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七十七回:凤鸣岐山周室兴 盟山有约东伯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回:凤鸣岐山周室兴 盟山有约东伯退 (第2/4页)

幺奴身上按去,一不注意,幺奴还真被她搭上花脸。尤其是两边的腮膀被涂红,更像是长不大的小孩。幺奴和土行孙的争斗也就停止了。

    幺奴开始还很嘴硬,伸着脖子向婵玉过去,说:“我吃,吃,来,糗,哪怕哪?jiejie的粉香。”

    到了最后,幺奴却不得不跳起来,抹着满脸的花粉,口中嚷着:“jiejie,不吃这个了,不吃这个了...”

    众将都笑了起来,都来逗弄土行孙,道:“你家的脂粉多吧?分一些给我们。”

    土行孙此刻却发不了火的,还得陪笑众人,不能和众人对嘴,说:“这是他们姊弟俩取笑,你们着什么急?有想法也去试试,或也去找一个得了。”

    蝉玉毕竟有着郡主的身份,众将也不敢多说什么,而且,土行孙那张嘴实在是快,若是言语不适,反被他抓住把柄,留着他取笑。

    姊弟取笑,我们这里着急什么?干烧火?

    众将不敌尽皆散去。哈哈,后世也就留下了这么一个风俗,许多地方现在还有,小叔子和嫂子无论怎么调笑,都不为过火,甚至于有的小叔子就抱着嫂子,在闹笑中把嫂子的要紧处咬着,作哥哥的却发不了火,还能作谅解。但若是大伯子和兄弟媳妇作任何调笑,却是不能够,在我们这里,一但大伯和兄弟媳妇调笑,别人就会责他不自重。倒是兄弟媳妇常常会游戏大伯,甚至下手段来耍弄大伯。

    各位朋友,这一节虽是说笑,但说笑间却向读者朋友说明一个封神正源的故事,土行孙虽能敌克众位将军,却是不能敌幺奴。所以后世编排大闹天宫的时候就有了他和幺奴对打的武戏。而孙无空也为他后来的名字起了铺垫,

    各位,闻太师兵败以后,商王朝对黄河以南失去了控制,这正是天下诸侯争相抢占地盘的好机会。子牙便修书西岐,请武王前往孟津大会天下诸侯,因土行孙曾与东伯侯姜文焕有了约定,以先到孟津者作盟主,所以这个约定也不能不履行,虽然,这是土行孙为了对付姜文焕找来的借口,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冲突,双方还应以遵守约定为信。

    子牙对燃灯大师道:“大师,局势如此混乱,武王年轻还不能全面主持大局,与东伯侯会盟一事,我们两人要多cao劳,大师,两大诸侯相会,必以武力强硬者为尊,东伯侯既然有了准备,我们这一方也要多做准备,可把西北西南这两面的诸侯都带到孟津,以强硬的实力出现在姜文焕之前。才能显得我们西岐武王的能力,东伯侯才能诚服武王,即使今后东伯侯抢先一步到了孟津,看到我们显示出来的实力,他也不敢再作妄想。”

    燃灯大师道:“丞相这话有道理,但要使此西北和西南的小诸侯臣服武王,我们还需使个计谋,要他们甘心到这里听用,当然,只要西岐的附马爷都过来了,我们就可以以优势兵力压倒东伯侯,获得盟主的位置。”

    子牙点头称是,道:“大师,你考虑的甚是,你且和飞虎将军负责排布队伍,邀请群侯这事则有我来安排,绝不能错过天下诸侯会盟之期。”

    于是,子牙分别给瑶池的几位驸马去简,邀请他们同来,又邀请崇黑虎在内的北方众诸侯,要他们也到孟津来。

    群侯来了,子牙自然有一个切实的计谋让他们信服。他令二郎,金奴,韦杵,雷震子,土行孙等人进入歧山,寻访仙踪。他道:“你们几位深入岐山,擒得世间珍稀献于群侯之前,越是他人不能达到的珍宝越有说服力,也唯有如此这般,方可引起群侯对武王的注意,此去任务艰巨,你们当妥善安排为妙。”

    “丞相放心,我们定是不辱使命。”

