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7、打游击  (第1/1页)
    要是每个专家教授都像薛宝宏那样,还怪麻烦的。    听魏教授这么暗示,童建国挺高兴,连连点头:“嗯,教授您说得对,车马费、误工误时费啥的都少不了!”    “谢谢童总理解……”    魏教授说得时候还有点羞答答的。    在这会儿,他这种已经算是上限了。    讨价还价、狮子大张口啥的是不可能的。    “最好能再找几个。”    “行啊,你想找几个?”    “三四个就行啊,比如运动方面、儿童医生、骨伤科方面等等,反正最好是其它各个专业的。”    “明白,我给你找几个。”    “当然,他们也都会有车马费啥的……”    “嗯,知道了。”    离开研究所童建国还有些忐忑。    妈蛋!我会不会是始作俑者?    从我开始用专家教授站台以后,砖家叫兽就越来越多了?    回到驻京办时,正好老牛也买了一堆东西回来了。    “走!咱们去看看小段,顺便吃个饭。”    “好的。”    老牛每个月都到首都来,跟小段也见过两次面了,比较熟悉了。    而小段的学习机的研究状况,童建国也了如指掌。    见到童建国,小段还有些不好意思:“童总,那个学习机现在还是进展不大。”    “没事儿,你慢慢研究,经费用完没有?”    “没有,没有,还有一大半呢!”    段永平虽然学的是电子专业,但他侧重于硬件方面。    软件编程方面,他还得现学现卖,或者去找老同学请教。    “走!吃饭去!”    这一回,三个人吃的是猪rou馅儿、牛rou馅儿锅贴。    味道很地道,rou也很实惠。    喝了点啤酒,吃了点小菜,三个人花了20多块钱。    引得邻座的食客纷纷投来艳羡的目光。    这一趟到首都来,童建国的日程也是满满的。    除了见见老朋友、联络给书包站台的专家,童建国还打算再买一套宅院。    来之前,赵君的姐夫老何已经帮着联络好了。    就在三里屯附近,1000平米一个大杂院。    对方要价两万元。    老何嫌太贵。    因为三里屯就是农村,也就离使馆区近点,有做生意的来来往往,就显得它挺繁华的。    而且,童建国拿到这个院子肯定也基本不能要原来的房子了,推倒盖一座五层的小楼。    两万块钱就等于买了个空院子。    童建义花1000块钱买的院子还有四五百平米呢。    就算这是首都也不能贵那么多。    老何打算找人跟他们好好谈一谈。    童建国之所以想买这个院子是因为东单这边这个四合院只适合做私人会所,本单位的人,亲朋好友在这里聚一聚。    可随着红星皮具在蓝城知名度越来越大,很多蓝城的人到首都时,也想跑到这个驻京办来沾沾光。    老乡见老乡两眼放光芒,你也不好拒人千里之外。    干脆就另觅一处更敞亮的所在吧。    趁着老何在联络对方,童建国还可以做点其它事——淘换淘换古董。    经常到首都来,也时不时帮童建国淘换东西,老牛也是半个专家了。    四合院里每个房间里的红木家具、各种瓷瓶基本都是他淘换回来的。    对这一块儿也算门儿清了。    听童建国说又要淘换淘换,老牛却叹口气:“官园已经没了……”    “啊?又被抄了?”    “是啊,这一次估计一时半会儿起不来了。”    龙潭湖公园、官园市场这都是挂羊头卖狗rou的市场。    好些古玩古董小商贩藏在里面做买卖。    这些年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抄完起来,起来了又被抄。    但如果抄的狠的话,商贩们恐怕就得换地方了。    “不碍事儿,明早咱们先追大筐去!”    “好!”    追大筐是合法的,最起码没人查抄。    就像当年铁维顺一样,最远的有保定、雄城县的,近的有亦庄、黄庄的,蹬着自行车,驮着从农家收来的瓶瓶罐罐卖给文物商店。    商贩们就在门口候着,等着收农民手里出不了手的东西。    这会儿农民们手里的瓶瓶罐罐扔了不是,驮回去也不合适,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第二天一大早,童建国和老牛起来了。    站在宣武门文物商店门前,看着一个个驮着大筐的农民过来,进进出出。    每当有人垂头丧气出来时,商贩们便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挤兑农民,让他真心觉得自己手里的都是破烂,有人肯收都算捡了大便宜了。    童建国就在不远处看着他们来来往往、讨价还价,也不掺和进去。    好一会儿,老牛才明白童建国的意图了。    正好有个贩子老牛以前在官园市场见过,就凑了过去。    “哟!这不水三儿吗?”    “牛爷!您好啊!有日子没见了。”    “是啊,我还想淘换东西呢,你们官园那帮人又没影儿了。”    “唉!难呐!”    水三儿叹息,小眼睛却飘向童建国这边。    “这位爷一看就是大主顾啊!”    童建国笑了,不紧不慢走过来。    “何以见得?”    “您看您气定神闲、不疾不徐,准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哈哈哈哈!”    童建国大笑:“可惜我对瓶瓶罐罐不感兴趣……”    “不会吧。”    像童建国这种确实罕见。    古玩市场,瓶瓶罐罐占了一半以上。    来收东西的客官绝大多数都扑在这上面。    老牛点头:“我们大兄弟说得是实话,他喜欢字画玉器银器木器之类的玩意儿。”    “哦,明白了,要不您跟我到我们那边儿瞅瞅?”    “你们那边儿啊?你们不是都散了吗?”    “怎么会呢?有买当然就有卖了!”    水三儿眨巴着眼睛四下看看,压低声音:“咱们现在又搬到象来街了……”    “那里不是自由市场吗?卖菜卖衣服的?”    “嘿嘿,咱们也跟着卖一卖……”    他们这些古董贩子就这样,风声不紧时就聚在一起大张旗鼓地卖一卖。    风声紧了,又化整为零,躲进自由市场里。    跟卖菜、卖衣服的商贩混在一起。    其实混的也不算紧密。    因为眼下老百姓手头还比较紧张。    买旧东西、二手东西是大家的生活常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新出版的《大众电影》3毛钱一本,很多人舍不得买,就买旧的。旧的也不便宜,1毛钱一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