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二回 抢书 (第2/2页)
邓天王是马上将,步下功夫并不擅长,灵活动转不如张弘镜,幸喜有二丈长的画戟,又长又重,张弘镜难以靠身,但是,想擒住张弘镜也是不易。 二人战有一百余个回合,未曾分出胜负。 王璠这时喊道:“四哥,你且休息休息,让我来会会这个妖道。” 邓天王确实累了,便让王璠上前。 王璠手使钢刀,与张弘镜战了五十余个回合,便处于下风,被张弘镜一脚踢倒。 邓天王急忙上前去救,拦住张弘镜,又战了五十余个回合,一不小心,便被张弘镜一剑划到了肩膀上。 传能见势不好,便传令让义军弟兄齐上。可惜那桥狭窄,容不下太多人,靠前者被张弘镜砍死十数个,依然不能近那个洞口。 双方僵持了许久,如今已到了下午时分。 传能这时走到邓天王近前,道:“邓将军,这道人厉害,你的马上武艺高强,步下却难擒住那妖道,如今僵持不下,不然以退为进,佯作退兵,留一二弟兄在暗处盯着此处,我们先去仔细商议,或四面包抄,或挖地洞,无论如何,也要把妖道擒住。” 邓天王如今二目血红,不愿退下。王璠也觉得传能和尚所说有理,也来劝说道:“四哥,黄大哥常常教导我们兵书战策,何必如此执拗,还是听和尚的吧。” 等天王急道:“这事关大哥性命,我如何不急。” 传能道:“如此僵持于此,反而对主公性命不利。” 二人这才把等天王劝住,便鸣金收兵,离了这山洞小桥。 张弘镜战了一日,也是乏了,等到义军撤走,知道他们有诈,不敢懈怠,便绷着神经守住洞口。 张弘镜取了些干粮吃了,回头朝土台望去,见土台上东西南北四块石头如故,中央戊己土的石板也没有变法,石板上上三下七的油灯,如今只有一盏亮着。 张弘镜心这才安,心想:“等到今夜三更,黄巢的最后一魄臭肺魄被我拜出,那盏灯再灭了,黄巢便死了,我也就给成儿报仇了,对三娘也有所交代。” 张弘镜不禁又想起了黄三娘,色心小动。 张弘镜突然觉得要下一动,伸手一摸,发现紫金葫芦不见了,再石板中间看,那草人似乎没有了。 张弘镜暗道:“不好。”也不管洞口了,飞身窜上土台,果然见石板中间的草人不翼而飞。 张弘镜又怒又气,叹道:“这黄巢一军中果然有高人,我连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从我眼前把葫芦、草人盗走。看来黄巢不当灭,成儿仇不当报,我还是暂避一时吧。” 想到此,张弘镜收了障眼法,离了土台,循小路逃走。张弘镜也到了千秋河畔古城墩三清道观,在观中暂住,容后再提。 障眼法一去,现出了土台,在暗处打探的义军急忙报与邓天王。邓天王与王璠、传能急忙来看,见这土台上的摆设俨然就是道人作法之处。 传能看了看道:“这五行阵法俱在,十盏油灯也俱全,只是没有了草人和装魂魄的葫芦。” 邓天王大怒,就要去砸那些石板,传能急忙拦住,道:“邓将军,这法台上布置都与主公性命有关,不可轻动。” 邓天王忙小心避让,问那留守的义军:“那妖道哪里去了。” 义军支吾道:“这却未曾见到。” 邓天王伸手就要打那义军,传能急忙拦住道:“这妖道见首不见尾,岂是我们弟兄所能察觉的。为今之计,趁那妖道走的不愿,速去找到他才对。” 义军弟兄分头去找,可惜直找到天黑二更,也没有找到张弘镜。 邓天王满眼血丝,头发直竖。王璠、传能也很沮丧。 传能道:“如今已是第七日的二更时分,还有一个时辰就到子时了,如果还没有把钉头七箭书在主公身边焚化,主公便要三魂七魄尽散了!” 说道此处,邓天王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哭的天昏地暗,提泪横流。 邓天王是血性汉子,向来不流泪,今日为黄巢流泪。在本部书中,邓天王大哭了三次,这时第一次。 王璠、传能急忙解劝。传能道:“如今主公未死,邓将军此苦莫不是催主公死吗?如今我们见不到妖道,不如回大云寺守在主公身边吧。” 邓天王无奈,止住哭声,带人返回大云寺。 到了大云寺,邓天王、王璠、传能三人急忙赶往方丈室去看黄巢。 林言也在黄巢床前,见三人脸色,已知没有收获,也不再问。四人未在床前,在黄巢气尚不若游丝,几乎难以察觉了。 耳听着更鼓就要敲打三更,突然方丈室窗户被推开,从外面“咣当当”扔进来三物。 传能捡起来观看,一个是扎着九支箭的草人,一个紫金葫芦。还有一个纸团。 众人大喜,让传能打开纸团,只见上写二十字:“赵燕多慷慨,璋玉埋泥胎,盗道成一统,书箭起土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