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6、专家教授  (第1/1页)
    “小家伙们感觉怎么样?”    等三个小宝贝儿连续背了几天书包,童建国才来询问他们的使用感受。    “好呀!好呀!”    童筝拍着小手。    “欣欣也想要一个呢。”    “你个小东西,这么小点儿就知道讨好女孩子了。”    赵君在一旁整理下三个宝贝儿的肩带说:“确实不错,就是感觉好像有点勒的慌。”    “哦,可能是带子窄了点,我让他们再调整调整。”    刘清涛手下的设计人员们把各种意见汇总过来后,又反复调整几次,就开始试生产了。    不过,这个市场眼下其实并不存在。    跟当初的拉杆儿箱类似,这也是童建国的发明创造。    可拉杆儿箱有天然的受众,那些拎着大包小裹的旅者他们早就盼望有一款可以拖着走的旅行箱了。    这双肩背式书包却是童建国硬造出的概念。    当下的人,从小到大都是斜挎式书包,你非弄出个双肩背。    你说你健康,谁信呢?是jianian商想赚钱吧?    “建国自有办法!”    不等童建国张口,刘清涛就知道了。    “是啊,俺还得去找专家教授。”    趁这会儿专家教授们还没变成砖家叫兽之际,确实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这会儿的专家教授大多像薛宝宏那样,还很单纯,一提钱就脸红。    这会儿的老百姓也一样,专家教授给企业站台他们并不会多想,他们会无条件信任专家教授。    首都的专家教授最多,年前又得跑一趟了。    正好老牛也准备到首都去。    “你这是……”    “嘿嘿,俺家金花……”    “我去,这可够快的。”    “都一年了!”    “也对啊,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是啊,俺家金花都……”    “不会吧,几个月了?”    童建国又一次震惊了。    “估计有三四个月了。”    “好事儿!”    最近几年开始,人们的思想观念突然变得开放了。    几乎有一半的婚礼现场,新娘都是挺着大肚子的。    区别就是有的显怀,有的不显怀。    童华章、叶淑珍还无法接受,觉得伤风败俗。    但像他们这样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很多家庭里,只要孩子跟对象定下关系了,父母就毫不避讳地让他们在另一间屋子里困觉。    当然,这种情况几乎百分百最后都会结婚,哪怕半路觉得不合适也不愿反悔。    这也为若干年后居高不下、秒杀欧美国家的离婚率留下注脚。    像铁维顺和牛金花这种,童建国心里清楚,肯定是牛金花主动的。    她的炉子早就烧的红彤彤了,恨不能随便抓一根面包放进去。    这也是童建国当初放弃把牛金花介绍给老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尼玛哪天没喂饱,她不要你好看啊。    知女莫如父,老牛应该也早就发现自己闺女天赋异禀了,如果不早一点给她找婆家,保不齐会惹来什么麻烦。    两人一大早出来,刚到楼下就看到王胖子在那笑眯眯地等着,皮卡停在一边。    “你个损塞,整天就惦记老子的车。”    王胖子嘿嘿笑着接过童建国桑塔纳的车钥匙。    严厉打击之后,社会治安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尤其到年关时节,各种盗抢事件又开始增多了。    童建国都不敢开着桑塔纳出远门了。    因为这款车太扎眼了,坐这车的人非富即贵。    再说,童建国开着皮卡还可以拉点东西。    给驻京办拉点吃的用的等生活物品。    再给薛宝宏捎点土特产。    薛宝宏这个老教授人还是比较耿直,童建国要是给他贵重点的礼物的话,他都会生气。    但捎点土特产啥的,他就能够接受。    其实,土特产也挺贵的……    一大早出发,童建国和老牛来到首都时,天都黑了。    先在驻京办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老牛办他的事,童建国就先到薛宝宏这里来。    这天是星期天,薛宝宏在家里,童建国拎着一坨坨的海产品登门,他还直皱眉头。    “带啥东西啊,大老远来看我就不错了。”    “土特产,都是土特产!”    “这大对虾是你们的土特产啊?”    “那当然了,我们靠海嘛。”    “还有这海参,这也太贵重了吧?”    “贵重啥啊,我们那里有的是。”    “有的是?这是补品,中央特供的。”    “啥特供啊,没啥用。教授您是搞研究的还不明白吗,这玩意就是胶原蛋白,跟猪蹄子差不多。”    “这倒是,其实没什么营养。”    “就是嘛,您就当我送您的猪蹄子,过年过节烧着吃。”    其实,童建国来探望老爷子还真是很单纯的。    就是敬佩他的人品对他心存感激。    甚至连这次来首都找专家教授帮自己宣传书包的事,童建国都没跟他提。    只要随便提一下,薛宝宏百分百会帮忙。    但童建国还不想让他知道自己买卖干的这么大,又是饲料又是皮具的。    薛宝宏一直以为童建国就是个可怜兮兮的,一睁眼就惦记欠银行一屁股饥荒的农民企业家。    离开薛宝宏家,童建国直接来到北医下面的那家假肢研究所。    这就是童建国给老弟童建军配假肢的那家研究所。    当时花了2000多块钱给童建军配了条胳膊,童建军还心疼的不行。    事实证明,这2000多块钱花的值,眼下过去三四年了。    童建军用假肢各种跑跳投的,一点都没损坏。    这几年,童建国也来了几次,想看看他们的研究有没有什么新进展。    但是很遗憾,他们当初只是拿到了日苯最新研究成果而已,这几年还是原地踏步。    来了几次,童建国和其中的几个专家混的挺熟的。    尤其一个年龄相仿的教授。    感觉人挺活泛,也比较好说话。    “童总好啊,有日子没见了啊。”    童建国过来,魏教授主动打招呼。    “是啊,魏教授您还那么年轻。”    “哪里,哪里。”    “我找您有点事儿……”    魏教授顿时心领神会:“来,到我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童建国拿起儿童书包。    “您看,这是我们的新产品。”    “不错啊,符合人体工学!有利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    童建国大喜:“那我找人过来采访您,拍摄一下?”    “这个……”    魏教授的小眼睛闪着光芒:“我恐怕得误时误工,还有舟车劳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