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逆天系统_第六十八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1/2页)

    回到汴梁城,刘伯阳和谭稹进宫面圣,交待差事。

    官家询问了几句校阅巡检水军的情况,刘伯阳对答如流,并呈交了一幅麻布长卷,长一丈,是刘伯阳以海州东海县海域校阅水军为背景,用了泰西画法,一路上紧赶慢赶画出的。

    两位小黄门左右展开,只见场景真实,画质厚重,船只、旗帜、人物、朝阳、大海、陆地,在光线明暗中参错有序,万军奋勇、纵横七海的气势跃然纸上。

    “好画,如此好画。”官家被这幅画给迷住了,他站在画前,脸都要凑到画纸上去了,细看了许久才叹息道:“想不到安明还有如此神乎其技的画技!”

    “禀官家,臣下自小也学习过作画,只是天赋有限,十余年皆是涂鸦之作。后来偶尔结识大食商人,知道了这泰西画法,一学之下发现还挺喜欢的,学了两三年,居然略有长进,能够拿得出手了。真是惭愧,天赋有限,祖宗画技学不好,只能学些旁门左技装点门面。”

    官家摆摆手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安明此技法自有高明之处,栩栩如生,更将阅军这雄烈激昂之景传神展示,不错,不错,这幅画我收至宝文阁了。”

    “谢官家恩典。”

    官家兴致所至,挥毫写下跋文,盖上“宝文阁御览”的印章,嘱咐内侍好生收藏。

    “安明,听说你从海州回汴梁途经应天府时,拜访了蔡太师?”

    官家的话让站在旁边的谭稹一惊,腰不由地更弯,头也更低了。

    “回禀官家,有此事。臣奉诏与谭中使代天校阅巡检水军,去海州时身负重任,所以无暇他顾。回汴梁则是正事已完,只需回京复旨,所以抽了个空去拜访了蔡公。公乃臣下同乡前辈,与臣下诸多长辈有同窗同门之谊,算得上是臣下的长辈。此次回途经应天府,岂能过府而不登门拜访之理。”

    “好,好,我就喜你这赤诚之心。蔡公只是因为年迈体衰,朕体恤他,恩允他荣休养老,又不是什么待罪之身,有些人就是想多了。只有安明你这赤诚之人,才会如此光明磊落拜访。”

    官家抚掌赞叹道。谭稹在一旁,心里对驸马爷这波saocao作是赞叹不已,内衫后背却被冷汗渗湿了,自己在应天府作态,想必在官家眼里,也是心思乱多的丑态,只是自己是内侍,身份特殊,要是贸然去拜访蔡公,被人弹劾怎么办?自己可没有驸马那进士的护身符,人家拜访是讲孝道伦理,自己去拜访恐怕会被人说是阴下私会,图谋不轨,我也很为难啊。

    回到府中,嘉德帝姬倾述了一顿相思之苦,刘伯阳连忙安抚,然后吟诗词三首直到深夜,早上起来的时候腿都点软了。

    第二天上朝,官家心情很好,以校阅巡检水军有功,下诏擢升刘伯阳从五品太常寺少卿、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知尚书省左司郎中、监三司使户部副使公事,兼知枢密院都承旨事,继续提举市舶总司公事,监沿海巡阅使司事。

    枢密院都承旨事是在枢密院检详东房文字基础上连升两级,这份差事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检查枢密院主事以下官吏的功过和迁补。遇到有事的时候,比如官家大朝时,负责检阅殿前禁军,官家接见外国使臣或纳贡的藩番首领时,站在官家身侧、以显官家和朝廷威严。想必官家看到刘伯阳身高一米八出头,十分雄壮,又领过兵打过仗,身上自有一股肃杀威严,干这种差事最合适不过。又或许是官家想向外邦藩国以及归附部落炫耀自己的得意女婿,这个就不可而知了。

    朝中众臣都无动于衷,下朝后还纷纷向刘伯阳道喜。也就当今官家敢这么干,给宠信之人随心所欲地升官,兼任官职也是一个接一个,蔡公为相时曾经兼任了二十多个官职,等于领二十多份俸禄,也算是一种特殊补贴。以前几位官家绝不会做出这等事来,就算想做,也会被大臣们喷得一脸口水。

    下朝后,刘伯阳进宫谢了天恩,同时也向自己的岳丈岳母以及几位小岳母献上了晚辈的孝敬之心。

    出得宫来,刘伯阳不急着回府,而是直接去了舅舅唐国维家。表妹唐秀娘的婚期临近了,刘伯阳要送上一份厚礼人情。

    “安明,助蔡公复相,好处几多?有何后患?”听完刘伯阳详述了跟蔡京的谈话后,唐国维微皱着眉头问道。

    听了舅舅的问话,刘伯阳心里暗叹,舅舅这政治智慧就是比自己要高,根本就不提蔡公如何让自己这边信任的事情,想必他心里知道这事是不可能的,干脆懒得计较。

    “舅舅,我这几日一直在思量这个问题。助蔡公复相,虽然是我们行事反复,但仔细一想,又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王黼为相,正事不行,却一直都在糜烂朝政,败坏岁赋。听说他准备要行丁口税,以青壮丁口为目标,征收人头税,无耻无能到了如此地步。要是再败坏下去,届时万一官家要舅舅接相,怕是也难以把这破烂帐给弥补回来呀。不如就此下手,去王复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