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4句读 (第2/3页)
案件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尤其是京师。不但是君王的眼皮子底下,还是世人的眼中,朝廷想要夺走一个大家族的财产。根本就不可能。倒是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后期,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于区区一个锦衣卫乃至是一个太监都敢上门勒索。 发生这种事情的本身就意味着大量的不法之事的诞生,民心急剧下降。社会安定程度逼近危险程度。事实也说明。当这种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尤其是在京师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时候,就等于敲响了一个王朝的丧钟。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贾玖和贾清几乎同时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发现,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在救贾家这个骄奢无度、摇摇欲坠的家族,根本就是在救一个正在走向衰亡的王朝! 擦!似乎他们两个一个九个虚岁、一个八个虚岁,都是小孩子,而且还是女娃,却背负上了这么沉重责任。似乎他们不是来做救世主的啊! 心中这么吐槽着。可是他们必须先过面前的这一关。 贾玖收拾了一下情绪,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万岁不想损失了国运,不但自己不能有这个表示,还必须做出严厉的姿态,只有这样,那些溜须奉承的人才会收手,不然,就是万岁自己摇头了,也会替下面的人背了黑锅。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在动手的那些官员身上了。说真的,日日面对着这么大的产业,自己的俸禄却不多,还要应付应酬往来,说不定家里的妻子已经多年没有做一身新衣裳、家里的母亲一年里头吃不上两次rou。甚至他们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真的,换成是晚辈,晚辈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好的cao守做到分文不取。其实,在父亲将田庄铺子地这些产业都交到外面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了心理准备,只要这些产业没有少,这进项少一点,我们都可以接受。用这些进项换取日后的清楚不吃亏,对于我们来说,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但是,我们能够放下,就不知道动手的那些官员们能否承受得起代价。” 颜昰道:“继续。” “是。”贾玖道,“天底下并不是只有她们这些官员,有的官吏,比方说言官,他们的职责便是闻风上奏。如果真的被闹大了,皇家会灰头土脸不说,那些经手的官吏又有几个人能够保全?只怕最后会成为弃子。所以,只要这里面有那么几个人眼光长远一点,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对于我们家的产业一事,晚辈很放心。” 如果大齐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就好比明清一样,那么贾玖还会担心些个。可是深入了解这个社会之后,尤其是再知道有世家的存在,甚至连公主都以嫁入世家为荣的时候,贾玖就不担心了。 他不相信,如果贾家的财产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理由被吞并了,那些世家们还能够坐得住。要知道,今天朝廷可以利用这样的理由吞掉贾家,那么下一次朝廷就可以找到另外一条理由吞并他们。 就是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该知道怎么做。 贾玖再一次确信,这本书根本就是因为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而成为**的。很简单,抛开书里面隐藏的皇权之争不谈,也不去看那些争权夺势,林黛玉带着大笔的财产进了贾家是事实,而林黛玉没来得及长大嫁人就已经亡故也是事实。表面上看,贾家吞掉了林黛玉的财产,可实际上,大观园是省亲别墅,皇家让贾家建大观园,间接地造成了林黛玉被谋财害命,贾家是下手的凶手,难道皇家就能够脱得了关系?林黛玉活着,贾家也好、皇家也好,都还有一张遮羞布。林黛玉死了,贾家成了弃子,但是群臣对朝廷的信心呢? 林如海可是忠心耿耿死在任上的!而林黛玉更是一个无辜弱女! 所以说。林黛玉的死不仅仅敲响的贾家是丧钟,更是把君臣之间的裂痕**裸地曝露了出来。 颜昰道:“原来你不仅仅看到了人性的贪婪,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制衡之后的最后结果。” 贾玖微微一笑。 万事有兆。 草木示警的是天灾。而这种事情示警的是**。即便最后失去了那些财产,却也见此看看清了这个天下,这个结果又有什么不好呢? 贾玖很确定,如果最后的局面是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话,他不介意拿起剑自己登上那把椅子。 因为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需要有人来肃清,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他也不介意借机为自己某一点好处。 梁丽华在边上笑道:“颜师。如何?这个丫头没有让你失望罢?” 颜昰道:“若是一般男儿,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凭着一腔热血行事,可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个。更不要说是七八岁的小女孩。若非亲自确认,老夫可不会相信。那么,我们继续方才的话题,你认为泰伯让贤一事并不是美谈。而且圣人还有阿谀周室之嫌?” “是。” 贾玖回答得干脆利落。利落得就连梁丽华和贾倩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小丫头,你还真敢说! 倒是颜昰呵呵大笑起来:“有趣有趣。你是老夫这一辈子见到的最有趣的小丫头。不错,虽然是我儒家经典,但是也有很多缺失的章节。就跟泰伯让贤一事一样,周王室因周文王而起,之前的相关史料的确不多,所以,这里面的是非曲直也很难说清楚。圣人如此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的确误导了许多人。也的确如你所说,值得提倡的是放下的勇气。而不是让贤行为的本身。当初三皇五帝时期盛行的规则,在当下已经不适用,即便泰伯有古人之风,那也应是当时周王室所需,而不适用于现在。世易时移罢了。” 颜昰兴奋地用折扇轻敲击着手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