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鬼见愁 (第1/2页)
清晨,华妃带着寻儿,还有几个宫女,一同来到景阳宫。进入前花园时,蓉贵妃正靠着凉亭里的石凳上,悠然的赏着池中的游来游去的鱼儿,乐在其中。站在身后的青衫女子,始终一言不发,静静的侯着。华妃停下了脚步,一双迷人的眸子,带着几分焦急的目光,望着凉厅里的蓉贵妃,摆了摆手,身后的宫女,自觉的停留在原地,带着寻儿,继续往凉亭的方向走去。在行走的时候,尽量把动静压的很小,怕扰了她的雅兴。若是平常人,绝对很难被发觉。而对于自幼习武的蓉贵妃来说,早就练成了非凡的听力,轻而易举的发觉身后的动静。虽然步法轻盈无声,却让蓉贵妃更加肯定的判断,来人一定是练武出身。 呼…呼…忽然括来一阵轻风,鱼池旁的杨柳,轻轻飘动,吹起那乌黑的秀发,微微的摆动,一股清新的香味,在空气中蔓延开来,蓉贵妃闻到这股香味,嘴角微微一笑,心里已经猜到来人是谁,却没有转身去看,而是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抓起手中的鱼食,继续喂着池中的鱼儿。没过一会,华妃已经走到离蓉贵妃的身后,对着站在那的翠儿,作了嘘的动作,示意不要声张。小翠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蓉贵妃回头看了一下,没有说话,而是柔和的笑了笑。华妃见她注意到自己,往前走了两步,关心的,问道:jiejie,你的伤口感觉怎么样了呀。 蓉贵妃起身,望着华妃,微笑的,道:还好,几日下来,伤口愈合的很快,而且人也变的越来越精神,多亏了欧阳皇后的灵丹妙药,不然,恐怕蓉jiejie,早就死在那刺客的手中。 华妃摆了摆手,道:jiejie,千万别这么说,你福大命大,就算没有欧阳皇后的丹药,也会相安无事。 蓉贵妃笑着看了华妃一眼,迅速又收回了目光,道:对了,meimei,你怎么过来了,也不事先和蓉jiejie说一声。 华妃意识到自己,来的的确是有点仓促,当即陪笑的,道:我是担心jiejie的身体,看有什么可以帮到jiejie。 蓉贵妃停止了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望着正看向自己的华妃,笑了笑,道:有meimei这份心,我就已经知足了。放下手中的鱼食,抬头望着华妃那似笑非笑的样子。总觉的有什么事要和自己说,没有直接去问,而是保持了沉默,静静的等着她的下文。 华妃济出一丝勉强的笑容,望着蓉贵妃,道:jiejie,昨夜余嬷嬷,来到我的寝宫。华妃的脸色,变的阴沉了下来,特意通知我,明日早上到慈宁宫请安。 蓉贵妃听了,觉的不以为然。其实早就已经猜到太后,会派人过来。转过身,望着那游走在水面的鲤鱼,悠然的再抓起鱼食,抛了出去,顿时间,游走在水面的鱼群,纷纷朝着抛鱼食的方向,涌了过去,拼命的争抢着鱼食。蓉贵妃看着那鲤鱼,忽然间笑了。 华妃一愣,莫名其妙的望着她,不知为何而笑。蓉贵妃注意到华妃投来的目光,缓缓转过头,收起了笑容,道:太后已经知道,我基本痊愈,走到圆桌的旁边。正好站在华妃对面,两人彼此对视着,蓉贵妃嘿嘿的一笑,把手中的鱼食,又放到了桌面,轻声的,道:这里说话不太方便,还是先到主殿再说。 华妃认同嗯了一声,环顾了下四周。两人一同进了景阳宫的主殿,并支走了周边的宫女,太监和守卫。蓉贵妃坐在自己凤椅上,单手靠着椅把,另一只手端起事先小翠泡好的碧锣春,轻轻的抿了一下口,望着坐在右下方的华妃,道:欢儿meimei,这茶不错 华妃这时,那有心情品茶,但碍于面子,但还是伸出手,端起桌面上的碧锣春,放到嘴边,抿了抿,茶一入口,急着吞了下去,根本就没有品出茶的味道,依然还要装出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免得蓉贵妃生疑,柔声的,道:的确是好茶 蓉贵妃望着华妃,笑了笑,放下手中的茶,缓缓的,道:蒋子真在这几天,没能把太后的病治好,真有点出乎我的预料。 华妃一听蓉贵妃这么说,脸色顿时间,变的更加的担忧了起来,焦急的,问道:蓉jiejie,现在该怎么办。 