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忠义生死惟一时(一) (第2/2页)
“李管仲,你怎么在这里?” “禀告拓防御使大人,我们刚到朴府门口,就遭到了迎头痛击,损失了不少人手,终于把贼兵逼进了朴府,但也无力发起进攻。李大人就传令,封锁四处街道,把朴府围起来,然后命我带人守着这里,同时迎接拓防御使。” “这个李右虎,怎么心思我还不知道,还不是想让我的人马去打头阵。”拓言资一脸鄙视地说道,不过说心里话,虽然都是他练出来的“嫡系人马”,但还真不在乎,只要军官骨干还在,士兵嘛,死多少再招多少就好了,大不了多花点时间练一练。 变故骤起,拓言资猛地往后一跳,李管仲的刀锋在他的胸甲上划出一道火花。他毕竟不是李右虎那种划水的武将,好歹是以勇武知兵出名的正经武将。 “李管仲,你想干什么!”拓言资也拔出了佩刀,大吼道。 “李资谦、拓俊京等老贼,勾结内医,毒死大王,证据确凿,是为国贼!王长子传令我等,诛杀贼党,为国除害!”看到一击没有伤到拓言资,李管仲脸色阴森地吼道。 “李拓老贼,毒杀大王,是为国贼!诛杀贼党,为国除害!”他身后上百部众也跟着大吼起来。 听到这吼声,拓言资手下的士兵们心都有点乱了。这段时间,两党相争,开京城没少流传各种谣言,大王被人毒杀就是其中一个,幕后指使者也在两党首脑之间打转。现在被人当众喊出李资谦、拓俊京是毒杀大王的幕后指使者,这些士兵们当然有点心慌。他们都是京畿的精兵,拱卫开京,日夜训练都是被要求忠于大王。而且高丽王俣当了十几年大王,在军民心目中威望还是很高,自家的老大居然成了毒杀大王的凶手,确实有点慌。 这时,拓言资的士兵中有人高吼道:“我等乃大王禁军亲兵,当然要替大王报仇,诛杀国贼。” 此人正是李管仲刚才说的金铁头,金麓。他一吼,身边两三百心腹也跟着大叫起来,“为大王报仇,诛杀国贼!”然后刀兵相加身边的旧同僚。 拓军众士兵心更乱了,李管仲又趁机率兵正面猛攻,不少士兵直接丢掉兵器,躲到一边去了,军官们都弹压不住了。这时,郑播复又率军从后面和侧翼冲出来,拓军乱成了一团,不到两刻钟就彻底崩溃了。拓言资在护卫拼死保护下,冲出了重围,直奔侯府。 “报!李将军、郑将军被…”传令兵刚说了一句,就被人从背后推开。拓言资头盔没了,发髻散乱,铠甲破烂,浑身是血,在两名卫兵搀扶下冲了进来。 “君侯,叔父,大事不好,李管仲、郑播复等贼子反了。” “什么!?”拓俊京脸色大变,这几人同他一样,是曾经在北边跟辽人、女真人打过仗的悍将,也是开京禁军以及京畿兵马的中坚将领,他们叛变,意味开京禁军和京畿兵马完全失控了。 “他们怎么会叛了呢?他们怎么能叛了呢?”拓俊京喃喃地说道。开京禁军两万余人,是高丽国最精锐的兵马,是李资谦、拓俊京最大的依仗。这些将领一直是自己的部下和同僚,经常称兄道弟。哦,自从两三年自己升任卫尉卿兼直门下省后,跟这些将领的关系似乎疏远了些。自己也安插了子侄进军中,以为掌握了大局,现在看来,那些老兵油子早就架空了自己的子侄。 众人都慌了神,围着他们的主心骨李资谦,七嘴八舌地问道:“君侯,怎么办?” “报!”现在冲进来的都是报丧鸟。 “将军孔沃叛了,他将金将军(金由载)、拓将军(拓柯)等将校诱到偏殿,然后设伏兵把他们全部杀了,汇集了安序的旧部,搜杀我们的人,又控制了王宫,只有少数人逃了出来。” “报!贼军合兵一处,约有上万人,口喊奉王长子令,诛杀国贼,正从四面向侯府围了过来。” “君…侯,可,可有…转寰余地?”郑克永牙齿打颤地问道。 李资谦看了一眼众人,又看了一眼躲在人群中瑟瑟发抖的外孙世子楷,长叹了一口气,仰首高声念道:“见二功臣像,汍澜有所思。公山踪寂寞,平壤事留遗。忠义明千古,死生惟一时。为君蹈白刃,从此保王基。” 众臣都懵圈了,这是大王写的汉诗《悼念二功臣》,你这个时候念这首诗干什么?想跟大王团聚了,所以先来首热身诗?可是我们现在还不想去见大王呀,赶紧想想办法。 “外翁,我不做大王了,只求做个安乐公,外翁,求你去跟他们说说吧。”世子楷带着哭腔说道。 “世子,这由不得我们了。” 这时,侯府外面一片喧哗,然后有校尉在四处传话:“奉王长子命,弑主国贼,人人诛之,杀入侯府,鸡犬不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