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_一百零一章、鬼才辛濡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一章、鬼才辛濡林 (第2/4页)

地说道,“我们没敢答应,银子还在那里呢,”

    顺着亲卫的手指,胡适彪抬眼看去,房屋中间的桌子上,一个小巧的铁盒子,静静地摆在那里,很明显,里面装的是银票。

    区区一个百户,给军士发饷要用银票了,真是不知道,他西门萧夜,得到了多大的利水,胡适彪心里不忿地暗骂一句,顺嘴问道,“有多少银子?”

    “抚恤银一千两,一个月的饷银三百两,百户你的饷银五十两,贴补给了一千两,一共两千三百五十两,”亲卫道,“二十个弟兄上月的饷银都在这里了,”

    “斯,”胡适彪闻言,倒吸口凉气,“好手笔,好胆量,好你个西门萧夜,难怪,难怪那些石关屯军户,视你为真正的百户,我老/胡不过是妆点门面而已,”

    军户遇战事或者出军务,才有粮饷,平时要么佃租田地为生,要么凭着手艺混口饭吃,你西门萧夜,竟然直接就按月开出了饷银,真真是钱多烧的了。

    不过细想想,这里地无半亩,如果萧夜按其他百户的做法,估计军户早就跑光了,就是匠户也难以留得住。

    呆滞了好一会,胡适彪缓过神来,直接冷哼一声,“那西门百户还有话说吗?”天上不会掉馅饼,胡适彪自然不会被这笔银钱晃花了眼。

    “有,西门百户说,战死弟兄们的牌位,会送进土地庙供奉,就让你先好好养伤,饷银照旧,军务上的事他暂时代为照应,”亲卫踌躇了一下,“我们几个,下午就要去练兵场cao练,跟着小六子他们一起,”

    “胡闹,老子还没死呢,”胡适彪顿时就怒了,区区一点的银子,你等就胳膊肘往外拐,真是气死我了。想到这里,胡适彪挥手就要去扇这个亲卫,这才赫然发现,自己的右手包着厚厚的布条,上面还渗着暗红的血迹。

    顿时,一股凉意从头而下,胡适彪这时才感觉到,自己右手、脑袋、身上,剧痛难忍。

    “百户,你不要生气,小的们不会离开你的,”亲卫含着眼泪,指天发誓道,其他的四个亲卫,也是纷纷发下毒誓。

    “队长死在鞑子箭下,咱们的武力太弱了,不练好本事,哪里能给百户你报仇啊,”亲卫们跪在炕前,捣头连连。

    胡适彪强压心里的怒火,冷冷地看着自己的亲卫,“说,本官伤势如何,你们要报的哪门子的仇?”

    “百户大人,你右手被鞑子射伤,小的们当时只顾着包扎伤口,没发现那箭矢上竟然有毒,回到石关屯,已然,已然晚了,”想想胡适彪打开布条后的右手掌,亲卫就是浑身的哆嗦,腐烂的rou块一碰就掉,哪里是手啊。

    “西门百户派人紧急从甘肃镇请来刘大夫,也只能,也只能截掉百户大人的手掌,否则性命难保,”亲卫在胡适彪的逼视下,终于吐露了实情。

    “还好,射伤百户眼睛的箭矢没带毒,否则刘大夫也是束手无策了,”

    灰泥打制的火炕上,铺盖厚实,胡适彪却是浑身冰凉,久久无语,他这时才意识到,萧夜不是在夺自己的军权,而是在保护自己,保自己这百户的职位。

    如果被千户所得知自己的伤情,恐怕自己的下场,就是要变回一个残废的军户了,身外之财,哪里能保得住呢。

    “吁,”长叹一声,胡适彪瘫倒在软榻上,良久,酸涩地说道,“去吧,你们去吧,记得,西门百户待我等不薄,不得做忘恩负义之事,那些抚恤银交给各位弟兄的家属,”

    此行往返,要不是萧夜手下的旗官,坚持走戈壁、沙漠,绕远道折返跋涉,恐怕就不会只是走那两处几十里的草原了,可笑自己还为此大发脾气,难怪人家连理都不理自己;鞑子骑兵简直成了疯狗,粘住了甩都甩不掉。

