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_第六十七章 蔡公决断有胆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蔡公决断有胆识 (第2/2页)

安郡王(国丈)的宠信,还有太子对你和佐尧一直称赞有加,另眼看待。如此一来,只要你和你舅舅佐尧一并发力,朝中王黼和郑、白之流就不足为患了。所以安明你有这个力,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心。”

    “我在应天府闲暇时,回顾你前后为官做事之道,发现其实你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没有野心的人,是不会冒生死之险去收复昌国;没有野心的人,是不会视性命为草芥,杀伐决断,以如山尸骨铺平青云之路。”

    “所以我想,燕云十六州的这份天功,安明恐怕早就算计在心了。从心里话来说,我更愿意你领兵收复燕云,而不是那个童太尉,官家应该也是这样想的。你好歹还是经义进士出身,饱读圣贤书的士子。童贯呢?阉宦出身,皇室家奴。要是童贯领军收复了燕云,青史留名,当官家和我等文臣士子岂不是成了后人嗤笑的对象,难道此朝无人了,领军统帅居然是一废人?”说到这里,蔡京嘴角露着一丝不加掩饰的讥讽之意。

    刘伯阳却笑了:“太师言重了。就算官家命我领军北伐,收复燕云,我也不敢独掌兵权,一人贪这泼天大功。”

    蔡京也笑了:“安明说的是,童道夫还是有他的用处。他是阉人,在官家心里,除了贪财之外,可以大用,自然可以放心任其执掌兵马,制衡权臣。”

    当然,还有话没有说出来。似乎阉人因为无后,应该不会篡权谋位。但是两人熟读史书,知道这不过是个笑话,前汉唐阉宦篡权的事没少干,甚至废立天子的事情也比文臣干得更熟练。只是官家愿意那么相信,旁人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当前这种情况,两人怎么可能把话说得这么通透呢?

    不过蔡京既然已经把话挑明,刘伯阳自然也要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蔡太师,其实我更愿意与你同事,而不是那些翰林清贵们。因为那些翰林清贵们只知道装道德完人指责他人的过失。你我这等他们口中的jianian臣,虽然爱谋私利,但总要把事情做好了,交得差了才能图谋其它。而他们呢?只知道党同伐异,却无半分实际建树。”

    蔡京听到此句中某几个字,心头一动,脑子开始飞转起来,琢磨着着这话里的含义。一阵疲惫袭来,正要习惯性闭合眼睛养养神,猛然想起现今的处境,咬了咬舌尖,疼痛让他的脑子骤然清醒过来。

    “安明此言甚是,这朝中还是需要做实事的人。既然你我意见一致,何不通力合作呢?”

    “太师说的极是,只是帮太师复相,我有什么好处?”

    蔡京愣了一下,双目闪着摄人的光芒,“我愿联络同僚旧友举荐佐尧为太宰,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总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事。老朽自愿附为少宰,襄助佐尧,并全力支持安明领军一路,北上燕云,建立首功。”

    刘伯阳也愣了一下,想不到蔡京开价这么高,“那我该如何相信太师呢?”

    蔡京笑了起来,他神情明显轻松了不少:“安明,我有女儿十数人,但我最宠爱的为十三小娘子,又貌最美,配你为妾,如何?”

    “太师,你敢送,我可不敢纳。而且太师与我姻亲后,还想复相吗?”

    “安明,我试探你而已,看来你心里还很明白。”

    “是的太师,我心里的确还很明白,所以一直在想,该如何相信太师呢?”

    蔡京默然了一会,苦笑道:”此事我也思量许久,如何让安明和佐尧信任老朽呢?可是一直不得要领,安明可有何良方。”

    刘伯阳愣楞地看着蔡京,是啊,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和舅舅相信蔡京以后不会坑自己这边呢?但是两人心里都明白,恐怕蔡京自己也不敢确定,以后会不会翻脸。

    都是这天底下心思最顶尖、做事不择手段的人物,再歃血为盟,到了适当的时机,该坑对方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坑。这一点,两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找一个让刘伯阳相信蔡京的凭证真的好难。

    为什么要纠结于互相取信呢?刘伯阳猛然发现自己想差了,两边的主要利益相合,估计就是再怎么打都拆不开两边联盟,要是利益不合,斩一百只鸡头、烧十八遍黄纸也不管用。所以不如顺其自然,利合则和,利分则散。

    “太师,此事重大,我需要回去跟舅舅商量下。”

    “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太师还请尽早回府休息,明日一早学生还要去府上拜访太师。”

    “拜访我?”蔡京猛然一惊,随即笑意展开,指着刘伯阳道,“安明,你胸中不仅有丘壑,更有山河表里,仅凭此点,你将来必定远胜我。”

    正当蔡京准备再次爬梯子翻墙时,刘伯阳阻止了他,示意护卫贾存泽、贾存康上前帮忙。贾存泽上前背住蔡京,贾存康在后面护着,如猿猴一般嗖嗖爬上梯子到了墙头,还没等蔡府仆人反应过来,后面的贾存康轻轻一跃,攀到墙头,然后翻身先去了那边的梯子,护着贾存泽背着蔡京翻过墙头,又悄无声息地下去了。几息后,两人在蔡府仆人目瞪口呆中又轻盈地翻越过来了。

    第二日一早,刘伯阳在几名伴当随从陪伴下,带着简单的礼物,以同乡晚辈身份,投书蔡府,求见太师蔡京。不一会,蔡府开侧门,小衙内蔡脩亲自出门迎接,将刘伯阳接入蔡府中。

    刘伯阳在蔡府待了大约半个时辰,又是蔡脩亲自送出侧门。这一切都被众多有心人看在眼里。

    中使谭稹接到禀报,在房中转了数百个圈子,苦苦思量刘伯阳此举是什么意思?天下都知道官家恶了蔡家,蔡京现在就是一堆臭狗屎。要是以前,他早就飞奔过去,抱着蔡京的大腿叫亲爷爷了。但是这次来回经过应天府,谭稹就是装作不知道此城还有蔡京这号人。可是刘伯阳怎么就敢凑过去了,还这么光明正大。不怕官家责备吗?

    但是谭稹久在内侍省,知道刘伯阳在官家心里的地位和分量,也知道这位驸马爷是个极聪明的人,行事有度。难道还有什么隐情是自己不知道的?真的好纠结啊,为什么我就想不出来呢?

    南京留守王孜听完下人回禀,站在院中默然许久,最后苦笑着摇摇头道:“不如也。不如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