    几位俊才应着下去,各自忙活不提。

    且说子牙邀请涵发出不久,武王亦来,断断续续也就到了一些小诸侯,这日清晨,子牙和群侯正在商谈武王怎么在孟津取得盟主之位。

    各位,在这个时候,一些诸侯私底下看好东伯侯。认为自反商朝以来,他坚持了长期抗战,对瓦解商王朝有卓越的贡献。呵呵,新中国成立之前也有这类的例子。

    子牙在向他们作辩语:“诸位,请听我来说,武王上敬贤良,下俯民意,乃是当世的贤明君王,文王薨后,他承接了王位,虽是年轻,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魄力,使得西岐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这两年里蓬勃发展,对周边诸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如今,西岐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武王才是今后治理天下唯一贤能的君主。”

    “是呀,是呀。”

    “嘎,嘎嘎!嘎嘎嘎,武-嘎,武王,当兴。”

    群侯正言不由衷的应付时。忽听“嘎,嘎。”的声音从歧山上传来,他们就甚为惊异,此声甚不寻常,究是什么声?鸟声,兽语?啊,若说是鸟语,却又不同于鸟语,这似鸟的声音后面,好象还有其他断断续续的声音,疑是‘武王当兴’之声,这鸟语缘何如此?群侯竟是不明,再三张望无有鸟踪,就有诸侯猜疑大伙儿或是听岔了。

    群侯疑虑未减,却也无人断着缘由,一日将过,晚霞将至,却又传来了此声,这一刻,鸟语之后的余音却是清晰可闻,正是“武王兴”之声。

    群侯惊异起来,周遭皆无鸟迹,此声从何而来,若是出自岐山之顶,当是何鸟有此能为?况且声传数里之遥,此鸟非异即怪,不是寻常物事,或是它有神卜也未知?

    “嘎嘎,武王兴!”

    群侯疑疑惑惑,夜来是猜测不定,第二日清晨,叫声又起,群侯就来找子牙,这究竟何因?

    子牙借此邀请群侯前往歧山之中,寻访此声,始至山脚,只见一大鸟立于山顶,它是富贵无比,艳压四方,见到有人前来,它又是一声长嘎,一飞冲天。

    啊,这究是何物,难道世间竟有如此神鸟?在群侯议论纷纷时,有人作出辩解,此鸟像极了传说中的九天王鸟,名曰凤凰。

    传言龙生九子,各持秉性,居于九地,是为九便,龙鸟最是相宜,相互最俱感性,鸟儿与龙子应变,也是分散来居,便有了九族。

    鸟虽有九族,却是各聚其地,或是有九头变幻,或是有善敌万鸟的体魄,或是能言善变,凡此种种,皆是景象不一。

    此鸟现身,集齐九鸟之冠,应是鸟族王者,最具变异的鸟族之王,它艳丽美貌,体大力魄,该是以凰命名的凤鸟,或称作凤凰座之神也不为过。

    群侯闻知此说,又感注解者的知识渊博,故向鸟王作顶礼膜拜。

    拜完之后,山脚归去,正是日暮,道路略有迷茫,路边忽然串出来一队儿童,口中唱着歌:“凤鸣歧山,武王当兴。”

    追追打打,孩童跑入山凹处竟是不再现,有好事的诸侯相尾随,在眼瞪瞪的时间里,竟是失去了那群孩子的踪迹,让他们不禁是目瞪口呆。

    啊,这真是奇了?难道真是仙人前来为我们作出指点?

    群侯尾随,转到山脚去,天衣无缝的山石挡在那里,任是鸟也飞不进,何况是一群孩童?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对武王的本领无法揣度。而对这一切的变化,他们从心里产生神服,归来后,在子牙的安排下,他们即以臣子之礼规规矩矩拜了武王。

    “武王恭谦有礼,至仁至义,功盖神宇,德至四海,乃是当世圣明之主,神祗有灵,亦相倾注,明仁志士,皆景德归附。得识明主,乃我等幸事。”

    在子牙的指导下,群侯紧密团结在武王的周围,使西岐出现前所未有的昌盛气势。

    “得诸侯抬爱,姬发深感不安,今重任在身,不得不尽力而施为,只是孤尚青年,或是考虑不周,事务有所失,误了伐敌战机,故一切事务,皆请尚父代为发布,诸侯既是归我西岐,皆应以尚父为尊,尚父所至即是孤家所至,尚父所言即是孤家所言,群侯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