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一浑如浊世当拈雾,未冷天河征乱云 (第2/4页)
水花在他对抗中,与柳枫的剑气形成了水球状漩涡,向外排散,巨大的引力不断在双方手臂上冲旋。 柳枫掠过,朱友贞便又一掌拍出,那漩涡则随之散开,水影流沫向四周喷洒。 待激流冲势已毕,柳枫也已拧身转了数旋,择一方位,飘然落定。 两人互相瞪目,柳枫神情自若,冷冷观瞧朱友贞状态,只见朱友贞神容狼狈,原来柳枫剑气过处,舟身已然裂开,更随着柳枫双脚一踏之力,从中心分成五半,就好像怒放的花朵,陡然被人扳开,花瓣四面飞散。 流影神剑,素来就有神剑之威,流影缤纷,难以招架。 朱友贞纵然知道柳枫怎么对付他,也早知如何回击,成功保住了自己,可小舟依然在柳枫剑影中碎裂,好在有他拼死保护,不然势必碎做片片。 柳枫未作停留,又起身在朱友贞身边飘飘飞纵,双掌同时连扬,毫不客气地击向朱友贞身旁的河水,那河面受真力击射,飞起了漫天浪花。 沾得是他脚底有浮木,并无惧色。 朱友贞本性多疑,不敢放松分毫,见柳枫如此阵仗,以为柳枫要打自己,便也不住地转身还掌迎击,但柳枫闪转连纵,如迅电流光,身法飘逸绝水,瞬间便可退移数丈开外。 他屡拍不中,倒将那些浪花拍落不少,待此起彼落的水幕落尽,那小舟已经七零八落。 朱友贞慌忙不跌,只好拣着一块巴掌大的碎末落定,喘息了片刻,双目凶狠地瞪视柳枫,陡然飞扑过去。 他那腾空驾风之势,神威十足,朱友贞目中精光暴吐,激怒中使出摄魂功,欲在柳枫心智迷失间,将其打毙。 柳枫深知其意,便以内功回一招‘含沙射影’,厉叱一声:“老贼,我柳枫只有杀你的恨意!”用啸声将朱友贞胁逼的功夫喝开,强行与摄魂大法相抗,并大笑道:“五声,五气随我而来!你这邪术,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故意将声音放高,糅合内功,压住朱友贞之内气。 朱友贞就是要摄住他的心神,随手扯烂一片未湿的衣角抛扔入水,踩在上面,紧紧逼视柳枫。 因不能停留水面,柳枫便足底一斜一歪,不住地向后退。 朱友贞便疾慑他的目光,身躯前移,任凭柳枫吐气开声,如何反击,他这边也运气紧逼。 两人势成水火,软倒只在一瞬。 柳枫了解他的意图,笑声未敢中断,五气尽糅在其中,不敢有丝毫放松,但仍然觉得朱友贞内劲强过自己,当下努力拾起意识,厉啸着道:“五色未来,天门剑助我!”横剑当胸,平平斩过一道剑气,隔开了朱友贞视线。 闪耀的剑芒,在四周弥漫的流光火焰映射下,五色斑斓,朱友贞运用摄魂大法太过投入,陡然被此一阻,只觉刺目的痛楚传来,使得他下意识骇愕停住。 这么一来,他双脚立刻踩实水面,那衣角布衫受不了这一力道下沉,朱友贞人高马大,自然扑腾一下,掉入水中。 就在刹那,柳枫不放过这个时机,纵掠而起,踩着凛冽的夜风,擎天劈落一剑,斜削他的头颈。 水上对峙,到底还是吃亏的,朱友贞直在心底慨叹。 这电闪之间,他才惊觉不该引柳枫追击自己,好歹也要撑到岸上无人处,将这小畜生掐死。 