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千书万言举蔡公 (第1/2页)
“你说王将明跟童道夫勾连在一起了?”梁师成说这话的时候,右手紧捏着汝州细花青蔓茶杯,眼睛直直地盯着刘伯阳。 “是的,梁相,不瞒你说,我从海州回汴梁,途经应天府时,拜访了蔡公。他话里话外提到了想请我转托舅舅,助其复相。我觉得非常好奇,是什么原因迫使蔡公如此这般,居然找上舅舅和我?以前不是有童太尉助他,复相之事已有转寰余地了吗?” “应该是王将明畏惧童道夫与蔡公勾连,威胁他的相位,于是愿意妥协,与童道夫勾连在一起了,所以蔡公才会如此急迫。”梁师成的声音变得更加尖锐起来,不过他极力压制着声音,又尖又轻的声音在梁府书房里回响着,显得十分诡异。 “应该是这样。梁相可以查一查,以前童太尉每五日必遣人悄悄去一趟应天府,现在估计是没有了。” “难怪这些日子王将明不再针对童道夫了,我还以为他想明白了,原来是他们有了郎情妾意。”梁师成嘎嘎地笑着,就跟夜里的猫头鹰。 “梁相,此外我还探知到一个消息,王将明遣人去了高密郡王府。” “哦,你是怎么知道的?” “梁相,你知道高密郡王跟我的关系,所以我叫人在坊间多多寻访打探郡王府的事情。偶尔间,在一处酒楼,听得郡王府的一位李记室在喝酒,喝得有点高了,扬言说他们王爷很快就要复升亲王了。我的人故意去挑唆了几句,那记室就嚷嚷说,王相已经当面允了他们王爷,不日定会向官家请奏,让他们王爷复亲王爵。” 梁师成松开紧握的拳头,食指和中指轻柔地在茶杯边沿缓缓地盘摸着,盯着刘伯阳看了许久,最后开口道:“安明,唐相和你答应了蔡公?” “是的梁相。”刘伯阳很坦诚地承认。 “蔡公给了你什么好处?“ “蔡公想将其幺女十三小娘子许我为妾,再跟旧故门生一起举荐我舅舅为公相,他自添为次相。“ “蔡公真的好魄力,居然许下这等好处,举唐相为公相,还有他府上的十三小娘子,貌冠汴梁城,多少王公贵人为之倾慕。”梁师成的眼睛眨呀眨。 “是啊,蔡公这份决断,远非常人所能比的。不过舅舅和我都拒绝了。” “哦,唐相和安明你准备如何跟蔡公合作?”梁师成低下头去,盘摸茶杯边沿的手缓了下来。 “我舅舅的意思是助蔡公复尚书左仆射职,其孙女的亲事自然是坚决推掉了。” “尚书左仆射,不是太宰?”梁师成一下子抓到了这句话里的关键,猛地抬起头来。 “是的梁相,这样我们多少也放心些。” “哈哈,唐相好算计。”梁师成笑了起来,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但是刘伯阳能够从他眼睛里隐约看到几分犹豫。 “梁相,我等与王相关系一般,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给梁相提几个建议。” “安明只管说。”梁师成又开始盘摸茶杯边沿了。 “王相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多智,然才疏隽而寡学术,又善佞。执相以来,只知一味邀逢人心,媚上固宠。正事却一律荒嬉,朝令夕改,如此下去,朝政糜烂,官家迟早会恶了他,届时梁相恐怕也难逃牵连。” 说到这里,刘伯阳压低声音道:“前几日官家出宫微服私访,在下舅舅陪伴在侧,想去王相府上拜访,却被我舅舅劝退,另寻了去处玩耍。” “唐相这是为何?” “梁相,去王相府上,必然要经过贵府门前。官家对梁相府上是有段时间没去了,突然看到王相府紧挨着梁相府,官家会如何想?” 梁师成盘摸茶杯边沿的手停了下来,他的眼睛眨巴了好几下,抬起头对刘伯阳说道:“安明,请代我向唐相说声多谢了,过几日,必要找个机会当面酬谢。” “梁相是自己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必客气。只是这蔡公复相一事,梁相如何看待?” “我明日就筹谋搬家,此事我自会办得妥当,唐相和你不必担心。”梁师成站起身来拱手道,停顿了一下,又犹豫了一下,“蔡公才干超卓,但是器量甚小,睚眦必报。某家在宫中,只需谨慎小心,倒不担心。只是唐相和安明你,一旦蔡公复相,务必要小心再小心。” “多谢梁相关心。”刘伯阳拱手恭敬行礼道,“舅舅和我知悉蔡公秉性,自当在外谨慎行事,又有梁相在宫里照应,必定无事。” “如此甚好。”梁师成最后长叹一口气道,“这世上,有两位的情份我这辈子都还不了了。一是惠恭皇后,二是你舅舅唐先生。你这泥猴子,年轻气盛,野心勃勃,却把唐先生拖下了水了。以后你好自为之吧,告辞!” “谢过梁相,学生送梁相。” 过了一个多月,忽然有御史借口两淮一带的天灾,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执事政事堂的王黼。政和七年夏秋,两淮洪水泛滥,冬天却暖和少雪,到了政和八年春天,开始大旱,接着又是蝗虫。加上王黼此人的执政手段跟蔡京之间差着十个郑居中和白时中。地方州县告急陈文雪片一样飘到汴梁城。开始时王黼还勉强支应着,到后来被告急书淹没了,王黼直接从神霄观请了一个大铜炉放在门下省前面,所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