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乐山乎乐水 (第2/2页)
叔叔挺身而出。 李翔笑一笑,让叔叔坐下来,“我来。”他见识过张有根的酒量,不觉得可怕。 “叔公,别人可以不喝,我们是一定要喝的,从现在开始,我跟华仂是姨夫,不能不喝的。强崽你不要见怪。”张有根确实有一套,李翔服气。 叶建华不服气,他问过李翔这个人的底细,看过他跟洪江兰拼酒,“一瓢不喝,要喝就喝三瓢。” “好好好,爽快,一言为定。”张有根简直是求之不得。 两个人三瓢喝下去,叶建华还要喝,“刚才是你敬我的酒,现在我回敬你三瓢。”李翔发现这个家伙有发泄的倾向了。 “叔公,我再陪新郎官喝三瓢,保证不再喝了。”张有根还是一个知进退的人。 看着他们第二个三瓢下去,李翔不能无动于衷了,他认为可以反击了,否则让张有根占了上风了,“有根,我陪你喝三瓢。”李翔不是没想过,是不是加上一句,——如果你看得起我的话。 但是李翔说不出口。他还太嫩。 张有根很清楚李翔的用意,“我们今天只喝一瓢,强崽,不是看不起你,你不是新郎官,你当新郎官的时候,我一定陪你喝三瓢。” 李翔没有封堵张有根的退路,张有根反过来将李翔的进攻道路堵住了。这就是水平,就是老到,就是机智。 李翔缺乏这些社会上的历练。 李翔原以为中午会有一场酒桌上的鏖战的,谁知道,他们只是随便喝了一下。 另外一个人也是象征性的,跟他们喝了一下,大家点到为止了。 李翔小时候就觉得张有根比自己出闯,敢想敢干,现在更是觉得他比自己更适应社会。 李翔可以和张有根和好,但是他清楚自己不可能跟他和好如初。 小时候、年轻的时候留下的烙印很难改变。他和张有根再没有成为一个战壕里面的战友的可能。 半年以后,张有根自杀身亡了。
李翔看着草席裹着的张有根的遗体,心情很沉重。 李翔设想过,如果是在战争时期,他们两个人肯定是战场上的对头,难决高下的对手。 如果张有根是**的将领,自己是八路军的将领,自己打得赢他吗? 如果自己是**的将领,张有根是八路军的将领,自己打得赢他吗? 李翔觉得自己都没有绝对的把握。 唯一有把握的就是,张有根当汉jianian了。李翔认为自己绝对有把握战而胜之。 赣东北的老百姓不仅仅是好勇斗狠的,他们更多的是通情达理,在为人处事待客之道上,更是极富有人性化。 我们从结婚这个简单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男方接亲的人来了,女方家里会热情款待,但是不会在喝酒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他们会尽量陪你喝,但是不会让你尽兴而归。 女方送嫁的贺客去了,男方会竭尽全力去陪同,会调兵遣将、想方设法让贺客“满载而归”。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女方家里不能表示自己是求之不得的,不能让别人以为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嫁出去自己也不心疼。 男方不一样,你得全心全意表示自己的感谢,感谢对方为他们养育了一个好女儿,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吃好了饭,撤掉了酒席,茶水,水果,喜糖,饼干什么的又摆上来了。 叶建华的舅舅一边喝茶,一边跟陪同的舅公开口了,“舅公,你看这样好不好,等一下我们早一点动身,早发,早发嘛。” 黄彩莲的舅舅连连点头称是,“那是,那是,舅公放心,五点钟一过,我们就出发。” 结亲如结义,两个舅公相谈甚欢。 两个舅公达成了共识,没李翔什么事了,他又溜达出来了,重新回到乐安江边。 江水缓缓的流淌,有船舶穿梭来往,有年轻人坐在岸边的码头上沉思默想。 穿越千年,老子说,“上善若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李翔的学生时代,看过不少的关于批判孔老二的文章,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没有好恶之分。直到有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顿时感到震惊。 能够照耀万古的是日月星辰,还有一个人!是仲尼吗?是那个被叫做“孔老二”的人吗? 寻找到机会,李翔囫囵吞枣的看了《论语》,一如看江水滔滔。 同样是在川上,老子看到的是水的“上善”,仲尼看到的是水的“易逝”,他们的思想一样穿越了几千年。 我看到了什么?我能够看到什么? 我是像水一样,避高趋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呢?还是像山一样稳重不迁,天天看云卷云舒,年年赏花开花落呢? “强崽,强崽,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快过来,快过来,有麻烦了。”叶建华焦急的喊道。 李翔马上起身,心想,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麻烦呢?不是都说好了吗?是洪江兰节外生枝了,还是叶建华横生枝节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