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四昔日无穷垢敝笑,前尘难剪乱心缠 (第2/4页)
上悄然流传。 停马后,李弘冀按紧腰上宝剑,英姿飒爽地从马背一跃而下,便就飘然落地,身躯更显峭伟,那潇洒的身手,直让几个内卫称羡。 柳枫也无可避忌,一道驻足,与部将朝那士人处走去,同时,也有几个大臣蜂拥着上前迎接。 这当口,李弘冀向旁打了个手势,命殷正等人下马,自己则趁人多,悄悄退后,微一闪身,已经在人丛中穿行。看他走路无甚稀奇,实则步子大得出奇,手劲略是施出,拨弄两下,便排众走出,眨眼到了那仪仗队伍里面。 见有人行礼,对他张口欲言,他忙摆手止住,冷锐的目光笔直地凝注那士人。 那士人正在向前张望,似是陡见什么无踪了,着急地在街旁搜寻。 这时,李弘冀已经来到他身后,瞧了他神态一会儿,忽然唤道:“三皇叔!” 士人闻声一惊,回头就见李弘冀仗着宝剑,风姿冷峭,茕茕孑立在丈步开外,目中含威,神色凛严,不容人侵犯似的,静静地观注着自己,不言不语,真教人莫名感到一股凉气升腾到心口。 这份观注,不糅丝毫感情,稍显锐利,似如疾箭,能在难测的形势下,刺中他的心。 这士人就是李璟三弟,也是被册封皇太弟的李景遂,下任储君的继承者。 陡然遇到李弘冀这样的目光,他也稍感惊惑,虽则奇怪,但这人性情纯厚恬澹,也就没有多想,换出笑脸,亲切地走前两步,揽住李弘冀肩膀道:“弘冀,总算无恙回来啦!这些日子,你不在京城,又私赴战场,圣上不知多担心哩!” 李弘冀与他边行边谈,时而以目光微瞟,虽是不动声色,但所言所问都有用意,非是无的放矢,不经意问道:“侄儿离京多时,三皇叔一切可好?” 李景遂散须飘飘,用手捻着,笑道:“在京里养尊,倒不如边城将士受敌的凄苦!天子此番便让朝臣前来接迎你们,将士们都辛苦啦!这不捷报飞传入京,朝廷上下欢动。得知你们凯旋回京,当日圣上就在等候,却不料期盼了五日,怎的,莫非那边出了事不成?”言说间,拍了拍李弘冀,倒让李弘冀从深思中醒觉。 李弘冀似乎对他的话稍有感喟,亦或是感到几分意外,便被他这一拍,一惊回神,瞻视李景遂,神容莫测地回道:“侄儿在信中已然言明,今日赶回,三皇叔以为这五日内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么?” 其实他后面的话,是想说‘才有所延误么’,然而对于某些个人看中的事,李弘冀向来谨慎,他并不想在人多嘴杂的地方引发冲撞,过早的暴露自己。 李景遂见他如此反诘,倒无言以对,愣了一下,已知李弘冀必与李枫成了倾心之交,否则李枫这几日一举一动,李弘冀便不会有所保留。 李景遂虽不擅于表现自己,却并不是个反应迟缓的人,偏是自从当上皇太弟后,他经常惊惶不迭,可见他本性是有些胆小的因素,不然大可心安理得地当他的皇太弟。 李弘冀乃李璟长子,若说还有谁可以名正言顺与他一较长短,非李弘冀莫属。 从古至今,帝王之家,嫡长子总能优先坐上太子之位,除非品行不端,才会另立,但这李弘冀确实有着一定能力,和乱世纵横的远见。今次得胜归来,自在李璟心中形象大增。 李景遂享受皇恩,总不能眼看着侄儿在外拼斗,而自己无所事事,所以他内心实也忧急,就请命迎接凯旋的将士,此刻见李弘冀无意对自己说出边陲境况,也就不提,只连声道:“回来就好!既是事急从权,酌情处之也应当!” 李弘冀目不转瞬地延视他的神情,淡淡道:“来日王府设宴庆功,还得请三皇叔给侄儿个薄面!” 