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83章 赵祯有意跟干儿子称兄道弟?! (第1/2页)
寇季仰着头,假装在看不远处的旌旗。 赵祯见此,又叹气道:“朕为了习练一身强哼的武艺,可没少遭罪,如今腰间还有一块习武的时候留下的疤痕。” 寇季侧头,看向了旌旗不远处的城墙。 赵祯恼了,瞪着寇季道:“当初可是你劝朕习武的,你告诉朕,习武有大用处。如今到了能用的时候,你却不让朕用。 朕习武受的苦,岂不是白费了? 朕此次若不能一展身手,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寇季闻言,終于不再装聋作哑,他看向了赵祯,哭笑不得的道:“臣就算有八个脑袋,也不敢放你去战场上。若是臣随了你的心意,那臣的祖父,就会真的砍了臣。” 寇季一时疏忽,引得赵祯离京,已经被寇准追杀了一次了。 虽说是苦rou计,但寇准用的却是真刀。 寇季逃跑的时候若是慢一步,那刀就砍到他身上了。 寇季若是真的放赵祯去战场上rou搏,再出个好歹,那寇准就会真的砍了他,向天下人谢罪。 赵祯沉声道:“朕就去战场上看看,有将士们庇护,朕不会有事的,朕绝对不会下场搏杀。” 寇季干巴巴一笑。 他绝对不会相信赵祯的鬼话。 瞧赵祯披甲持刃、摩拳擦掌的架势,分明是想找个敌人试一试身手。 他若是相信了赵祯的鬼话,放赵祯上了战场。 赵祯肯定会在将士们搏杀的时候,找各种理由说服他,然后亲自下场。 赵祯见自己说了那么多,寇季都不为所动,只能叹息了一声,恶狠狠的道:“朕一身武艺若是没有用处,你就得赔偿朕习武的时候受的那些苦。” 寇季拱手一礼道:“官家习武,是臣劝说的。官家若是觉得习武没有用处,需要朕赔偿,只管开口就是。” 赵祯橫了寇季一眼,“你知道朕不会对你下狠手,所以就有恃无恐对吧?” 寇季再次拱手道:“臣绝无此意。” “哼!” 赵祯冷哼了一声,道:“朕是对你下不了狠手,但朕可以将你欠朕的,算在天赐儿头上。” 寇季愕然的看向赵祯。 赵祯一向疼爱寇天赐,怎么突然就生出了对寇天赐下狠手的心思了? 赵祯不咸不淡的道:“朕准备将絮儿嫁给天赐儿。”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赵祯口中的絮儿,是他的meimei赵絮,比寇天赐大了十岁。 寇天赐是赵祯的干儿子,赵絮是赵祯的meimei。 让寇天赐和赵絮成婚? “你准备跟自己的干儿子兄弟相称?” 寇季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赵祯瞪起眼,喝斥道:“胡说八道!汴京城内的姻亲,关系都是各论各的。”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可絮儿那个丫头,比天赐儿大了十岁……” “十岁又如何?狄青还不是娶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妻子?朕看他们夫妻和睦,处的很好。” 赵祯不屑的说。 寇季狐疑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了将絮儿嫁给天赐儿?” 赵祯淡淡的一笑,“等天赐儿成了驸马,朕就有理由将他留在汴京城内,一辈子不得出京。然后再派人传授他一身高超的武艺。” 为了报复吗? 寇季不信。 寇季盯着赵祯,认真的道:“官家恐怕不只是想报复臣那么简单。” 赵祯脸上的笑容一敛,叹了一口气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朕就絮儿这么一个亲人了,自然希望她过的能好一些。 可朕近些日发现,杜太妃在教授她道家典籍。” 寇季沉吟道:“道家典籍修身养性,很不错啊。” 赵祯叹气道:“道家典籍自然没错,错就错在,絮儿悟性颇高,已经生出了入道的念头。” 寇季闻言,略微愣了一下。 史料上记载,赵祯的亲妹子,确实入了道,被封为了大法师,终身未婚。 寇季皱眉道:“杜太妃怎会如此糊涂,会教授絮儿学道呢?” 赵祯感叹道:“朕猜测,应该是跟皇室的争斗有关。” 寇季疑问道:“杜太妃是想让絮儿入道,远离朝野上下的一切纷争?” 赵祯缓缓点头。 赵祯咬牙道:“有朕护着,谁敢欺负她?她明明可以锦衣玉食的过一切她想要的生活,为何要去道观里过清苦的日子? 难道朕这个皇帝,还护不了她的周全吗? 朕又不是不敢杀人,朕又不是不会杀人。 朕亲手杀过人!” 寇季通过赵祯的反应判断出,此事对赵祯的影响似乎很大。 寇季思量了一下,换做是他的话,他估计跟赵祯反应差不多。 寇季看着赵祯道:“你是想让天赐儿娶了絮儿,断了絮儿入道的念头?” 赵祯果断点头。 寇季沉吟道:“天赐儿才一丁点大,不懂什么情爱。絮儿已经十二岁了,怎么可能对天赐儿一个小屁孩产生情爱? 你这么做,对天赐儿和絮儿都不公平。 你这么做是为了断了絮儿入道的念头,让她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为了她好。 可你将她嫁给一个比她小那么多的孩子,根本就不是为她好,而是在祸害她。 须知,絮儿有可能到了三十岁,才能明白什么叫做为人妻。” 赵祯叹气道:“除此之外,朕想不到其他办法。将她嫁给其他人,朕舍不得。”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此事官家不必担忧,等臣回京以后,官家将絮儿交给臣,由臣教导一番,一定会让她打消入道的念头。” 赵祯沉吟了一下,道:“那也只能如此了。” 寇季对赵祯拱了拱手,道:“官家还是尽快派人去一趟西夏,从西夏手里榨取好处。” 赵祯缓缓点头。 …… 次日。 赵祯便派遣了一队使臣,在兵马的护送下,离开了银州,赶往了兴庆府。 兴庆府内。 西夏王宫。 李德明坐在王宫大殿内,紧锁着眉头,心事重重。 一封又一封的坏消息,送到了西夏王宫里,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感觉。 西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