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回 人事门外故人来 聆听处长巧安排 (第1/2页)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氓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这首定场诗是我从小最崇拜的单田芳老师经常用的,后来郭德纲老师也经常引用。是啊!滚滚的历史长河带走了多少朝代更迭,带走了多少苦难辉煌,又留下了多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回忆呢?翻开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国家兴亡如此,朝代更替如此,企业衰荣亦是如此!还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说得好:前人撒种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我们五个正在人事处的办公室里忙碌的填表,这时赵姐在门口喊我们赶快出去跟她走一趟。五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哪敢有太多的废话,听见招呼立马站起身来随赵姐就走。只见赵姐身后还站着一个人,此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李华身上。还没等我们说话,她张嘴当啷就是一句:“李华,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们几个用幸灾乐祸的目光齐刷刷的对准了李华,李华的笑容很滑稽,微微的咧着嘴,跟吃了苦瓜一样。但是这个人还是没停下来说话,当啷又是一句:“李华,报到为什么不喊我一起!”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清楚,这位大姐就是和李华一起来的江珊了。油嘴滑舌的李华,被这突如其来的当啷啷两句直接给干没电了,一时语塞不知道说啥好。要说还是毕建才思敏捷,晃晃悠悠走过来就给了李华肩膀一拳,表情还挺严肃的说:“就知道自己起床,不喊人家!”李华现在就更尴尬了,估计也是江珊的两句和毕建的一拳加一句太过突然,他也蒙了,支支吾吾的说:“起太急,忘了!”我和刘山相视一笑,岂能放过这接下茬儿的好机会,赶忙装作一脸迷茫的样子过来指着李华、江珊疑惑的说:“你们....”然后又装傻充楞的看了看毕建和于波,其实当时的我俩心里早就乐开了花。您还别说,最有才的人就属于波了,他向来不爱说话,这时不知道从哪来的灵感,学着李华经典的山东口音说了句:“造孽啊!”赵姐非常聪明,轻松看懂了我们这不荤不素的玩笑。只见她微微一笑,立马板起脸来说:“你们六个和我去处长办公室,米处要见你们!”人事处处长姓米,叫米英也是位老大姐。就是米处和赵姐在2000年底的时候,去我们学校在人才交流会上把我们招聘过来的。我们现在听说米处要见我们,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能尽快上班赚钱,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吗?现在领导接见,说明进展加快了。 我们跟随者赵姐走进了米处的办公室,人事处处长的办公室和外面这间多人办公室比起来,那简直是一点区别都没有。一样的红漆水泥地面,一样的木质门窗、一样的老式办公桌椅、一样的大木柜,就连面积也与外屋差不多。我这时的思维又发散了,难道设计这个楼房的设计师非常的懒惰?设计房间图纸是直接用了复制粘贴功能?哎,我又想多了,就这70年代的建筑,有图纸也肯定是手绘的呀!还没等我再多想,米处已经和我们说话了,声音非常的沉稳温和。我们赶紧一起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米处,满脸严肃聆听领导的训话。米处态度和蔼,明显女中音的嗓子,慢条斯理的和我们说:“你们都来啦,快都坐。”我们赶忙坐在了已经准备好的木头椅子上,身体都挺得笔直,略显紧张。米处微笑着看着我们,似乎想用她那如沐春风般的情绪去化解我们的紧张。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在领导面前依然很难克服内心的紧张情绪,生怕领导问的问题答不好,说不清。可是米处并没有问我们什么复杂的问题。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问了问我们的生活情况。比如:住进单身宿舍了吗?单身宿舍的环境还适应吗?滨海市的天气很热你们习惯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一定向单位提出来等等。这些温暖人心的问候,拉进我们与领导之间的距离。米处几句寒暄之后,话锋一转,提起了正题,缓缓地道出了我们近期的工作安排。这时赵姐拿着笔和本在那认真的记录着,我觉得很尴尬,因为我们真是不太懂规矩了,六个人清一色的空着手。我们真是太嫩了,领导讲话就是你都能记得住,你也得拿着本儿虔诚的记录着。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更是对领导的尊重。初入职场的我们哪里懂得这些呢,六个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个个自命不凡的我们,进门儿就栽了。米处并没有批评我们更没有一丝的不悦,她把我们近期的工作说得很详细。我记得就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我们要进行入厂教育。包括厂史厂情教育、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公司领导座谈等等。第二,与公司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福利待遇等等。我们将与666厂签订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