    “百户,”胡适彪沮丧的吩咐,让亲卫们泪如雨下,哽咽着彭彭叩首,拜别这个跟随已久的上司,哪怕为了给百户报仇,他们也必须离开了。

    从今而后,胡适彪会有家眷照应,也算是在石关屯安然度日了。

    不过,这些亲卫没有离开石关屯,他们的家属,以及战死弟兄的家属,会有黄富贵派人送到老羊口石堡;今后,他们和碎石堡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

    而居住在石关屯里的军户们,还有田家商铺,要转移到老羊口石堡,那里的地势安全得多;顺势而为的,是那些苍蝇一样的小商贩,今后不会被允许上山了。

    当辛濡林坐着马车,在被抬出大牢的第十天,开始赶往老羊口时,老羊口火墩外,工地上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有着水伞的支持,大量的黄灰泥成袋堆成了小山,就地还有砂石可以筛选;一块块灌制好的四方石块,晾干凝固后,被长长的叼杆吊起,放进了挖好的地基里。

    这个一里长宽的四方屯堡,萧夜打算把它设为一个平民石堡,里面主要居住军户、匠户、猎户,以及那些农户,甚至王青的押运队也在这里常住;军士则主要集中在石关屯cao练,那里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地了。

    除了每年的节气,允许自己的军户们到土地庙上香、拜祭,其他时间,萧夜是不许外人进入了。

    石堡里建筑的石屋全部用灰泥修建,上下两层,按照每家两间一院的格式,在石堡里整齐布置,王大力已经算过了,石堡建成,里面居住三百户足够,多了可就拥挤了。

    人多力量大,老羊口屯堡修筑的速度,使得工地上一天一个样。

    石堡高不过一丈五,周长不超四里,是为惯常循例,但是没有哪家的屯子,屯墙会全部用灰泥打制;这石堡建筑用灰泥巨费,萧夜不吭声,其他的人也全当看不见,又没花自己一文钱。

    最关键的,是屯堡里除了旗队军士,还有后备军士值守,对外称役丁,他们拿着一半的饷银,不但负责看管堡墙警戒,还要负责水伞的看护,仓库的守备,闲暇时可以去磨坊干活挣钱;这些役丁也是萧夜今后的兵源。

    自然,屯堡里小型的市坊必须有,押运队维护的磨坊,就在北堡门附近,这里将来大批的劳力汇集,得到的工钱可是能养家糊口的。

    这些谋划,不是萧夜想出来的,而是李寻乌给出的建议;和李寻乌喝了几次酸茶后,萧夜果断地把这个屯堡的日常管理,交给了李寻乌,马贵辅助,王大力在旁监管。

    毕竟,目不识丁的王大力,还要管好采石场那里的磨坊,他的精力实在有限。

    没有身份,以后去千户所报备一个总旗官,萧夜还是舍得的。

    老羊口屯堡修筑速度很快,日夜不停的工匠们,把一块块灰泥石块像垒积木一样,拌上灰泥浆重叠垒砌,一个南北双门的石堡,雏形渐成。

    北堡门是留给工匠们运送砂石原料的,南堡门就成了人们进出的主要通道,对面有火墩居高临下监护,安全上不会出问题。

    黄德山的眼光很敏锐,老羊口屯堡还未建成,他就找到李寻乌,打招呼在堡外的荒地里,围起了一处空地,一车车的石炭拉了过来囤积,将来卖给堡里的住户,他是占了地利之便了。

    有了他的示范,田房俊和王家执事也从工坊区跑了过来,在靠近去往大道的岔路口,修起了灰泥石屋,准备建商铺、酒楼,这老羊口屯堡的人口,眼看着增多,他们岂能不见缝插针。

    对于那些附近的荒地,萧夜没有去理会,只要商家能种下黄连树,建起多少房屋他也不管,热闹了才会吸引更多的流民过来。

    和他想法不谋而合的三个商家,已经在甘肃镇里开始招收做工的流民了。

    十一月中旬,寒风渐起,一辆马车从大道上缓缓而来,和马车擦肩而过的,是四匹快马,秦石头带着一个手下,一人双马,匆匆向甘肃镇疾驰。

    自从月中,受富贵楼委托的田家商队,给石关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