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鱼龙定亦知忠信(一) (第2/2页)
大人,有的事当急,有的事当缓,否则一味用急,很容易失控的。” “悠远的好意我知道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赵匡眼睛扫了一眼堂上众人,阴测测地说道:“悠远,你看这堂上众人,哪个不怀着各自的心思?我走在前面,他们当我是首领,我要是慢了下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从我身上踩过去。” “赵大人,有时候退让一步海阔天空。” “悠远,你可以退,我却退不得了,你不必多言了。” “赵大人,也罢。你还是要当心这些中立的朝中大臣,他们不少都是世代为官,朝中地方的势力错综复杂,谁上位都要拉拢他们才能稳定局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才会如此安然地坐壁上观,获渔翁之利,而下场的我们,血不流干,恐怕他们不会甘心收手。” “哼,悠远,你太看得起他们了,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的家伙。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圣贤说得没错,这是一帮成不了大事的家伙,何足为患。” “赵大人,成大事者豪杰,坏大事者小人也。既然知道他们是一群见利忘命的小人,就该好好提防他们。” 赵匡默然许久,凝重地点点头:“悠远的话我记住了。” 这时,有侍卫进来大声禀报道:“门下侍中崔大人,参知政事高大人,礼部侍郎、制诏金大人到。” 堂上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朴直、金炫、郑知常等三人起身上前,大家都看向了赵匡,他整了整衣帽,几步走到了朴、金二人后面,与郑知常并行,不一会,王长子概被人请了出来,排在最前面,然后大家声势浩大地出迎三位重臣。 王续然没有加入其中,只是站在一旁目送他们离去。过了一会,回过头来,看到了也在一边的妙清等十余位官员僧道,大家微微一笑。 高丽王俣过世三七之日,王长子概率众臣哭灵,然后移灵柩于奉安宫,上庙号文孝。即日,门下侍中崔思诹、门下侍郎高令臣、同知枢密院金炫、尚书左仆射韩安仁、尚书朴直、文公美等人率文武百官进表,拥立王长子概继位大统。王长子不受,三进三让,最后王长子概在重光殿继位,是为高丽王,群臣三呼千岁,奉上宝印。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可还没等首相崔思诹开口递上书表,赵匡站了出来,大声道:“而今大王继位,大统已定,臣有关及社稷江山的要事禀奏!” 崔思诹诧异地看着赵匡,隐隐觉得不对。 “赵卿请说!” 这时赵匡向崔思诹拱手行礼道:“崔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赵某失礼了,还请崔相容下官禀述一二。” 看到赵匡如此恭敬的样子,崔思诹又犹豫了,或许另有隐情。 “先王被毒杀一事,另有隐情!” 赵匡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有何隐情?”高丽王概问道。 “众人皆知,先王突然驾崩,是国贼李资谦收买内医崔思全下毒造成的。但是先王正值春秋鼎盛,一向身体安康。为何会突发背痛,给了国贼可乘之机?” 听到这里,众臣们开始释然了,原来如此,这是要借着先王突然驾崩的事情再清算一批人。也是,不多清算一些人,空出官职位置来,怎么安排众多的有功之士? “来人,把贼子带上来。” 几位甲士拖上来两人,一位是内侍,一个是文官服侍,面色惨白,神情麻木。有认识的人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内侍尚膳李垌,内医崔思全。” “还不速速将你们毒害先王的恶行公布于众,否则将你们剁成rou酱喂狗!” 听到喂狗二字,两人浑身哆嗦颤抖,李垌结结巴巴地说道:“有贵人要我等在先王食物下归附,厚仲,连枝。” “下这些药干什么?崔思全,快说,你是不是想被剁碎了喂狗?” 崔思全颤抖得更加厉害,他抬起头,看到赵匡,就跟看到鬼差一样。他咽了一口口水,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恐惧,结结巴巴地说道:“大王背椎有旧伤,伤及了肾脉,又年少时留下过气喘痼疾,肺脉有损。这三样药材会伤及肾脉和肺脉,严重时会让大王旧疾复发,危及性命。谁知下药没多久,大王就微感不适,有所发作,我们就不敢再下药了。后来李资谦不知为何知道了,找到我等,威胁说要举发,诛灭我等九族。我们只好同流合污,直接下毒。” “是谁要你们下那三种药材的?什么贵人?” 听到赵匡一声比一声严厉地追问,崔思全闭上了眼睛,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用合族性命威胁我们下药的贵人们有上党侯王佖、圆明国师、带方公王俌、宰相崔思诹、副相韩安仁、尚书文公美六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