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饮牛玄清本一山 (第1/1页)
牌坊紧挨着燕六家,离得不及十丈,两相映衬,更加显得燕六家有些逼仄,就像是在一片枯败杂草之中立了一颗傲放梅花一般。 玄清刚刚走到燕六家院门,正巧碰上外出的燕六。 “哎呀,道长这是回来了。”燕六惊喜交加:“快快,家里请,家里请...” 玄清笑着打了个稽首,道:“居士可还好?” 燕六一边伸手邀请玄清进门,一边道:“好好,好着呢。” 进入院门,院子里再不复当初的杂乱,新铺就的石板路,直通到正屋房门,左右各有一条碎砖夯实的小路,通往别处,院子西墙处,新盖了一座草棚,各类工具整齐摆放在棚内,东侧扎了一道竹篱笆,篱笆里面养着十几只蛋鸡,或趴在干草铺成的窝里,或扒拉着积雪,啄食草籽。 篱笆旁边还有一块不大的空地,在厚厚的积雪下是翻新的泥土以及高高的田垄。 “我刚收拾了一块菜地,等着开春暖和了,种上几样菜...” 玄清扫望了一圈,颔首笑道:“不错,不错,成了亲以后,确实不和从前一样了。” “道长可别笑话我了。”燕六不好意思的笑笑,掀开厚厚的门帘,招呼道:“快进屋暖和暖和。” 玄清低头进入堂屋,屋子里也重新收拾过,堂屋内原先摆放的土炕已是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八仙桌椅,堂屋比以前小了许多,但却整理的井井有条,到处都洁净有度。 燕六跟着进屋,先是到堂屋正中的火炉旁,拨弄了一下未烬的炭块,说道:“我把堂屋隔开了一半,当做卧房,就在这边。” 玄清看向燕六所指的方向,点点头,道:“不错,你与小宛再睡在外面土炕上确是不妥。” “就是显得堂屋小了点...”燕六尚有些不满意,本来两间的房子,隔成了三间,确实有些狭窄。 “我琢磨着过完年再在两边各加上一间,省的我娘再磕磕绊绊。” 玄清坐到了屋子的木椅上,道:“怎么不见老夫人和小宛姑娘?” 燕六一边给玄清倒茶,一边回道:“我娘受了些风寒,正在屋子里躺着,小宛去郎中那取药了。” “郎中?”玄清皱皱眉,问道:“去了镇上?” 燕六坐到另一边,笑道:“就在村里,道长有所不知,就在道长离开不久,村里就来了个游方郎中,医术确实了得,二瘸子一条瘸腿快二十年了,竟然被他一番针灸,好了不少,现在走路慢点,都看不出什么来了。” “哦”玄清来了兴趣,笑道:“那确实医术高明,不知这位郎中来自何处。” 燕六一边填茶,一边回道:“据他自己说,是来自巴蜀之地,巴蜀在哪,我也不知道,听口音反正不是本地人,看着老态龙钟的,但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一点也看不出老来。” 巴蜀之地离此何止万里,一个普通老郎中能游方至此,玄清也忍不住佩服万分。 “这郎中现在何处,少不得贫道也要得空拜访。” “就在那饮牛山往上一点...不对...不对,现在应该叫玄清山...” 玄清摇摇头,道:“还是叫饮牛山好,毕竟如此称呼已有近千年,岂能一下就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