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 所见所闻 (第1/3页)
车站附近的“天空”并不是很高,借用大功率探照灯,依稀可以看见洞顶凹凸不平,上面点缀着很多又小又圆的气泡。 这些气泡是由多孔的熔岩形成的,再加上不透明的石英结晶夹杂着一些比较小而透明的盐结晶,仿佛天然的灯架。 当众人走过的时候,这些结晶体似乎也在发光。可以说,这个地下世界为了迎接来自地面上的客人,奉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太漂亮了!”作为女,姚助理不由得大声喊道,“真的是太惊人了……” 大家都非常意外,没想到在这几千米深的地下,竟然有如此美丽的“星空”。 据接待人员介绍,整个桃源地下空间,从南到北,高度依次递减。其中最高的南部地区,那里的高度普遍都有好几百米,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上千米。 而在靠近阿尼玛卿山脉,也包括新站这片区域,都属于地下世界的最北部,高度一般在几十米到两百米之间。 另外介绍一下,地下世界的温度基本维持在二十多度左右,也许是因为太空旷的原因,这里一点也不显的气闷。如果仔细感受,似乎还能感觉到气流在边流动。 在车站周边简单地吃过午饭,接着在接待人员的指示下,所有人员上了官方派过来的汽车。接待车辆是十辆新式的电动巴士,看起来应该刚出厂没多久。 很明显这些巴士是桃源省自造的,因为隧道太窄,理论上这种大型车辆是运不进来的。 由此可见,至少在工业制造方面,桃源省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毕竟造汽车涉及到方方面面。能造汽车,也就意味着这里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工业水平。 新站距离01号新城有些距离,至少眼看不到城区的灯光。车队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行驶,到了下午四点才终于到达了01号新城。 “这哪里是城市,这明明就是一座工业基地。”梁飞中啧啧称奇道。 他的话并不难理解,因为还没进入城区,车队里的所有人就听见了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穿梭不息载满各种货物的大货车。 年轻的接待人员听了,耐心解释道:“这位先生说的没错,其实01号新城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座纯工业城市。大家一路过来也都看到了,桃源省的对外通道只有一条,就是那条隧道。 铁路的通行能力有限,尤其是大型的机械设备,根本运不进来,只能在本地进行组装或者制造。我们桃源省的工业,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截止到上个月,01号新城共有两座小型钢铁厂、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一座小型煤矿、淡水处理厂 、汽车厂,若干锻造厂、钢管厂、化工厂等等,已经拥有了基本的工业基础。” “这里如此封闭,你们搞这么多的工业,不怕环境污染吗?”一位中年人提出疑问。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想要发展,有时候就得牺牲。不过大家也别着急,省里已经在最西边打通了通往柴达木盆地的隧道。 一方面可以采掘那里的矿藏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对流的作用。只要空气流动起来,污染问题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这和房屋装修是一个道理。” “那么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呢?” 听到这话,接待人员懊恼地拍了一下脑袋:“唉呀,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在这里,我要郑重提醒大家,整个桃源省的环保法规非常严格。 大家上携带的所有塑料制品、以及自然界中不可分解的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丢弃或者燃烧掉。 就算丢到垃圾桶里也不行,这些垃圾你们可以选择离开时再带出去,或者送到专门的垃圾回收点。 我还是建议大家顺手带出去,因为那些特殊回收点比较难找,而且还要缴纳不菲的垃圾处理费。” “如果不小心被抓到了,你们这里会怎么处罚?”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爷子问道。 接待人员脸上马上出现了恐惧的表,然后对着车上所有人警告道:“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城区内到处都是隐秘摄像头,有一个抓一个。 至于处罚措施,比较严厉。第一次被抓到,视节严重程度,处罚包括一到两个星期的公益劳动,以及一到五万元的罚款。 如果第二次被抓到,就会被立即遣送出境,并且会被永久列入黑名单,以后都别想再进入桃源省了,而且还会面临巨额罚款。” “这么严厉?”车上不少人露出诧异的表,有人甚至偷偷收起了准备扔出窗外的零食包装袋。 “这也是bī)不得已的事,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接待员鞠了个躬。 …… 十分钟后,汽车把众人拉到了城市郊区的一家宾馆门前。之所以把宾馆开在郊区,可能与城区的污染有关。 待所有人下车后,接待员交待道:“这里就是大家今后一个星期住宿的地方,别看宾馆不大,但是这里是整个01号新城最好的一家宾馆,也是物资最充沛的一家宾馆。 如果有招待不周,请大家多多包涵。至于15号的工程招标会,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人员前来通知各位。而明后两天,大家可以在市区到处逛逛,领略一番地下世界的特色。” 接待员说完就准备和大巴车一起离开 ,为了表示感谢,李东让姚助理给对方送了一些带的零食。 进入宾馆里,条件比想象中的要差,用水用电都有时间限制,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据说是为了保障工业生产。 洗了个水澡,简单对付了一下晚餐,然后大家便去睡觉了,毕竟做了一天车,早就累的疲惫不堪了。 一夜好梦。 次一早,吃过早饭,桃源省这边安排了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