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遇太鸾二郎挥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遇太鸾二郎挥桨 (第1/3页)

    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遇太鸾二郎挥桨

    书接上回,话说蝉玉姑娘听了华姑的故事,她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为华姑对爱情的痴迷执着所感动,世间还有如此真情爱,难得呀,不知我能遇着吗?

    她的心颤动,禁不住就把老人安慰。

    “大娘,你不要悲伤,往事已成过去,一切都会好了,二郎是心肠很好的人,会有姑娘看上他的。”

    “啊,你真是聪明的孩子。我们二郎要真有那样的福气就好了!啊,那样的姑娘到哪里去找呀,姑娘,你说出的话儿暖了大娘的心,无论二郎今后怎么样,大娘都高兴呀,姑娘,你别生气,依大娘说,像姑娘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只怕是少有。”

    华姑赞赏蝉玉,令蝉玉不得不脸红,无来由的羞态,使她移动了位置,稍许挣扎了一下,便冒了汗,咧着嘴轻哼了一声,啊。

    她的伤口依旧很疼,华姑赶忙拦阻。

    “啊,你不要动,都伤到骨头了。”

    “大娘,我要回去。这一会,也不知战场上怎么样了?”

    蝉玉想着动单,撕心的疼又再次袭来,她头上冒出汗珠,出鬼,这是怎么了?战场上那一会,怎么不觉得疼?

    婵玉回想起她在战场上杀敌的场景,南兵一个个后退,“啊,这就是飞石将军,大伙儿注意了,别被她的石块伤着,围着她,不要让她跑了。”

    想到南兵的愚笨,婵玉禁不住又露笑容,只是一笑就伤了她的筋,疼痛使得她,眉头紧固。

    看到她皱眉,华姑忍不住连珠发问:“姑娘,姑娘,你怎么了?疼了?啊,姑娘,你别怪大娘问,你是怎么负的伤?你又是哪里人?是否遇着了强盗?”

    蝉玉见华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她伤痛好些时,就源源本本对华姑讲了自己的情况。

    “大娘,我也不须瞒着你,三山关邓九公便是家父,我是他的小女儿邓婵玉,前些日子,南王攻伐三山关,我带兵出阵,却因敌我悬殊,败下阵来、、、、、、”

    听了她的事迹,华姑是肃然起敬。

    邓九公,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那是民族英雄,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有传言他的事迹。

    再说,飞石将军的名声在当地亦是妇孺皆有所闻,一个女孩子能上得战场,着实是令人敬佩。

    “原来是邓九公的女公子,啊,邓小姐,你这次伤的很严重,不要动。”

    “三山关那边的境况怎么样了?大娘,我得回去!”

    “回去,邓小姐,我知道你惦念着南边,但是,你伤成这样怎么回去。”

    “我要回去,我得回去。”婵玉喃喃私语。

    华姑就对蝉玉道:“邓小姐,啊,我就叫做你婵玉姑娘吧,婵玉姑娘,你都伤着骨头了,伤筋动骨都得一百天,你伤成这样,且在这里安心养伤,我让二郎替你去打听,一但打听到南边的消息,便转告于你。”

    二郎出去了,过了一整天后方才回来,他对母亲和婵玉说,“母亲,南方发了大水,所有的沟渠都满了,原来的道路已断,无法再过去,三山关那边的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但是,假如南王没有得逞,没有继续进攻三山关,这样的大水,也将阻挡着他们前进。”

    说到这里,他就转头专对婵玉说:“婵玉小姐,你不要焦,待大水退了,我再帮你打听。”

    看着南方阴沉的天空,蝉玉默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她也只能如此了。

    将养了二十多天,她的伤有了起色,在这二十来天里,二郎每一日都从灌河里逮那大的鳗鱼,黄鳝,乌鱼,用它们来为婵玉将养身体。

    二郎把这些鱼儿交给母亲华姑,煮汤给蝉玉喝,“娘,有了它,蝉玉小姐的伤就会好的快些。”

    “孩子,你自己也要小心,大风大浪的时候,你就少出去,近来,河里的水猛涨,这还是和上游的那场大雨有关吧。”

    “是的,娘,你放心好了,我会小心的。”

    二郎转身出去了,又去忙碌了,他逮着的这几种鱼都补气血,对婵玉的身体好,所以她恢复的也快。

    婵玉很是感激二郎,都不知怎么对他表达谢意,只能是按他和华姑的吩咐,尽力养好伤,使身体得以尽快的复原。

    自从蝉玉从昏迷中醒来,身体健康些后,一般情况下,二郎就不进婵玉的房间了,即便进去,在她的房间内停留也不会太长的时间,说不上几句话,这样一来,他和婵玉小姐之间就显得生分了。

    除非有了特殊的事,他才会在那里多停留一会。例如,母亲在里面叫他,华姑会喊着他的名字。

    “啊,二郎,儿呀,你来,把婵玉小姐的甲衣拿来,我帮它缝一下,啊,头盔一并带过来,那上面也有口子了。”

    听母亲叫唤,他进入了房间,“啊,娘,是这个吗?”

    “啊,是,你放在那里,坐下歇会儿。”

    “啊,我还有事,放在这里了。”

    他应了就想出去,还是华姑喊住了他。“儿呀,蝉玉姑娘这会身体好些了,你帮着娘把她推出门外照照阳光。”

    、、、、、、

    各位,二郎平常就这么夯,即便见了蝉玉,也只是两句话,第一句话他会对婵玉说,“啊,你醒了,好点了吗?”

    他这是问婵玉,婵玉亦是习惯性的点头,“啊,好了些。”

    第二句话他一般会转头,对着母亲,又侧对着婵玉,他会说:“娘,今天捕了一条大鳝鱼,啊,这条鱼可大了,逮住它可费劲了,啊,娘,我拿去串汤了。”

    这里,好像是别人的家,他是客人,话一完了,他也就退出房间走了。

    蝉玉觉得有趣,心里不觉就把他和她所见识过的男子汉比较,一会儿,她就想到了李大公子,李大公子白晰,二郎不如,但是,二郎身上有着一股男人味,却是在李公子身上没有见识过,这一点,他倒也有些像,像什么呢?像父亲的威严?啊,不,他面色和善,只是憨态多了,哈哈,他的性格如此温顺,和高大的身躯都是不成比例。

    到这会,婵玉笑了笑,是呀,若不是华姑叫他进来,他绝不会轻易进房间来,该是怕她猜疑,说出他的不检点吧?现在,他手里正拿着我的甲衣,倒要看他怎么说?

    且说华姑喊住了二郎,二郎便不好再走,娘说让蝉玉出去晒晒太阳,他是极孝的人儿,岂能不应?放下了甲衣,他就去找些柱棍,稍用绳子捆绑了一下,便能代替他架着蝉玉,这样,不用他直接接触便能协助着华姑把蝉玉架了出去。

    华姑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孩子,心眼太实在了,唉,今后倒怎么办呢?

    华姑叹了一回气,也没有其他的主意,久在外边又怕风闪了蝉玉的伤口,便和二郎把蝉玉又架了回屋。

    安排好蝉玉,华姑便找来针线,对二郎道:“年纪大了,眼总是花,也不知还能补得好吗。”

    “啊,娘,你眼有些花了,娘,且把甲衣放下,啊,看我怎么粗心,娘,还是让我来补吧?你去看看鱼汤可煮好了吗?啊,娘,娘,你小心些,可不要闪了腰。”

    二郎着急的神态,引笑了华姑,她回答得很响。

    “乖儿子,娘不会闪了腰,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