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74回 火锅暖妙答席前 严冬寒老友团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回 火锅暖妙答席前 严冬寒老友团圆 (第1/2页)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首《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出自“唐宋八大家”之称的欧阳修之手。此词是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全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含蕴深刻,耐人寻味。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他经科举入官场,仕途崎岖,数度起落。之所以选用这首词开篇,是因为这回故事既有感怀曾经的聚会,又有周末拜访师兄,与故人相逢的情节。此时我的心境与词中感慨人生聚散无常的情绪不谋而合。多少年来,许许多多的国有企业,从行业之巅到灰飞烟灭,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流失。不知道从何时起,666厂有两大理论在阴暗龌龊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其一曰:知识无用论;其二曰:地球离了谁都转论。这两大理论后来竟成为了某位领导的口头禅,细细思来,企业焉能不亡啊?曾几何时,国企被誉为民企、外企等其他企业的“黄埔军校”,真是比喻的太恰当了。而今的黄埔军校不就是一座遗址,再也不能输送出一个人才,被永远的掩埋在了历史的废墟中...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正说到我们2001届的大学生们在小肥羊酒楼聚会,这话题不知不觉的就转悠到了我的身上。还没等我说话,酒意微醺的毕建居然出头要为我代言,他似乎要挑明我和刘云之间尚不明朗的关系。而且这小子一边要跟大家透漏我有对象,一边眼睛看着刘云。这时刘云也发现毕建正在盯着她看,她赶紧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毕建可不管那套,满不在乎的说:“小关的对象不就是那个....”我看事情要坏,赶紧插了一句接上了小毕的话说:“不就是那谁嘛!”要说毕建脑袋转的也是真快,他一看我着急接话,又看我冲他一个劲儿的眨眼睛,他瞬间就懂了。毕建略微顿了一下说:“不就是那个谁嘛,那个老谁家那个小谁嘛!”“谁呀?”桌上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为什么要用几乎呢?因为我发现问话的人里面,最起码有三个人没张嘴,那就是我、刘云和毕建。当时,我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窃喜,此时我知道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有人会问,你说了半天,这是瞎高兴什么呢?您看呐,毕建是被问者,他不会问自己。我是当事人,怎么回事儿我心里跟明镜似的,我没那个好奇心去问。可是刘云也没有问,这就有点意思了。毕建看她的时候,她已经脸红了,她心里清楚我堵回去的话是什么?而且,毕建故弄玄虚的弄了个不明不白的答案时,她也没有好奇心,这说明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当事人,这能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她的内心也已经开始喜欢我了。在这不到几十秒的对话里,我迅速捕捉到了几乎所有关键人物的心理活动。我还在暗暗窃喜中,毕建已经顶不住了。他只好假装不耐烦的把眼睛一瞪说:“我靠,关宇的对象是谁,怎么问我,让他自己说。”我去呀,这个毕建,我用你替我说有对象了,现在有麻烦了,推到我这里来。可是人们对感情的八卦是毫不讲道理的,他们立即就被毕建转移了注意力,然后将目光都落在我的身上,几乎异口同声的又问:“谁呀?”呵呵,我都快笑出声来了,她依然没有好奇心!眼前大家对我提出的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我不假思索的答道:“你们真想知道啊?”“啊!”几乎又是异口同声。“那你们都干一杯,我就告诉你们。”我笑着对大家说。这时江珊大姐说话了:“切,谁稀罕知道似的,你爱说不说。”多数人看我在这里卖关子,也表示了支持江珊的说法,不再提问了,眼看我这一场风波就可以平息啦!说时迟那时快呀,在我右边晃晃荡荡就站起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杯啤酒冲着我一饮而尽,然后擦擦嘴说:“老关,说吧!”我靠,这李华同学的好奇心也太大了,他还真干了一杯酒。我这时眼睛看着他,故意没做声。李华可不干了,擦擦嘴说:“我都干了,你可别耍赖。”我心中暗笑,小样儿的,干了也白干。我一脸严肃的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好吧,既然兄弟这么关心我,那我就说说看!”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又被调动了起来,期待的看着我。我依旧四平八稳的说:“也谢谢大家这么关心我,不就想知道我的对象是谁吗?她不就是...不对呀,就李华喝酒了,你们又没喝,我要说出来对李华不公平啊!我只能告诉李华。”李华过来搂着我说:“老关,还是你够意思,等回了301,你就告诉我一个人儿呗!”我冲李华竖起了大拇指,李华晃晃悠悠的坐一边去了。这次聚会我们很尽兴,多数人都有点喝高了。自从这次聚会以后,我们这届人就开始各奔东西的离开,666厂让我们短暂的相聚,却送给了我们绝大多数人长久的别离...

    由于单身宿舍要晚上十一点关大门,所以我们不到十点半就结束了聚会。除了几个滨海本地人打车扬长而去外,我们三五成群的回到了单身宿舍。等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