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传_第四十七章 盛会(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盛会(完) (第1/2页)

    梦坡斋内。

    所有人都敛气屏息,等待金竹公出题,贾琮则暗自思量着,他虽然能把很多宋词宋诗倒背如流,可要是写出来的和他现在的境遇不符,就张冠李戴了,绝对瞒不过梦坡斋里所有的人。

    比如他这个年纪不能写那些老气横秋的诗词。

    刘先想了想道:“既然写过咏梅的诗词了,那你就再作一首写雪的诗词吧!”

    众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贾琮的身上。

    贾琮想了想,有一首词最合适,自己只要改动一点即可,没办法,自己写不出来,只能抄了。

    贾政面色有些担忧,唯恐贾琮写不出好的诗词来。

    贾琮心中松了一口气,略微沉吟,酝酿了一番,提起笔在砚台里沾了沾墨汁,在展平的宣纸上抄了起来。

    “采桑子·观书有感”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颇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贾政亲做诵书官,贾琮抄一句,他大声读一句,一词读罢,满堂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书桌旁那个略显消瘦的身影。

    刘先也是满脸的动容,叹道:“外面都道此子诗才天授,果不其然,今后怕再无人作雪花词矣。”

    贾琮搁下笔,朝所有人拱了拱手,淡然道:“学生才疏学浅,班门弄斧,诸位前辈见笑了。”

    “贾琮,你不仅诗才天授,而且心性极佳,老夫本欲收你为徒,奈何老夫年事已高,已无余力,而且你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进学科举,所以……”刘先又朝贾政道:“如存周不介意,老夫今日就越俎代庖一次,替贾琮选一个进学之处,存周意下如何?”

    贾政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刘先能收贾琮为弟子,了却自己几十年的遗憾,不过他也知道刘先一辈子从来没有收过徒弟,他也不能强求。

    而最重要的,贾琮今日得到了金竹公的认可,往后无论是科举还是仕途肯定能顺风顺水,如此就够了。

    “那就有劳金竹公了。”贾政朝刘先行了一礼,面色恭敬。

    刘先笑着点点头,抬起眼朝堂下众人看一圈。

    八大书院和很多大儒们本来以为金竹公要收贾琮为弟子,心中早已放弃,没想到此刻竟然峰回路转。

    贾琮的天资,他们有目共睹,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若是能把如此天才收录门下,传出去自己的名声也会很好听,况且,贾琮得到了金竹公的肯定,无形之中就等于和金竹公有了一层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有人迎着刘先的目光,个个昂首挺胸,满是期待。

    刘先环视了一圈,面色奇怪,回头朝站在身后的贾政问道:“存周啊,没有去请陈伯行吗?”

    贾政连忙道:“请了,打发去陈大学士府里送请帖的小厮回来说,陈大学士前几日偶感风寒,不能见风,所以没来。”

    陈伯行,字彦长,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掌院就是执掌翰林院,一把手的意思,也叫翰林院大学士,官位从二品,状元出身,今年不到五十,学问渊博,性情刚烈,一身正气,与刘先是忘年交,亦师亦友。

    听到陈伯行的名字,无数人面露失望之色,比功名,他们多是进士之流,比官位,别人是从二品的紫衣大员,他们连九品的官都不是。

    “老夫也有十几年没见过彦长了,他学问之渊博,老夫都自叹不如,此子若是拜了他为师,必能进益。”

    贾政大喜,说到底,张伯行才是最合适的人选,翰林院大学士,可是号称天下学问最渊博的人。

    “全凭金竹公做主。”贾政恭声道。

    刘先又对贾琮道:“你的意见呢?”

    贾琮没有拒绝的道理,对刘先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道:“学生谢过金竹公!”

    刘先笑着点点头,正欲再说些什么时,就看见一个奴仆快步走了进来。

    那奴仆走到堂下,朝贾政跪下道:“老爷,老太太打发人来请三爷去荣禧堂。”

    贾琮心道十有八九是之前贾宝玉被贾政撵出去的那件事。

    贾政皱眉道:“可曾说是何事?”

    那奴仆欲言又止,似乎有些犹豫。

    贾政见状心中越发慌乱,要是今天老太太当着金竹公和士林大半的大儒,名士和他的上司,下属们把贾琮再打个半死,那他直接找根绳子一了百了算了,否则出去也要被别人活活笑死。

    “还不快说!”贾政喝道。

    “老爷……来传话的平儿姑娘说,许是因为宝二爷的事情……老太太发了火……所以……”

    贾政闻言又急又怒,身子不由得晃了晃。

    众人见状,面色疑惑,贾琮连忙上前扶住站不稳的贾政,宽慰道:“老爷莫急,老太太想见琮,琮过去一趟就是了。”

    “不!你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