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一浑如浊世当拈雾,未冷天河征乱云 (第3/4页)
可视各位为兄弟!” 顿了一顿,他续道:“我大唐陛下圣明,只要贼首伏法,尔等乱唐之罪,一律既往不咎。尔等目今已是无罪之身,若愿投唐,则助本王擒贼,倒时将功折罪,封将也可有之!若不愿效唐,思乡心切,可在彭节度使处领取文银,回乡与家人团聚吧!” 船上震荡霎时停止,齐都沉寂下来,李弘冀知道众人略有动容,唏唏一笑,展开双臂,跃下断桅。 这些人只见他凛然从容的丰姿,威不可挡,一时竟愣了。 移目观四下,生死立判!李弘冀飘身落到船舷,那艘船上的战卒纷纷稽首跪倒。 前路打开,李弘冀与众人继续乘蒙冲战船冲驰,且说那蒙冲船,外形狭而长,航速甚快,是当时具有防护功能的进攻性快艇,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 那船整个船舱与船板是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设有三层,每层船舱的四面都开弩窗矛xue,乘人不备出击,可速进,若遇险境,也可速退。因行速迅疾,敌人难近,矢石也难以攻克。(参考蒙冲船资料) 因此李弘冀等人一路势如破竹,大胆从火光中冲入,浩浩荡荡地逼近朱友珪,朱友珪立刻形势危殆。 眭听轩却是硬脾气,不意以多胜寡,尤其当朱友珪瞧见四方形势,讥笑他们:“小娃娃们,想联手欺我一个残废,好得很,好得很,哈哈!” 眭听轩不同于其他人,他本不是此间中人,而是个剑客,最讲究公道,闻此脸上无光,又因华山派与柳枫有言在先,是以他再不需要李清尘帮忙,便朝李清尘道了一句:“我来!” 强敌已去一个,独留个朱友珪,李清尘便拉了赵琦琦在旁观战,等候华山五绝。不知是激励眭听轩雄心,还别有它意,李清尘竟抱手道:“阁下若不能尽快擒获这恶贼,只怕便要兑现李太尉的诺言,交给华山派来处置了!” 话声才落,河心传来个声音:“不错!” 眭听轩一看,正是清平与华山五绝等人,几人驾乘一叶扁舟,相继围拢过来,飞身跃上大舰。 眭听轩本性不愿服输,便道:“未决出胜负,谁也不得插手!” 朱友珪想教他们内讧,好收渔翁之利,便故意道:“来,来,来,一起上,看你们谁有这个本事,擒得住我?” 清平忍将不住,拔出剑来,眭听轩横视一眼,怒道:“有我白衣神剑在此,尚未发话,你敢不守承诺!” 华山五绝俱听说过眭听轩的威名,生怕他将朱友珪擒住,而自己一方白跑了此趟,内心着实焦急,便相互打个眼色,退开五大步,分四面围定,正将眭听轩与朱友珪围在当中。 两人打斗不歇,面对如此阵势,双方各有揣度,朱友珪是在想办法借机脱身,而眭听轩是看出华山派有心给自己施压。 果然,就听清平道:“我们可以不进去,但事先并未言明,就不可以这样站着,若老贼不小心冲来,伤了谁,都不可能不还击呀,是不是,白衣剑侠?” 眭听轩向来行事独断,此番明知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却只得佯作轻松,忍住气道:“你们倒真会打如意算盘,不去外面对敌,莫非是要为在下守关?” 清平回道:“老贼功力深不可测,不容有失,我们围成如此之势,老贼便休想走脱,大侠正可安心迎贼!” 只有李清尘与宗楚宾不屑此举,认为有些卑鄙,就没参与,时而对视数眼,面上略有些难堪。 合击朱友珪,他们倒无甚异义,因为此番双方本就是生死较量,要取朱友珪性命,且朱友珪本性机诈,又无甚信义可言,又自个儿先失道义,便没必要与其论究道义。并力除恶,是为四方除一大害,不算有失光彩! 然而眭听轩非是十恶不赦,更素来被人尊为道义侠者,众人这般仗势相欺,便就容易落人口实了。 那样的恶斗,劲力之强,剑气之利,难免有所波及,而且必有闪转腾挪,可如今等于是为眭听轩固定了圈子。 眭听轩不怕固定范围,也绝不担忧剑招施展不开,怕的是老贼不守规矩,如果朱友珪非要往华山五绝那边撞,他便只有放手,将这恶贼交给华山派处决,但他知晓,这样必定有负柳枫所托。 是以他处处控制着出剑位置,也适时地阻挡着朱友珪冲撞势头,然而就在清平话落的当口,朱友珪便一头冲了过去。 清平似是早知朱友珪会挑选自己这边冲驰,阴狠地一笑,便由华山五绝之首韦倚风错开脚步,采用移身换位之法,挡住朱友珪的来势。 眭听轩不甘就此罢手,忽的挺剑点向朱友珪身后,冷飕飕的剑气使朱友珪心惊,却未料只是将船底捣了个大洞,结果正趁了他心意,蹿入那个底舱中,从众人眼前消失。 眭听轩也早料敌之先,与其一步之差,双双出了那艘大舰,各自想方设法在河面上纵横片刻,朱友珪便寻着了朱友贞。 眭听轩也看见了柳枫,于是那瞬间,两道身影平行而过,师兄弟俩一同飞驰在河面上,朝朱氏兄弟那处而去。 那两人见势不对,突然从船上跳起,协力伸足,将那小舟踢开,小舟受了巨大真力催动,竟顺河跌出,恰恰离岸不远,直将依畔结队的唐兵冲倒在地,现开一路,两人转瞬纵离。 旁侧士兵这才反应过来,忙就折步追击。 不多时,只闻北岸传来打杀声,而柳枫也与眭听轩不见,华山五绝也逐个上岸,融入人丛中。 这一幕恰被李弘冀看见,招呼一叶小舟,渡他赶去对岸。 殷正瞧在眼里,赶上小舟,不许别的士兵近前,将李弘冀拦住,思虑再三,还是悄然道:“燕王,小的有事禀告!” 李弘冀延视他的神情,见其不安,心中已经明了八分,便微一点头,下令道:“那么你来为本王撑船,本王要到岸上去!” 殷正观瞧四下,略是迟疑道:“可这里的事……” 李弘冀知他心意,微微笑道:“此间事情已经成功大半,且又有彭节度使与冷将军坐阵,勿须担忧,我们去看看李太尉!” 殷正闻言很是忧急,默默将船撑到僻壤处,避开**,向李弘冀进言道:“燕王,适才来此之前,曾有两名女子与李太尉提及白衣国,燕王也听入耳中,难道还要顾李太尉么?” 李弘冀孑立船头,目注远方那一团厮杀,模糊的人影在他前方一遍遍闪现,坚定地回话道:“在本王眼里,谁忠于大唐,谁为大唐尽力,谁就是良人!”回想殷正那话,微觉失望,回头认真道:“殷正,为何你也与朝堂中人一样,总要计较那么多呢?有些事,若只顾眼前,何异与鼠目寸光,自取灭亡?多思不如少思,将心翕集,看那以后……” 语气一顿,李弘冀郑重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