依旧佩戴折乌帽子。

    他低头向我行了个礼,我吓了一大跳

    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前只有我对他行礼的份,今天竟然。。。。。。

    在我的印象中,织田信长只对天皇陛下以及诚仁

    太子行过礼,即便是和他关系不错的前任关白近卫前久和现任关白二条朝实,他都只是欠欠身,随便打个招呼了事。

    倒不是说织田信长这个人不懂礼貌,事实上,且不说此人的文化修为,在近畿呆了这么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年,要是还不懂规矩的话,早就混不下去了。

    像那个朝日将军源木曾义仲,

    在山沟里长大我对山区人绝对没成见,没知识,没文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