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三十五回争天下尤费施计避灾祸莹玉习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回争天下尤费施计避灾祸莹玉习武 (第3/3页)

足够的证据在那里胡言乱语,只怕他见不到纣王,就已被尤浑费仲以各种借口杀掉。

    甜言蜜语,哄死人不偿命,尤浑最擅长,纣王对他有所怀疑的时候,他的花言巧语就及时补上,无有破绽可寻。

    此时,纣王躺在养心殿,内心更是离不开尤浑,对尤浑更是宠信,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他越发不想去问事,朝中的要事宫中的私事,竟皆通过尤浑之手。

    各位,纣王身体差了,但色心不差,尤浑常派少女伺候,纣王尝遍新鲜,日日作新人,尤浑又从申公豹那里将那长生丸,聚情丹加了生精的药材,加倍与纣王吃,只吃得纣王脸色发黑,身体发飘,表面上精神焕发,内里却有空虚。

    当然,天下毕竟是万民的天下,不是****的天下,就有那看不顺眼的暗争于当中。

    朝中有位大夫徐容,原来是某位诸候的幕僚,太师闻仲见他有才学,就请在朝中负责记录商朝大事,在今天来说,他也就是一个史官。

    闻太师在朝中时,他是太师的左膀右臂,只是性格甚为木衲,谁家有事,份子照随出,他人却不去,太师远征北海后,尤浑费仲得势,比干丞相和尤费二人皆邀请他酒宴,他是一概推迟。

    尤费二人对他是冷热不知,拿他没有办法,朝中发生的事,他却是照记不误,想让他把记录改一改,那都是不大可能的,徐容有一个男孩,名叫徐仪,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对父亲不通事务,有点意见,但他又不敢当面提,只会背后发牢sao。

    “父亲呀父亲,你不通人情,不通事务,也不给儿孙留一点儿想头。”

    尤浑手下知道了,就告知尤浑,尤浑便生了拉拢之心,一次游于市井,尤浑就对他说,“公子,你父亲不通人情,你也不能学着,得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你只要忠心跟着我,自会有你的好处。”

    徐仪毕竟年少,得了尤浑的好处,思想就发生了转变,请教尤浑道:“大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尤浑得意。就对他说:“公子,你父亲太过耿直了,事无巨细,他都记下来,其实,作为史官,应当对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当记的记,不当记的就不要记,这样才是一名好史官,啊,徐公子,你只要忠心跟随我,将你父亲所作的记录,不利于我们的都改写了,我将向大王提出,将莹玉公主许配与你,你放心,这件事对你父亲并无伤害。”

    各位看官,在个那朝代,女孩子是一点地位都没有,父母可以把她当作商品和别人交易,只需一只羊或是一头猪,甚至一只鹅,就可以把她换了。

    总而言之,女子的命运大都握在男人的手里,在她的父兄手中。呵呵,男人有着三妻四妾,却要求女人从一而终。

    女人忙与女红,成天缝制衣物,做了大量的家务,但却没有一点地位,相较于女人,男人就轻松多了,他们生来就是为了管理女人的,他们打仗,那一方诸侯被灭了,他的女人,境内的女人就会被胜利一方瓜分了。胜则为王败为寇,自古就是这道理。在这个时候,诸侯之间打仗频繁,纣王即使作为国君,对分封诸侯之间的战争,他也是鞭长莫及,呵呵,他管不了那么多。

    此话又岔远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

    各位,那莹玉公主,你道是谁?

    原来,她就是武成王黄飞虎的meimei西宫娘娘黄贵妃所生,小公主出生那一年,蝗灾作乱,天下瘟疫横生,那真是饿殍遍地,万民流离失所,黄娘娘疼爱她,就奏请纣王:“大王,莹玉身体差,在宫中隔三岔五常生病,当请一些道人来做法事,为公主消灾去魔。”

    那时候,尤浑费仲还没有进入朝庭,黄滚与儿子飞虎将军和闻太师相处的都特别好,西宫娘娘亦是闻太师奏请纣王迎入宫中的。

    纣王年轻的时候,也还算是一代明君,他对三宫娘娘皆有宠爱,朝中大小事有闻太师和商容老丞相代劳,皆不用他cao心,他也就乐得玩耍。

    因而,当他听黄贵妃有如此一说,也就同意了,啊,此话有道理,可不想宝贝女儿过早的夭折。

    在这个朝代,僧人不如道人吃香,哈哈,正牌的往往不如杂牌的好买,杂牌的少了中间盘剥,有些微的利润就可以出手。

    这时节,道人的道场不单比僧人做的好,而且法事做的还特繁琐,那道观香火自然也就是特旺盛,仅仅是他们画的一个符咒,就得分多少种,不同的木符驱避不同的病灾,妖魔鬼怪与凶灾病祸皆按不同的手法来施法。就那符木来说,就分有桃木符,槐木符,柳木符,黄曲木符,香覃木符,花檀木符等多种,那符上面会有一个繁写的大大“当”字,意思也就是挡吧,下面或写六个小鬼,或写六个小魔,或是写有四灾四相,四凶四祸,也有在那符上将鬼怪妖魔都当着,这几个字连成了一个整体,成了一个更大的字,整个字看来就更象一幅画,当然,会写字的,写出来还好看些,大多数人分片还能认识,这里挡的是鬼,这里挡的是魔,有了此符,鬼魔就不会上门来了,却也有那些写不好字的道人,那符画出来真叫龙飞凤舞,再有学问的人也难认。

    所以,后世学者每研究此时文字,就以为这时的甲骨文,竹简文化多深奥,皆有焦头烂额的感觉,也有知情的,笑料那画符的,就称他为鬼画符。

    哈哈,说到这里,又是岔题了,我们还是回到纣王为小公主做法事那天,这请来的道人很多,竟是有百十号人,其间也就有几位女道人。

    法事完了,两道姑紫霞和云霄就对黄娘娘说:“娘娘,小公主一生该有三灾十八难,须跟随我师道德真君修习道德,修德修身,方可以度过此等危难。”

    娘娘望着莹玉那多病的身躯,心里煎熬,就求助于纣王,“大王,女儿多病,依你看该怎么办?难道你愿意让她们把我们的女儿带走?”

    纣王这时候年轻,刚登上王位时间不长,还是明君,他就对黄娘娘说道:“爱妃,与其让她在宫中病死,不如就交待给两位道人,让她们带着,假若有了差错,寡人也不会轻易的放过她们。”

    见到黄娘娘实在难舍女儿,纣王又道:“爱妃,不如这样,寡人在朝歌城北,依山建一观,令她们带玉儿在观中修行,于这里是近在咫尺,爱妃随时随地都可看玉儿,啊,这样做可好?爱妃,依你看是如何?”

    黄贵妃没有他法可想,就将那紫霞,云霄找来,交代了她们一番道理,两位道姑自然是满口应了。

    这正是:

    为避灾来入道观,公主莹玉艺非凡。

    若非念母多含冤,怎要天仙来蒙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