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骨气很重要 (第2/2页)
抱着。上轿或者上车,抱新娘子的专利是娘舅;下轿下车,抱新娘子的待遇才是新郎官的。 鞭炮响起了,迎亲的,送亲的马上要出发了。 李翔看着叶建华在大家的指点下,笑模笑样的挤到了新娘子的座位上(新娘子通常坐前面,即吉普车的副驾驶室),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也算是勉勉强强完成了任务。 李翔看见那个自称“雪胎梅骨”的雪梅姑娘也上了吉普车。这一次他有了心理准备,当雪梅上车前,回头看他一眼的时候,李翔马上回报了一个礼节性的微笑。 当李翔发现站在一旁的洪江兰一脸肃然的时候,心脏突然跳了一下。 李翔忽然有了一个预感:叶建华和洪江兰的关系彻底结束了。 洪江兰等于是用一对金耳环买断了自己的感情,买断了叶建华不平衡的心理。 金耳环买断得了他们的过去,买断得了他们的未来吗? 金耳环是圆圆的,像一个大大的句号。 金耳环是一对,等于是两个句号。当时的李翔也琢磨过这个现象,只是当时的他没有细想,也无法多想。 事实上,洪江兰将新娘子送到了叶建华家,她马上就告辞了,没有留下来喝喜酒。理由是,车子别人要用的,送过去太晚了的话,以后开口就难了。理是这么个理。 事实上,叶建华和洪江兰是使用了两个句号。只是中间隔开了二十多年而已。 事实上,当时的叶建华也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 洪江兰的金耳环给了他一个下台的台阶,让他有了面子,体面的娶了媳妇回去。他心理当然平衡了很多,人也很快冷静下来了。 婚后没几天,叶建华同黄彩莲实话实说了,他希望黄彩莲将金耳环还给人家洪江兰。他不希望让别人看不起,尤其是她洪江兰。
夫唱妇随,黄彩莲是个不错的妻子,她没有任何异议,亲自送到了洪江兰厂长家里,并且一再表示了感谢。 洪江兰是个什么样的人?洪江兰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女强人,她送出去的东西当然不会收回去。 当时的洪江兰,确实是真心实意的祝福黄彩莲,希望看到他们小两口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对于黄彩莲的再三不肯收下来,洪江兰摆出了领导的派头:“小黄,你不要多说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不要觉得有亏欠,你看这样好不好,耳环就当成我的份子钱,等我儿子结婚的时候,你们送什么礼,我都收下来,好不好?不会现在就不想跟我往来了吧?好了,就这样,我马上要出去,就不留你了。”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黄彩莲只好收下了。 黄彩莲收下了,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叶建华却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没脸再见洪江兰了。 叶建华后来跟李翔说的时候,李翔心里是满意的。 谁希望自己的朋友是个见钱眼开,没有骨气的呢? 不知道别人发现没有,反正李翔慢慢得出了一条结论:越有钱的人越有傲气,越贫穷的人,往往越有骨气。 一个人有没有骨气很重要。就像一个人有没有脊梁骨一样。 没有脊梁骨的人,你怎么站起来? 一个连骨气都没有的人,你能够做什么?你做的了什么? 年轻的汪精卫是有点骨气的,他以“精卫填海”的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博得了国人的爱戴,他还成了国父的左膀右臂;当他利令智昏,没有了骨气,做了汉jianian、卖国贼,他成了丧家之犬,剩下的只有了惶惶不可终日。 年轻的叶建华是有点骨气的,但是,细胳膊细腿的他,没有多少力气。 吉普车进不了巷子,从巷口到叶建华家里,至少有一百多米。 一百多米算不上远,不过,让你抱一个比自己还要沉重一点的人走过去,搁在谁身上,谁也不轻松。 叶建华抱着走了不到一半路,就脸红脖子粗了。李翔是跟着叶建华并排走的,他看见这个场面手足无措了,想帮忙,不敢帮忙,他不知道自己的手搁哪里合适。 好就好在叶建华也有母舅,如果他娘是独生子女的话,那就麻烦了。 当然,夫妻能否白头到老,真的跟新娘子的脚下不下地没关系。 黄彩莲的脚中途没有下地,她和叶建华结婚二十多年后,还是离异了。 李翔结婚的时候,他的新娘子无论如何不肯让母舅抱,她怕母舅身体吃不消,是自己走上车的,他们的婚姻却走得更远,更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