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 (第1/2页)
李偒见机的快,当即厉声呼唤军吏。 “速派骑兵百人,追回李岘!” 军吏慨然应诺,刚要出去却又被永王李璘叫住。 “慢着,李长史与我乃同族,不可伤了他的性命!” “父王!成大事者不可拘于小节!” 李偒略显急愤的叫了一声,但这一回无论李偒如何危言耸听,李璘都只坚持己见。韦子春不想他们父子争执个没完,便道: “永王宅心仁厚,原也无可厚非,不论死活,只要认回来即可!” 抓住李岘最根本的目的乃是截住可能走漏的消息,魏恒虽然为监军,但毕竟是个阉人,又无凭无据的偷逃回去,若想替永王开脱也并非难事。 “臣建议,当立即派遣使者赶赴长安,解释说明魏恒逃离江陵一事!” “如此双管齐下,当可为我们争取到至少三月以上的时间。” 薛鏐对韦子春的建议很是赞同,在他卡那里只要拖延住三个月,举大事之前的准备就可以悉数完成了。 李璘扶了扶脖颈,长时间的正视是他颇感难受,但在幕僚面前总不能不顾形象。 不过,这点身体上的难受比起内心的忐忑已经完全不算什么了。 “万一追不回李长史,派去长安的人还有何用,岂非送羊入虎口?” 李偒对父亲的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很是不耐,便道: “无论成与不成,这点牺牲还是要做的!” 言下之意,不管怎样,这一步必须得走,总要有人为此而将生死抛诸脑后。 李璘心下顿生恻隐。 “如果,本王说是如果,李长史返回了长安,派去的使者岂非,岂非性命不保?” 李偒还待争辩,韦子春却道: “派去的使者自有脱身知道,永王放心!” 韦子春的话,李璘还是很相信的,由此便点头放心。 其实,哪里有什么脱身知道,韦子春这么说也不过是宽李璘之心而已。 三路追击李岘的骑兵派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煎熬和等待,直到掌灯时分,也没有好消息送回来。君臣四人端坐在中堂,相顾无语,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甚至于连轻微喘息声都因为静极了而倍显粗重。 当最后一路追击的骑兵返回江陵以后,众人已经明白,消息走路难以避免。李璘连连叹息,急的直搓手。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须得立即有所动作,否则皇兄,皇兄的雷霆处置便要到了!” 李偒对父亲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胆小如鼠十分不满,这哪里是一个成大事者所应有的性情?然则,为了胸中沟壑内伟大抱负,他只能拥立父亲。 这时,薛鏐则道: “既然李岘的出逃已经难以挽回,那么事不宜迟,三日内,须得立即动身赶往金陵,只要控制住金陵,又扼守住江陵,这江南千里之地将尽归永王囊中!” 进薛鏐如此言之凿凿,李璘犹自不信的问道: “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容易?本王只须人到了金陵就可以执掌整个江南了?” 韦子春接着薛鏐的话头道: “这只是第一步,到了金陵以后,须得发布檄文,指斥太子逼迫君父,篡夺皇位的事实,当天下臣民认清楚这位背君叛父者的真实面目以后,自然就会纷纷倒向永王了!” 李璘一开始还挺欢喜,可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语气中颇有些为难。 “如此岂非就要彻底与皇兄撕破脸了?皇兄抚养我长大成人,这么做恐怕……” 李偒闻言,顿时就急了。 “父王念及兄弟情谊,那位好皇兄可会毫不犹豫的砍下你的首级!” 李璘登时愠怒,指着李偒大喝: “放肆!” 韦子春和薛鏐都是频频皱眉,这父子俩就像前世的冤家一般,只要在聚一起,说不上五句话就必然会争执起来。 大计定下以后,李偒当即命令部署连夜动作,一万精锐护军,护着永王李璘先一步起行,沿着长江东下而去,直奔金陵。与此同时,江陵也需要人马镇守,薛鏐便被委以重任,以大都督府长史之名义留下来负责镇守。 …… 长安,李亨重责了魏恒之后,总觉得心中郁闷难解。如果魏恒私自逃回了长安,那么李璘果真心内坦荡,就该派人到长安来解释。不过,此前李璘的表现也是让李亨心生不满,他曾下诏命李璘返回程度侍奉太上皇,那个一向温顺乖巧的弟弟居然拒绝了,而且还说出了一个他不好拒绝的理由。 当时,安禄山部叛军以重兵挺近江陵,李璘直言如果自己返回程度,对当地的军心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