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一章 发布会结束 (第1/1页)
第七百零一章 最终接头的重新对接! 当在座的记者听到郑淳缓缓吐出这几个字时,目光齐齐的一凝。 众人不远千里的跑来参加渤海隧道的竣工仪式,当然是在来之前做足了功课的。 所以,明白‘最终接头重新对接’这八个字代表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于是。 在郑淳的话音落下后,就有一位记者亟不可待的站起来问道。 “郑总工,请问,您是说,我们渤海隧道的最终接头,是进行了一次重新对接吗?” “是的!”郑淳点点头,没有否认。 下面的记者们咽了口唾沫。 尤其是那些国外的记者,则是瞪大了眼睛,神色中有着nongnong的不可置信。 在这群记者各自的国家,或多或少有着海底隧道的修建工程。 但他们还从来没听过。 隧道的最终接头在下水安装后,还可以进行一次重新接头的逆向cao作。 也就是说。 在这个方面,国外是一片空白的。 要渤海隧道的工程项目组真的实现了这项壮举,那就是世界的首创。 同时…… 在另一个层面证明了,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安装,具有工序可逆性。 “郑总工,那可以给我们讲讲事件的具体经过吗?”又有另外一位记者站起来问道。 郑淳轻咳一声,用早就组织好的语言不徐不慢的阐述,“事情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两天前,隧道的最终接头安装工作顺利完成,通过GPS数据显示偏差为四厘米,这个数据偏差是在我们预计的范围内的。” “但,几个小时后,我的手下跟我汇报,说贯通数据测量的偏差最大值为十七厘米,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接口处止水带正常,隧道并不漏水,说明渤海隧道是可以投入实际使用的。” 说到这,记者们疑惑了。 既然隧道并没有出现漏水现象,那我们还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重新对接呢! 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郑总工,既然这样,那你们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决定对最终接头进行重新对接呢?” “为了不留遗憾!”郑淳深吸一口气,大声说出这句话,“我们不想给工程、给国家、给历史,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而台下的记者们被郑淳的这句话说深深震撼。 接下来。 郑淳声情并茂的向台下的记者们讲述了整个重新对接工作的具体经过。 在郑淳的讲述下,记者们宛若是身临其境似的。 所有人的心情随着郑淳的讲述而不断地上下起伏。 时而紧张,时而轻松。 尤其是在郑淳说道结合腔舱门漏水的时候,众人紧张的小心脏几乎要提到了嗓子眼。 而随着郑淳的讲述,众人也明白了为什么顾律这个技术顾问会坐在嘉宾席上。 正如郑淳所说的一般。 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要不是有着顾律站出来。 最终接头的重新对接工作是否还会成功,这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顾教授,这是救了整个渤海隧道项目啊!” 一位记者一边摇头一边感慨。 “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这么说!”另一位记者在旁边附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