这小畜生忎的速度如此惊人,怎就穷追猛打,也不觉累呢?他哪里洞悉柳枫有多大的毅力,一面思索,一面从激流中冲出,这等功力,朱友贞还是有的。 拔高数丈后,他也学前番关醉飞那样,将外袍拽下来,不过不是当做兵器,而是身形起纵时,以劲力凌空抛掷出去,双足踩在外袍上,虚虚借力,正巧避过了柳枫那口急追而来的剑。 余势将尽,他用足尖一勾,外袍又飘出五六丈远,依葫芦画瓢,他借势飞腾,竟也慢慢接近北岸。 那边岸上残剩百余十名朱兵,见得他来,勇气倍增,恨不得生出双翼迎接,而唐兵们则在冷寒玉的厉喝中,挨着河畔水草,结成队伍,弓弩手放箭拦阻,其馀人便将长矛举过头顶,预备逮准机会就刺。 朱友贞不能硬闯箭阵,便踢开衣袍,转向旁侧寻路,淮河宽阔,总有唐兵难以顾及之处,可他也未敢松懈,柳枫就在身后紧紧追随。 他略是转身,柳枫已经快要挨近他,惊惶之间,衣袍跌落水里,他无地落足,恰逢不远处有尸体飘浮,他便就借着那些飘浮的尸身,踏步去远了。 柳枫也效法紧跟,两个起落后,又被朱友贞寻得一艘小船,许是由于士兵已死,那船上空荡荡的,朱友贞抄住竹篙,往水面一点,使用轻功,把气灌入篙身,一篙之力,足可使船飘离五丈有余。 同时,他将目光放远,气定神闲地看着柳枫竭力追击自己,却虚耗甚多,也不得逞,不禁洋洋得意。 正在这时,一个身影嗖的从旁蹿过,踩定了小舟一端,朱友贞感觉来人就在后面,距自己只有咫尺,冷不丁背心发凉,以为是贼伙,待回头看去,那人却冷刺刺道:“友贞,你磨蹭什么,快上岸去!”听声音是朱友珪,朱友贞松了一口气。 原来朱友贞离开大舰后,只剩朱友珪一人负隅顽抗,力敌眭听轩与李清尘两人,后来又加入赵琦琦,成了一番混战。 柳枫虽然离去,尚有李弘冀与冷寒玉各自指挥水兵,丝毫不乱,后来又有彭允镐大军加入,一艘艘唐舰,昂首挺姿,雄伟壮丽,将河道占满。 赳赳气势中,大火极易波及,只要唐舟避之不及,水兵们便弃掉小舟,登上大舰作战。 李弘冀愈想尽快攻取天元,拿下朱友珪,前方愈有诸多阻挠,驶舰冲开些许,还有零星朱舰挡路。 那侧的唐兵多人正手持钩矛等兵器,钩取敌舰吃力,李弘冀便抢身上来,一同加入战斗。 岂料朱兵抵抗顽强,那艘朱舰迟迟未到跟前,难以近身搏斗,双方船舰时而互撞,发出震天巨响,时而束手无策,便箭矢对射。 胜负一时难辨,未免徒然损伤,李弘冀飞身跃起,借轻功使身子腾空,不顾对方箭矢飞叠,横路直冲,上到那艘船的高空处,一剑凭空斩出,那巨大的船桅顿时在他眼皮底下折断。 李弘冀望着断桅,胸有成竹也似,挺起胸膛,迎风立在上面,举剑高声道:“我乃大唐燕王!在此向各位承诺,今夜一言一行,战捷后,必然奏请天子。尔等听着,贼首今已穷途末路,继续相助,无异于困兽之斗。正阳关本属大唐故土,今重归故国,可见天理循环,上天自有安排。尔等若一味逆天反抗,只怕一场辛苦,天道难容,是何下场,尔等自知!各位家中,不是尚有妻小,便有高堂,何苦为贼拼命?贼首视各位为庸人,只消各位在前效力,而自个儿却坐享其成!本王不才,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