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遇太鸾二郎挥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回养伤体婵玉情生遇太鸾二郎挥桨 (第2/3页)

,二郎,你照看着邓小姐些,不要让她动了,再伤了胳膊。”

    华姑借机离开,儿子长大了,她老了,怎不懂得驱避之理?岂能因为她在这里而占用了年轻人的时光。

    二郎落座后,婵玉先是假眠,默默的关注他们母子,想探出其中的古怪,毕竟,身在他处,又是女孩子家,怎测得世间的人心变化,该得警惕时就得时时警惕,时时提防才是。

    二郎从娘的针线匾里拿出针线来,并不向蝉玉望,只是低头,笨拙的穿针引线。

    婵玉摇摇头,笑意生在了心底,深裂的伤口已不再感到疼痛,她以手臂在衾被里试了试,想着坐起来和他说说话,可说些什么呢?她也开不了口,啊,莫让他误会,再说,这一会他很专注的补着甲衣,她若开口岂不打搅了他?

    各位,在二郎补甲衣的这会儿,他和她都没有说话。直至他悄悄的离开,都没有,而二郎也没有发出声响。

    华姑一直在笆门外注意着里面的动静,见到二郎出来,她就叹着气,似是自语,又似对着二郎说:“傻呀,傻呀,这么大的一个人儿,什么都行就是这个不行,这可该怎么办?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今后哪里还会有适意的姑娘,唉,真要不成,为了他今后的幸福,没得办法时,就只能带着他回到平灵,去求父侯饶恕,唉,为了他的一生幸福,我怎么都顾不得了。”

    二郎没有理会母亲,至角门边拿着桨,就径直走了。

    婵玉身体好些了,坚持着要走。

    “大娘,这么些天的照顾,可谢谢你了,啊,不知三山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大娘,我得回去!”

    华姑还有私心,就劝她多留几天,待体质完全复原再走。

    “啊,婵玉姑娘,你就不能留在这里多过一些天?身体硬朗了再走?”

    “不,不,大娘,我要回去,三山关那边需要我。”

    见她坚持要走,华姑又改了称呼。

    “啊,婵玉小姐,你留在这里不好吗?这里的景色多好,没有尘世间的烦躁,啊,你实在要走,我也留不住,但你现在的身体,能走这么远的路吗?这样吧,如你实在要走,就让二郎送你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蝉玉和华姑二郎已相处多天,彼此很熟了,说话也不拐弯了。

    “大娘,这里虽好,却非我久留之地,不知三山关那边的战况如何,我在这里是倍感煎熬,大娘,你不放我走,我就像坐在牢中一样难受。”

    华姑知道留不住她,就让二郎相送,二郎望一眼蝉玉,又看一眼娘,这多天的相处,他是哪个都舍不得,华姑看出了二郎的心思,就对他说:“二郎,你放心去吧,有哮天犬留下来陪我,我什么都不怕。”

    看二郎还是担忧,不肯便行,华姑就对二郎又教导:“儿呀,你到了三山关后,要待人和气,邓元帅正在用人之际,你正可一展平生才能,也不负我和你父的期望。”

    在病床上时,蝉玉曾听华姑讲,二郎的本领很好,手中的桨曾经得到高人指点,那是一个云游的道人,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二郎淳朴,特意留下来,指点了他一些招数,在道人走了以后,他不忘教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二郎以淳朴的本性刻苦勤练,所以进步飞快,他的桨挥起来方圆十里八村都没有了对手,很快,大家都知道了灌河口逮渡的杨之桨,故而,都亲切的呼他为杨桨。

    这么多天,蝉玉并不是没有动过情思,自然动过,各位,孤男寡女在一起难免会有些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再者说,她的心目中,还有一个李大公子,只是,李大公子虽是先入为主,但却从没有在她面前透露过什么,只能算是她少女时代曾经的一个梦,这个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总有被新的梦取代的时候,二郎的羞涩和李公子的羞涩虽是相似却也不一样,他们的羞涩是沉,是稳,是纯朴忠厚,和少女的害羞并不是一样。婵玉看二郎时,从某些方面也会看到了李大公子的影子,她的心绪禁不住有所动摇,被二郎的纯朴忠厚所感染。

    呵呵,少女的心里,禁不住把二郎与李家大公子相比较,他们两人的相同点太多了,高大英武,五官端正,纯朴忠厚,沉默寡言。区别是金奴文雅白净一些,杨戬则是脸面红润稍显粗壮些。二人的面貌虽有此差别,心却都很细,武功都很强。

    婵玉动了心思,就有心想着把二郎带到前线去,让他和李大公子比较一番,今后或可留下些功名,也可封侯拜王,呵呵,这对华姑将是最好的交代,也是对他们救命之恩的最好报答。

    有了此缘由,他们上路后,在行进的路途上,蝉玉忍不住先开口,对二郎说了一些感激和关怀的话。

    “二郎,谢谢你们母子这么多天的照顾,到了三山关,我会让父亲报答你的。”

    二郎的情绪被蝉玉调动起来,说起话来也就滔滔不绝,天南海北的,他说个不停。

    “婵玉小姐,谈什么报答,这是我应该做的,若要想谈报答,在我不知道你的身份以前,或许是不会出手相救,啊,我不是那势利的人,尧舜有语,仁,让,礼,义,皆为民之本,施恩不图报才是真正的美德。”

    第一次看到二郎这么多话,比起他这二十多天来讲的话加起来还要多,这就引起了蝉玉的兴趣。

    “啊,他不是肯讲话的人。看来,还须引导他才能多讲。”她就顺着他的话说:“二郎,尧舜的典故你也知道呀,有哪些呀,说来听听。”

    见路途上没有他事,也为了分散婵玉思家的念头,二郎就讲了尧舜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蝉玉可是从没有听过,什么娥皇女英,还有那湘妃斑竹泪,这可多是山海经里的一些旧事。

    蝉玉笑着插话说:“我以为你不肯讲话,是不会讲,没话讲,没想到你的肚子里还有这么多的神话,真是了不起。”

    “啊,这都是我小时候,母亲讲给我听的,小姐要不喜欢听,我就不讲了。”

    二郎嘎然而止。蝉玉央求道:“二郎,你不要停,我喜欢听,再讲,再讲,我喜欢听,再也不打岔了。”

    蝉玉骑马,二郎尾随,两个人不紧不慢,一路上说说笑笑,向着南方走,战马被饿狼咬中了腿,伤势也是刚好,走起来路不是很快,当然,蝉玉若不是身体虚,也舍不得骑它。

    这日,他们来到了一座高山前,此山乃是泗水流域的一座名山,叫做灵山,距三山关还有八百里的路程。

    到了此山前,因是路甚难走,婵玉又心疼马伤,本想下来陪二郎步行,二郎不让,要她骑坐在马上,让他牵着走。婵玉拗不过,就半斜在马背上,围着曲折的山路任他牵行。

    刚转过一山头,身后忽传来一声喝:“前面骑马的,不要走了,借你马匹一用,他日再加倍还你。”

    紧接着,还有一些人在嘀咕,“是呀,这样的好马,就应留于将军骑才是。”

    啊,好熟悉呀,听这声音,蝉玉就调转头看,然而,她尚来不及应腔,二郎就已迎了过去。

    “呵呵,来了断路的,小姐,你不要怕,有我在这里,谅这几小毛贼还能对付。”

    不待婵玉回答声,二郎就向喊话的那人奔过去。

    “强盗,想拦小爷的道,也不问一问我手里的桨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