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鬼见愁 (第2/2页)
杨誉坐在龙椅上,再次看了一眼放在桌面的蓝色奏章,心里面对李子卿,早就超出了一般的信任。已经归纳为身边的能臣之一。随后望着台下的众臣,没有任何异议,微笑的,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整个金兰殿。 众爱卿都平身吧 谢皇上 殿内的臣子,纷纷退出了金兰殿,唯独公孙明单独留下。 杨誉从台上走了下来,放下自己的身段,望着公孙明,问道:老师,现在就我们两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公孙明曾经是杨誉,年幼时的老师之一。如今突然被这么称呼,公孙明有点感到不太适应,神情难免会有所失态,当即尴尬的笑了笑,道:皇上,行刺蓉贵妃的刺客,已经有眉目了。 杨誉的双眼,紧密的注视着公孙明,想起那几百御林军都抓不住的刺客,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查到了踪迹,真不愧是被江湖上称为天下双雄的裴广庆。这样的人才,却不想为朝廷办事,真是可惜。轻声的叹了口气,暗中摇了摇头,望着公孙明,问道:到底是谁。 公孙明望着杨誉,如实的,道:回禀皇上,此人正是江湖上胜传的鬼见愁。 杨誉紧握着手中的乾坤扇,一字一咬牙的,道:有没有查出背后是谁指使的 公孙明摇了摇头,似有点失落的,道:目前还没有查到。 杨誉转过身,背对着公孙明。沉思了片刻,道:老师,一定要让裴广庆,帮朕查出幕后是谁。这根埋在宫中的毒刺,一定要拔出来。。 公孙明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点了下头,道:老臣遵旨。随着转身离开了金兰殿。 杨誉看着公孙明,渐渐远去的背影。开始沉思了起来。心中默默的念道。“鬼见愁”。朕倒是有听说过。此人不光是武功极高,而且剑术,更是出神入化。绝非寻常高手可比。且性格又极其孤僻,行踪更是诡秘莫测,让人无法捕捉到她。这次突然来皇宫行刺蓉贵妃,其中会有什么原因。更可恨的,是让朕这么被动。想到这里,杨誉的态度,随之变的更加坚定了起来,双手紧握着乾坤扇。幕后之人,朕必须要追查到底。 西阳宫,前花园。欧阳皇后坐在草坪小道的石凳上,低着头,似乎在想些什么。这时,采儿正往这边走了过来,手中握着几束鲜花,看上去,长的倒有几分像兰花的模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洁白如雪的花瓣,好似天空的白云一般,散发出一股怡人的清香。闻到似曾熟悉的香味,抬头望着采儿,道:这不是雪兰花吗 采儿捧着手中的鲜花,点了点头,道:是的,娘娘 欧阳皇后望了几眼似曾熟悉的雪兰花,愣了良久,才想起来,问道:这花,本宫好像没有在宫中见过。 回禀娘娘,这都是采儿在南诏国的时候,特意留下的种子。最近才种的。 欧阳皇后哦了一声,又继续低头沉默了起来。过了片刻,才抬头望着身旁的采儿。忍不住泣声的,道:自从收到那封书信。我的心里,一天都没安定过。真恨不得,现在就回到南昭国。看我父王最后一眼。 在这深宫内院,最是忌讳出宫探亲。采儿的心里,顿时急了。如同热锅上蚂蚁一般。如今,又想不出什么话去安慰她,更是急上加急。感受到一股凉风,吹了进来。立马取下一件披风,给欧阳皇后披上。 “娘娘,别想这么多了。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多注意身体。确保腹中的孩儿,平安出世。” 欧阳皇后强颜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觉得采儿,说的很在理。轻点了下头。 凌儿,你怎么坐在这里呀 欧阳皇后转头看着身后,一个身穿龙袍的俊秀男子正朝着自己走来。恍惚被吓了一跳,急忙起身。 还没等欧阳皇后行礼,杨誉已经走在她的身边,关心的,道:凌儿,如今已有身孕。不必行跪拜之礼。 欧阳皇后有点为难的,道:可是…,皇上… 杨誉微笑的望着欧阳皇后,道:凌儿,朕心里清楚。你这么做,都是为了避人之嫌。不想让别人,说朕的闲话。可如今已怀有身孕,更加要多注意自己身体才是。那些什么繁文礼节,便不用去理会。朕才不管别人的什么闲言碎语。只要你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忽然,一阵阵凉风袭来。周边的绿化,不停的摇摆。杨誉衣着单薄,忍不住打了喷嚏。转头望着身边的欧阳皇后,道:外面风大,我们还是先回寝宫吧。 欧阳皇后轻点了下头,道:凌儿,听皇上的。 到了寝宫,杨誉扶着欧阳皇后坐到床上。并关心的,问道:这段时间,身体感觉如何。 欧阳皇后脸上挂着柔和的笑容,望着杨誉,道:还好,没有什么不舒服。经常还有王太医过来给我把脉。 杨誉也就放心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 欧阳皇后思来想去。要不要把南昭国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可仔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杨誉看着欧阳皇后,正在发愣,轻拍了她的香肩,问道:凌儿,怎么了,想些什么了。能和朕说说吗。 欧阳皇后回过神来,强颜挤出一丝笑容,望着杨誉,摇了摇头,道:皇上,凌儿没事 杨誉总是觉的心里不踏实,也说不出是什么。转头望着站在门口的白衫女子,道:采儿,去把偏殿的王太医请来。 是,皇上。采儿转身往偏殿走去。 欧阳皇后望了杨誉一眼,发现和往常不一样,微笑的,问道:皇上,怎么今天,心情这么好呀。 杨誉拿着手中的乾坤扇一展,往自己扇了扇,兴奋的,道:那是当然。凌儿,你可知道。这件事,压在朕心里多年。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了。怎能不大快人心。 欧阳皇后看着杨誉,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望着自己。忽然间想起什么,道:皇上,说的是洛华的灾情。 杨誉轻刮了一下欧阳皇后的鼻梁,微笑的道:还是凌儿最懂朕的心。 记得在两年前。皇上曾今告诉过臣妾。 杨誉把乾坤扇一收,轻敲了下自己的额头,微笑的望着欧阳皇后,道:瞧朕的记性,怎么把凌儿目不忘的本领,给忘了。 这时,王太医和采儿,走了进来。望着杨誉,恭敬的,行礼道: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皇上 杨誉的目光,正看向了王太医,问道:最近欧阳皇后的身体,状况如何。 王太医不敢有所欺瞒,望着杨誉,如实的,道:回禀皇上,一切正常 杨誉一脸严肃的望着王太医,嘱咐的,道:这几日,对于欧阳皇后来说,最为重要,千万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是,皇上。臣定当加倍小心,绝不能让皇后娘娘,有半分闪失。 杨誉嗯了一声,转头望着坐在床上的欧阳皇后,心里隐隐有点放心不下。目光又望着站在王太医身边的采儿,再次嘱咐的,道:帮朕照顾好皇后。说完,转身离开了寝宫。 欧阳皇后望了一眼杨誉的背影。微微的笑了笑。躺在床上,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王太医早已回到了偏殿,准备着安胎的良药。 景阳宫,前花园。华妃和蓉贵妃,正坐在凉亭里,一边喂着池中鱼儿,一边说说笑笑,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姐妹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