蓉贵妃沉思了片刻,望着华妃,摇了摇头,道:这一次,jiejie真的是没办法帮你了! 华妃沉默不语,良久,才开口道:到时,我就权当没有见过他,这样总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吧。 蓉贵妃走到华妃的近前,轻拍了她的肩膀,微笑的,道:蓉jiejie,很赞同你的做法,不过,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不要和他有过多的交往,以免节外生枝。 华妃点了点头,望着蓉贵妃,道:meimei,记住了。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不如陪着蓉jiejie去前花园赏鱼吧。说完,蓉贵妃转身就往主殿门外走去。 华妃看着已经走出门外的蓉贵妃,寻思了片刻,觉的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起身跟了过去。 金兰殿内。苏公公望着台下的众臣,拉开了嗓门,大声的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公孙明上前走了一步,望着坐在龙椅上的杨誉,恭敬的,道:老臣有本要奏 杨誉放下手中的乾坤扇,望了一眼公孙明,当即问道:公孙爱卿,有何事上奏 启禀皇上,运河督监史李子卿,上书有关洛华的事宜,要上报皇上。 听到洛华传来消息。杨誉似乎精神了几分。心里也很急切的想知道那边的情况。但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将这些表露出来。而是微笑着望着公孙明,道:快呈上来,让朕看看。 是,皇上。公孙明从袖口,拿出一本蓝色的奏章。苏公公见此,走了下来,接过奏章,上前呈给了杨誉。众臣纷纷看了过来,交头接耳的议论了起来。 杨誉打开一看,顿时龙颜大悦。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哈哈…,台下的臣子,立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宇文超板着脸,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杨誉拿着蓝色的奏章,望着台下的臣子,道:众爱卿,你们可知道,这奏章所报何事。 李鲲抢先往前走了一步,望着杨誉,献媚的,道:皇上,以老臣看来,定然是洛华的灾情,有所进展。 杨誉重重的嗯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乾坤扇,忽然一展,朝着自己扇了扇。目光时不时的望着手中的这本蓝色奏章。起身往前走了几步,兴奋的,道:朕万万没有想到,李子卿居然能让几十万灾民,心甘情愿的去挖运河,种树,而且进展如此之快。相信最多两个月的时间,运河就可以开通了。走回到龙椅前,缓缓放下奏章,收起乾坤扇,带着欢喜的笑容,望着台下的臣子,接着又道:这不是喜报,又是什么。压在朕心中的这块心病,终于可以放下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杨誉的笑容,变的越加的浓郁了起来,望着正朝着自己跪拜的臣子,道:众爱卿,都平身吧 是,皇上 公孙明上前,走了一步,余光扫了扫,站在自己另一边的李鲲,抬头望着杨誉,担忧的,道:皇上,还有月余,李子卿就要出使西夏,可洛华之事,还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 杨誉拿着乾坤扇,轻敲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望着公孙明,道:还是丞相,提醒的及时,都怪朕,高兴的有点忘形了。转念一想,望着台下的臣子,面色正容的,道:对于出使西夏一事,朕决定延后一个月 宇文超欲想上前,却被李鲲狠狠的瞪了他一下,识趣的退了回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