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_一百一十一章、来者不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一章、来者不善 (第2/4页)

,”秦石头拘谨的样子,让王猛心里一乐,脸上却是没有了笑意,“但是,今天起,这机枪的指挥权,就由本总旗亲自掌管,”

    “你说你一个旗官,老是围着机枪转圈,就不知道教出几个徒弟来,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随口说了两句,王猛上前摸摸机枪粗大的枪管,“靠,这烫,”

    “呵呵,总旗,这里有水箱,百户说必须给里面灌满了水,要不就会,就会把机枪热坏了,”似懂非懂的秦石头,刚忙上来给王猛讲解起来,但心里的失落就难免了。

    看来,机枪还是被王猛给搞走了,还搭上了自己一队的人马。

    王猛昨天在接到石关屯物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百户的军令,但鉴于斥候发现了鞑子大队踪迹,他没有立刻宣读,等的就是鞑子离开的那一刻。

    现在机枪也只有实战经验最多的秦石头,能玩的熟手,就让他痛快地打上一次吧;没想到,机枪面前,鞑子竟然一触就走,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随同信件同时送来的,是一只精致的怀表,总旗以上的军官,都会配备怀表,其他的旗官军士,那就要看军功了。

    接管了所有旗队指挥权的王猛,安排了堡墙警戒事物后,带着几个旗官去了大沟里,检视过被横扫的鞑子尸首后,对坚守石堡的任务,信心更旺了。

    冬季天黑的早,按照怀表指针指示的时辰,五点左右,石堡外几乎看不出多远了,但王猛还是带着一众旗官,来到了堡门台阶下。

    起伏的马道上,远远传来踏踏的马蹄声,随后就能看见一溜黑影出现在视野,不用说,是百户亲自押运货物过来了。

    来到石堡的萧夜,走进军舍,趴在水盆前使劲用热水洗了把脸,脖颈上滑落出来的两个铁牌,挂着细铁链,碰在水盆边沿哗哗作响;靠在火炉旁喝了一大碗的姜汤,这才让僵硬的身子,渐渐暖和过来。

    今冬的气温,明显要比去年冷太多了。

    擦过手脸,看着火炕两边坐着的旗官们,萧夜笑呵呵地拿出一包烟叶,“来,这是田家商铺捎来的烟叶,云南的,很难得,”说这话,把烟叶丢给了王猛,“每人分点,”

    萧夜不抽旱烟,但手下的旗官军士,却是抽烟的不少,窝在冬天屋里,西北除了喝酒抽烟下象棋,其他的娱乐相当少。高深点的围棋,也就杨天受那里见过,萧夜现在都不会下子。

    王猛知道是百户在给自己长脸,赶忙站起来接过烟叶,给每个旗官派分,就是王青手下的工头李木匠,也拿到了一小把。

    “石堡守卫,就由秦总旗安排了,本官不插手,”萧夜环视一圈这些军官,脸色郑重起来,也让军舍里闹哄哄的声音,安静下来。随后,萧夜通报了其他三个旗官的任命。

    “你们能打退鞑子的袭扰,甚是不错,这里和白龙湖的通道,不能中断,”萧夜遥遥一指白龙湖,“那里的矿料,是咱们最需要的,富贵楼里的物资,也需要这条通道畅达,”

    “所以,今天我来这里,就是要和大家商议,如何打通去往白龙湖的道路,鞑子封锁草原的时间,不能超过这个冬天,”他话里隐隐透漏出的信息,其他人不太明白,但王猛却是心里豁然亮堂起来。

    看着王猛沉吟的面孔,萧夜就知道,自己挑选出的这个总旗官,应该是选对了;没有脑子的总旗,最多不过是一员猛将,但这里需要的是会动脑子的旗官。

    两年来野外风吹日晒,加上和鞑子不断的交手,互有胜负之下,王猛这个青涩的军士,已然有了成熟的模样。

    “所以,本官决定,在离石堡二十里外的戈壁滩附近,修建一座石堡,”萧夜的话,顿时就让军舍里热闹起来。

    白天里还有鞑子来sao扰,晚上百户就有了前出草原的打算,虽然只是不远的二十里外,但这个消息却是让大家很吃惊了。

    “百户,那里虽然在戈壁滩边缘,但地势平坦没有遮蔽,鞑子可是随时能赶到,一挨到了春季,他们恐怕,”眉头紧皱的王猛,对萧夜的打算并不看好。其他的旗官,也是低声嘀咕着,没人赞同这个新奇的想法。

    只有大咧咧的秦石头,拿着锃亮的铜烟锅,忙不失迭地塞着烟叶;对他来说,只要百户下令,就是去双塔湖那里,也是抬脚就走的事。

    “无妨,大家有话就说,说的不周全也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本官也不是神仙,想不到的地方还要你们指出来,”萧夜笑眯眯地盘坐炕上,拿起茶杯喝着热茶,随手掏出了一张地图。

    他看着地图,耳边听着旗官们的意见,直到屋里再次安静下来,这才一摆手,“李木匠,你给大家伙将将,那个石堡该咋样修,”

    言尽于此,众人知道,百户是下了决心了,那个石堡非修不可了,于是,包括秦石头在内,旗官们心里开始火热起来,那个石堡的总旗,该是从这里选出吧。

    不赞成归不赞成,但百户既然敢下手,他们自然要围着军令转了,谁不愿意自己手下的军士越多越好?

    “是,百户,”面目黝黑的李木匠,从身边的背包里,掏出一张黄纸,这种不算便宜的草纸,在甘肃镇一带的私塾里很普遍,但也是军户们早先买不起的斯文物件,现在竟然在王大力这里很随意地见到了。

    展开黄纸,上面用墨画着交错的图案,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这种建筑,是王大力一帮子匠人,和王青他们一起琢磨了好几天,这才有了雏形。

    “修筑戈壁墩堡,冬季风大阴寒高度不能太高,而且夏季太热,里面有人驻守难以忍受,所以,我等商议过后,建议修筑一个十字暗堡,凭着现在的火器,足以抗拒鞑子的骑兵,”指点着图案,李木匠说道。

    这种墩堡,一般修筑在地下,一半修筑于地上,而且上半部几乎被封闭起来,隔热防风,就是鞑子的角弓,也难以射箭入内;当然,厚度足够的话,那虎尊炮的炮弹,就基本上不起作用了。

    十字型的墩堡,半埋地下的四个分支暗道,三短一长短像一支鹰爪,长五丈短三丈,末端各有一个暗堡,中间一座不大的四方墩堡,长宽各五丈,高三丈有余;入口就建在南面一个分支暗堡下方,虽然看起来相当结实,但需要的灰泥数量,比起马道石堡来,只多不少。

    墩堡外观直上直下,最上端设有带垛墙的平台,就连甬道也在建筑内部,这是大家最直观的看法。

    最关键的是,近乎封闭的墩堡各处,都有隐蔽的射击口,军士拿掉甬道墙壁上的填石,开火射击后,再把碗口大点的填石堵上,就可以放心地另换地方了。就算鞑子找到了射击口,想爬进来?那就练就好缩骨功再说吧。

    戈壁墩堡经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