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回赋唁诗龙吉悼兄 习规礼周公和妹 (第3/3页)
“你忙,你忙,你的事情正是多,呵呵,你也要注意休息呀。” 她的话语实在是难以分得清了。唉,母子情深的话题自古就有。 姬昌回到西岐,侯爷变成王爷,小郡主变为小公主,虽说父王不让她们到织房,可大姐二姐还是会去,而西伯文王开始从招收的义子和周边的小诸侯为她们物色夫婿的人选了。 自知道伯邑考被醢尸后,龙吉就时常做恶梦,她常常见到伯邑考哥哥那忠厚的脸,在九姐妹中她最小,常到祖母太姜那里去玩,伯邑考主政时,有事必来躬问祖母,在祖母那里,龙吉也就能时常见到大哥哥。 伯邑考翩翩风度,彬彬有礼,深深映在龙吉的脑海里,知道他不在人世后,她不禁发出感叹:“老天呀,你也太不公平了?这样的好人为什么不能长久呢?” 伯邑考的归去,她好象一下子成熟了许多。曾经作诗凭吊: “叶落方晓秋来到,霜降难存本面目。 琴棋书画号风雅,俊美英姿入梦来。 万里救父不辞遥,一片丹心向日开。 可恨妖妃语巧妙,魂断朝歌情难再。” 四公子名叫姬叔聃,就是后世所说的周公,史书称着周公旦,闻知小meimei龙吉做诗吊唁王兄,心中对这小meimei很是爱惜,旦亦和诗一首。 “秋风已起飒飒天,霜后更有严寒侵。 为救父王早日归,朝歌献上七香车。 狐媚妖语惑心怀,jianian臣佞言推绝境。 一魄飞至九天外,遥看兄弟情怎奈?” 此后,周公旦为报哥哥之灵,深入研习古籍,寻求治国之方,协助姜子牙进攻朝歌,代为成王治理天下,各位,后世关于周公的传说及著作颇多,这里只是点到为止。 西伯文王闻知周公旦和龙吉兄妹的诗词,他大为欣慰,特建一高台祭汜天地,名曰灵台,称可以观灾祥之兆。实际是为了把朝歌的鹿台气势比下去,同时也是为了祭祀长子伯邑考,更为以后兵进朝歌做准备。 在这以后,姜子牙到来西岐,文王出兵征伐崇侯虎,收雷震子,这中间的故事颇多。 (所有这些故事,在封神第一第二部中都提到,这里不在分述。) 也就在这时,瑶池里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文王的一个妃子,叫做辛妃,不明什么原因,投身入了瑶池边上的一个水井,这事掩盖的很好,没有人去追问原因,而守护瑶池的兵士在那时有人失踪,也没有谁去追查。 再后来,太姜终于殡天了。 太姜在病榻上,临终之前,文王率各位妃子相伺候,太姜只是眼盯着硕儿及绵妃不放,显出不放松。 姬昌问道:“老王母,你可是喜欢了她们吗?” 太姜轻轻动了一下头,似点似摇,已经无从反应了,她翻了翻眼,最终一句话究是没有说出来就咽了气,姬昌哭的很伤心,硕儿,绵妃等哭的也很伤心,场面很是感动人,绵妃哭的声音是哀哀怨怨,细听好象是;“啊,我不要你喜欢,我不要你喜欢,侯爷,我冤呀,我真没有做过什么。我还年轻。” 她的声音并不明朗,哭着哭着,竟然失了疯似的,歇撕底里起来,口中狂骂:“道德,道德,什么狗屁的道德?” 硕儿则是低头垂泪,不敢有任何异动,这一会,有年老的嬷嬷来劝绵妃:“你得安静下来,公子们都在那里看着,这样做不太好吧?” 太妃哭的虽很伤心,但威严的声音传来,使绵妃更是胆怯。 “都是老大的人了,还是这样小孩子的气,不要让孩子们笑话,再说了,孩子们都老大不小了,还在这里呢。” 听说孩子之语,绵妃果然安静了许多,有人扶她去休息,绵妃挣扎着,冲向自己的儿子姬叔蔡,说了许多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孩子,孩子,你们要想着我呀!” 安慰的人都无从下手,不知该怎么对她说,只得听她拉着叔蔡及叔管说些胡言乱语。 “孩子,孩子,母亲是冤枉的、、、、、、” 一切终究平静了,太姜入土为安,瑶池里再也看不到硕儿的身影,绵妃,兰妃搬出了青鸾斗阙,到了该去的地方,小郡主们对绵姨,兰姨到哪去了,很是怀疑,但永远也就停留在怀疑的地步,没有人知道她们去了那里。 所有的人都这样,不经历一事,就永远长不大,老祖母的离去,使每位小郡主都学会了思考? 每位小郡主都有自己的故事,黑夜不可能一一为她们叙说,这可以留待以后,在这里只围绕封神里的人物展开话题,在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龙吉公主出现的次数不多,许先生为了树她的形象,又因为各种难言的原因,掩盖了她的真实身份,这可能和他所处的封建礼教有关。 《封神演义》讲述龙吉公主乃是昊天上帝亲生,瑶池金母之女,只因思凡,被贬在凤凰山青鸾斗阙。 昊天上帝?瑶池金母?这都是什么人?太虚无了,这事有点玄,黑夜先生细品封神及古典名著,作了以上的断言,为龙吉公主重新做了安排,为姬昌之女。 她的形象,决不虚无,决不是传说中的七仙女,她将是真实的凡夫俗子,黑夜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为大多熟悉的朋友所不理解。 当然,黑夜先生曾经的思想波动,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夜可以看出来。 本回书中许多故事情节的铺垫,在封神传奇第一部及第二部已详细叙说过,所以这里不再重复。 这正是: 一部传奇我心碎,古今多少故事集。 日思夜想如何写,不叫后来人儿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