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二部结言:答锦绣公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结言:答锦绣公子 (第2/2页)

也没再找,但从此文中我明白了为文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写作“要真实,要言之有物。”此后,也就学着写一些短文,甚至于还定下了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

    呵呵,由于知识的匮乏,生活阅历的贫乏,只写了乱七八糟的几千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不得而已丢了,这一丢就是近二十年。二十年来,我混入菜市场做起了小生意,期间,也在工厂混了几年,最终因工厂的破产而下岗。

    虽在菜场中,我却并没流俗,因此见识了各种人情事故,尔虞我诈。这时,又从算命的朋友那里了解了相书,对诡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一有闲暇,也会找些书来看,古今中外,言情武打,无所不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致于相熟的人会戏挪。

    “吆喝,用功了,还想考大学呀?”

    我只能无语,但随着各种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就有了一种要爆发的感觉。再有一个原因是“美丽的妻子因辛勤的劳作而容颜渐衰,年老的母亲还在cao劳着。”

    弟弟meimei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我呢?对这个社会能做些什么,于是,我又拿起了笔。

    写什么呢?对这个社会、许多丑恶、阴暗的人性依然存在,人吃人本质依旧没变,我不敢深触,在地摊上,两本旧书一下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是我童年的梦想,我视之如珍宝,把他们悉心收藏,结识了网络之后,便就有了这封神三部《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当然,怎么写这本书也是我所难为的,笔墨已生疏,平常话语很枯竭。三千多年前的故事,《史记》也是多呈猜测的看法。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无宗派主义者,还是继续神话的路线?我读了诸多的历史之后,知道所有的神话人物一定有其由来,便想去正源。

    当然,写出来之后,大家看后必须感到真实可信,这才是成功。我选择了一说书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了封神里的故事。不瞒朋友们,也一度有了写不下去的感觉,因为是初次尝试写作,虽是走的老路,却也有自己的新意。但现在的文学市场根本就不缺这些,脱呀露的,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所以,最初我很少颓废。

    总之,各种困难,不理解,我坚持了下来。如今,则是感到写作成功的一种畅快。

    说到这里,就想总结一下,这篇封神写作成功应该是这几点,一个是恒心,一个是知识的积累,呵呵,阅历的增加,精神上的折磨。

    不说了,且再把这部书的精妙处说一下。

    在写作之初,即定了三部一百二十回的思路。下面把各部的思想在这里说一说。

    第一部写了苏妲己一生。前十几回用了封神演义里的故事,把原来书中妖后说的话,作的事加以转化,变佞臣所为,原书所有神化的地方,变为普通人的故事,说到纣王,妲己和尤浑,就不能不提***我是一个古板的人,许多场景是避也避不开的,若没有yin的画面,说纣王如何yin,就显得太苍白了,在第四回中,我花了两天的时间,用了十个字解决了第一次遇到的难题:启玉洞,纳金躯,鸾鸣凤翱。再以后,处理这类问提,我已娴熟了许多。当避则避,避不了也另僻溪径,不走老路。在每回的结尾,都有结束语一首,究竟是按平仄的韵来写它呢,还是用我们这里的俗语俚话来写他呢,对诗词我并不是在行,打油倒是能来上几句的,脱口而出的句子为什么不用呢?而花大量的时间去琢磨诗词的韵呢?扬长避短也是我写这部书的诀窍之一了。

    本书是写情,避开情什么也就写不了的,在这部书中,倾进了我大量的感情,写一首并不是怎么好的《山道难》歌时,我完全回到了旧社会,农夫的艰难生活,浸在我的脑海,我流泪了。

    山道难呀山道难,前有危石阻路,后是深崖万丈。

    我本是一农夫,为了生计走山道,家中老母揪揪望,妻子儿女熬熬盼,为赶前程搬巨石。

    山道难呀山道难,左是豺狼叫汪汪,右是蛇虫遍地游。

    我只是一农夫,不辞辛苦为那般,眼望老母儿心碎,原是养儿为防老,如今年老无依靠。

    山道难呀山道难,上是鹰盘旋,下有虎拦路。

    我本是一农夫,这般辛苦为那般,眼看妻儿受煎熬,我心碎肠寸断,养儿但盼儿长大,老来能有人说话。

    山道难呀山道难,难于上青天,不得已我拿起了刀和剑。砍向拦路虎与蛇,搬开危石填深崖,青天呀,一家和美团聚怎艰难。

    泪水中,我花了一天时间才完成这首短歌,看来为文的另一个道理就是要情倾其间。

    第二部,婵玉的故事里,几个神话人物出场,蝉玉和土行孙先有性后有爱的爱情,四贤八杰相聚,十二生肖的来历,都在这里一一叙述,认定了土行孙和孙悟空是一个原型人物,奴叉才是哪吒的本位,十二生肖的排位是由四贤八杰的排位而定的。相信所有这些都会对人们旧的观念产生新的冲击。

    第三部中的龙吉是喜剧的意思,怎么写?把她设计为武王的异母meimei,瑶池的公主,能文能武,这是我所想的;她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也是我所想的。在这部中,为了写通天的势力大,我增加了大量的人物,十全十美,四剑八仙……。呵呵,很有点现在武侠小说的味道。

    三部封神中,竟然难找一个完美的人,根本看不出歌颂谁,鞭策谁,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阴暗面,只是一部赤裸裸的商周史,所有这些,和我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个个血淋淋的争夺场面,隐在我的文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