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回 火锅暖妙答席前 严冬寒老友团圆 (第2/2页)
们兄弟五个走进了301,刚刚打开宿舍的灯。毕建就不干了,跳过来拽着我的胳膊使劲儿的摇晃,说:“你站稳了告诉我,你为啥就不让我说?”我赶忙一脸无辜的看着毕建说:“不让你说啥了?”毕建更不干了,用手指着我摇晃了半天憋出句话来:“你...你...你小子就是拎着麻袋进牛圈啊!”行啊!毕建不简单,他还整出来歇后语了。我赶忙配合的问道:“这是啥意思啊?”毕建撇着嘴指着我说:“你就是拎着麻袋进牛圈——装犊子。”我一听笑了,坏笑着对毕建说:“要这么说你就是接生婆儿进牛棚——扯犊子!”毕建听罢哈哈大笑,刚想反驳,李华醉眼惺忪的走到了我俩近前说:“你们两个犊子能不能消停点,老关你还没告诉我对象是谁呢?”我对李华说:“我这情况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啊?我哪有对象!”旁边的刘山也说:“是啊,别听毕建瞎说,小关最近就是工作忙点,没见着有对象。我天天和他住一个屋,我能不知道。”于波冲着李华和毕建摆出了一幅没有的造型。可是,毕建不想就此罢休,他说:“小关,你今天就给兄弟们说说,雪中情到底是咋回事儿。”雪中情?哦,我想起来就在昨天晚上,我和刘云在雪中邂逅。我对他们说:“我下班晚正好和刘云遇见了,就随便聊了几句,进单身宿舍大门时被小毕看见了。就这么点事儿。”李华听完也很泄气,刘山和于波更表示了无奈。毕建此时也知道这是误会不是约会,可是他的直觉总是在提醒他事情没那么简单,他最后不依不饶的说了一句:“你们俩,不简单!” 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兄弟也不再纠结我的终身大事。话题一转,又提起了明天将要有老熟人找我们。于波说:“前几天赵刚来电话了,他和王鹏在新单位安顿好了,想让我们明天去他们那里玩,也顺便看看他们的单位。”他住在啥地方?我们给师兄买点什么呢?师兄请咱们吃饭吗?我们几个东一句,西一句的问了个没问完。问的一向不爱说话的于波有点晕,最后于波说:“靠!都闭嘴,容我一样一样说!”我看这个情形,有点想笑。因为眼前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如果于波有那个文疯子的水平一定会说,“停,你们别鸡一嘴鸭一嘴的!”可是,于波不仅内心善良而且说话也很有逻辑。他没有说别的没用的,而是将明天的行程娓娓道来。于波介绍周六的行程是:我们要骑车到赵刚居住的地方去,由于是周末我们没有办法进入他们的单位,而且赵刚和王鹏还比较忙,中午没办法和我们一起吃饭了。我们得找他们的大学同学蹭饭。这位大学同学也是和赵刚一个单位的。说了半天,我们有点失望,大老远借自行车去看师兄,怎么也得在一起吃个饭呀!我刚想说话,李华说话了。只见李华晃晃悠悠扶了扶黑框眼镜说:“找你们同学蹭饭就算了,我和老关看完了就回来!”于波低头说了仨字儿:“女同学!”声音不大,却着实刺激到了李华脆弱的神经。李华赶忙换了一副嘴脸,笑嘻嘻的说:“大中午的,我和老关上哪吃饭去啊,和你们仨去蹭饭吧。”刘山和毕建看着李华偷笑,我也无奈的摇了摇头,感叹情圣毕竟是情圣啊!看过前文书的朋友,大概还能记得,毕建、于波、刘山他们三个是大学的同班同学,因此这位女同学当然就是他们共同的同学了。 一夜无话,转天起床,昨晚的醉意尚未完全退去。我们着急忙慌的吃了点早饭,然后就骑着从岳涛、李安等等师兄们那里借来的自行车出发了。于波这小子别看不爱说话,但是却特别有蔫主意,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过。于波其实为人也挺大方的,不抠门儿,可是绝不浪费一分钱。这小子为了去见赵刚师兄和他们的同学,提前对着滨海市地图研究了好久,然后确定了我们骑车出行的方案,这样会省下几十元的出租车钱。赵刚师兄的新住址在滨海市的另外一个区,这个区以滨海市的某著名学府命名,离着我们的单身宿舍有着十几公里的路程。我们四个跟着于波东绕西绕,傻了吧唧的这路儿蹬啊!等我们到了赵刚师兄居住的小区,别说大腿呀,就连屁股都麻了!说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十七年后,定位、导航、私家车,WiFi、手机、支付宝...早就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主题,出行方式更是多到让选择困难症的人立刻发病。是啊!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伟大啊!是一个多么崭新的时代啊!在17年前,今天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曾经想都不敢想! 走进了于波所说的赵刚师兄目前居住的小区,我放眼四望,发现这里应该是有些年头儿的老小区了。我顺嘴问于波说:“赵师兄单位分的房子有点旧啊!”于波还没说话,毕建说了:“美得你,现在哪有单位分房子,这是单位给租的。”哦,那不和666厂一样吗?都是单位给提供宿舍。一边往里走我一边说:“行啊,住的地方旧也比666厂的单身宿舍新,工资多几倍,赵刚师兄也算没白跳出来。”说着说着一抬头,看见对面有个小白胖子挺面熟。于是乎,我就我问毕建说:“前边那个小白胖子挺眼熟的。”还没等毕建骂街,对面的人张嘴说话了:“这他娘滴是谁呀?崽儿那么不会聊天尼……”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