李景遂望了望他的闲散模样,又回头看看李枫与几个朝臣打揖叙话,眉头突然凝皱,低头沉思了片刻,也点点头道:“好,皇叔一定去!还与你有话说呢!” 李弘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彷如正等着那一刻来临似的。 这李弘冀猜忌心重,若他猜测一个人,看不入眼了,就会得理不饶,往往他还能以足够的理由,来指责那人的不是,让旁人无法找出毛病反驳。 他从小就以故我的方式,处置那些忤逆之人,及犯上作乱者,或谗言献媚者,李璟对此甚为不喜。 但李璟却总说,皇儿虽过于专横决断,然而确有过人之才,对于此,这皇室中人,都不及也。 奇的是,皇帝竟当面对李景遂直言。 李景遂听到这些话,总是悄然抹泪,默默地生出忐忑之心。 李璟怕李景遂伤心,后来将话语更正,说成这皇室中人,多半不及弘冀! 可听在李景遂耳中,仍有弦外之音。 李景遂明白李璟的心思,兄长虽然不喜李弘冀的强硬手段,可实际上却很怜惜李弘冀这个孩子,欣赏其才能,更觉得有愧与李弘冀。 对于帝位,做出兄终弟及的决定,并非出自李璟本心,而是乱世中效仿前人,且依照他们父皇的临终遗命行事,李璟迫不得已而为之,只是为了守信。 李璟**之所以如此要求,也是效法前人,一方面是希望他们兄弟和睦相处,免得有那争杀抢夺之事发生,另一方面是为了江山稳固,这都是后话。 李景遂深知此中原委,故而认为,李弘冀迟早会被培养出一种傲性,凌驾于自己之上。 那时候便会有非议,言他不适合当未来储君之类,所以李景遂总是有意无意地暗示,要退出储位。 李璟为维持现状,只当不曾听见,有时则唏嘘道:“你多心了!” 这次李弘冀与李枫一同入宫复命,李璟上朝前,又在慨叹:“皇儿年纪轻轻,英勇过人啊!边疆战事那般危急,他倒能挺身而出,以朕之皇恩浩荡来安抚将士,此番息平民心,他居功至伟!” 转念,李璟又沉吟道:“若真有异心者,藏在三军之中,委实危险难测!皇儿身在虎xue,独当一面,确实出众!” 李景遂闻此,便知李璟深为看中李弘冀的胆识和才能,他并未多言,退入大殿。 李璟这番话,分明是另有所指,就算未对李枫当面直言,李枫也早就明白,皇帝已经开始顾忌自己。 那一天,皇帝封赏有功将士,彭允镐及严君颢等都有分封,尤其彭允镐,因父子同功,且原先就兼校检太保,在外享受三师之尊崇,此次又被赐镇国大将军,真是风光无限,可见皇帝对他们一家的器重。 就连冷寒玉兄弟,也被授予上镇将等职,李记及呼延迎春两兄弟,甚至被调拨至定远将军严君颢麾下,助严君颢守濠州城附近的地辖,以防外贼。 冷寒玉是唯一一个被破格提拔为都尉的人,此还是因为李弘冀在殿前特意进言,寿州大战中,冷寒玉指挥水军对抗朱贼,功不可没,并请准授封。 李璟闻言,也心悦之。 赵敛与水如筠也各有封官,不过他们中途未完成任务,去了九华山,是以李璟只是草草封了个参军之职,安排他们返京后,留在皇太弟府任职,并道,皇太弟赏识他们。 关于此,则是李景遂事先与李璟提议所致,由此可知,李景遂并非没有想法的人。 李弘冀却不知晓此中内幕,故而乍一听闻,还有些吃惊,如此显见是在削弱李枫势力,而且李枫也未领赏,其主动推却是一方面,皇帝迟疑也是另一方面。 李弘冀欲百般争辩,最后莫可奈何,知大势已去,只得佯作争夺状道:“儿臣府里倒缺人手,正需要几位将军哩!” 可惜他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