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赏诗宴 (第3/3页)
此时,随侍的丫鬟已把此次诗作的题目题上来了,姑娘们便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想这事,只好收回目光。 因为正值八月,菊花陆续绽放,便以菊为题作诗。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想要耳目一新必然要谨慎,是以姑娘们并不急着动笔。 没有参与的人也都安安静静的,不想打断她们的思绪,只是偶尔会有微风吹过,到增添了几分惬意。 一柱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姑娘们陆续停笔,随侍的丫鬟收取宣纸,沈昭便起身缓缓走到所有姑娘的前面。 这样一来,大家的视线就都放在她身上了。 沈昭是那种真正漂亮,让所有人都认可的姑娘,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定义的美人。 她的容貌与她想要的安稳十分不合,她希望自己尽量不惹人注意,但她的美却是明艳张扬的,如秋海棠般惹眼。 哪怕她平时穿着素净,也很难掩盖。 因此,众人对她的第一印象都是惊艳。她的容貌甚至让人忘记一个姑娘该有的别的东西,比如举止有度,才情出众。更有甚者会觉得她完全不需要这些东西。 所以就算沈昭不擅琴艺不擅诗词也不会给人笔墨不通的感觉,因为他们早就忽略了这方面。 当然,就算她才情斐然也不会有人注意,因为她的容貌已经吸引了所有目光。 就像从前,哪怕她有极为出色的军事才能,哪怕她带领沈家军扫荡异族,镇守边境十数年。 可在很多人眼里她依旧只是个过分明艳的女人,甚至因为她出色的容貌,就连战绩都沾染了一丝别的色彩。 所以,狐媚之主这个名头她背了一辈子。 原以为这些东西该是一世算一世的,她背了一辈子也该够了,却不想会与她纠缠不清。 可这一次她却没有将军府大姑娘那样的身份让她挥霍,所以她过得小心翼翼。能不说话的时候绝不开口,能不出头的时候绝不站出来。 所以大家对沈家姑娘印象都是相貌很精致,但性子温温和和,并不惹人厌,也不算打眼。 沈昭想也许真的是她性子太好了,才会让人觉得她很好欺负。 其实以前的沈昭并不是那种十分内敛的人,她虽然不像京都那些郡主世子们张扬跋扈,但也是个高傲的主儿,又因当时的太后是她的姑奶奶,京都的贵女们轻易不敢招惹。 便是有这惊艳的容貌也无人敢对她表露半分不喜,更不会凑她跟前算计。 而如今,她第一次真正进入别人的视野,却是由于一个小姑娘的算计,真真是出人意料。 沈昭在心底里自嘲一番,不过想是这般想真要做却并不会按孟妧的来。在这种可有可无的时候,她并不想过于出众,至于别人如何看待,她并不在意,少惹麻烦就是了。 眼看着丫鬟差不多将宣纸都收集齐全了,就半开玩笑似的开口,“姐妹们兴许都听过汝宁的不擅诗词的话事,这话还真算不得作假。 今日孟家jiejie将这重任落在我身上,还真真是难为我了,现如今也只好做个跑腿的,帮着运一下姐妹们的诗作了。” 绝口不提孟湛的意思。 姑娘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听着便觉得十分意外,这是不打算选诗的意思了。 尤其是孟妧,整个眼神都变了,黑沉沉的,只觉得一片沉寂,反而瞧不出别的来。 她是真没想到沈昭竟会以这种方式拒绝。虽说这样不会得罪那作诗的姑娘,但好歹失了脸面,今日这事要传出去,只怕的沈昭名声在归善县就落不着好了。 谦虚是好事,但过头了难免给人虚假做作之感,更何况沈昭这事本来也不干谦虚多少事。 作诗兴许不会,但学习经义这么多年,好坏总归是能看出来几分的,她这明显是不想惹麻烦,反倒让人觉得她是不敢担当,软弱无能。 而且,这样一来在孟湛那里只怕也留不下好印象。 沈昭自己却不在意,她原先就没太看重名声之类的,如今又是年纪尚小,不急着谈婚论嫁,到不必过早博得那些个贤良淑德之名,至于孟湛如何看待就更不干她的事了。 况且仅凭赏诗宴上这么一点事还真决定不了什么。 她等着丫鬟将宣纸集齐,稍微整理了一下,却没有翻阅。 然后笑意盈盈地看向孟妧,“大姑娘,不知这诗作如何交于孟公子?” 孟妧沉着一张俏脸,听她这话一时间竟觉得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而其余人见她真的只是略微整理一番便要交于孟湛,神色就有些难以言说。 看来这沈姑娘是打定主意不担这事,如此不管不顾,真真是空有一副好相貌。 沈昭可不管别人如何想,只见孟妧迟迟不回话,便将宣纸复又递给先前随侍的孟家丫鬟,“将姑娘们的诗作交于孟公子罢。” 孟妧似是也没有意见,并不曾阻止。 沈昭见她不太欢喜的模样,心底里便多了几分冷意。 今日这事看在两家交情的份上她尚能不计较,可若还有下次,便不会这么轻描淡写的过了。她性子是好了许多,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 沈昭沉沉地扫了她一眼,小姑娘家的,算计太多以后怕是难如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