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第2/2页)
节,二圣都留在洛阳过节,长安那边就以太子李贤为首送来了各种贺礼。 吴诩没见杨氏到东都来看她,颇有些失望。 李小九陛下只能安慰她:大郎家娘子身子十分不便,夫人走不开也是常理…… 吴诩闻言只能哼哼两声,不说话了。 说来那杨氏女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养个胎也养得鸡飞狗跳的,吴诩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那位的胎儿不稳,急召太医保胎这些话了…… 也难怪武mama走不开,这毕竟是武敏之的第一个孩子嘛…… 吴诩也不是没有眼线在长安的,当初听说太子送了一堆太医到周国公府,她还奇怪呢。 后来就一直听说都是那个杨氏闹的,吴诩也就不再关注这事了,倒让李小九陛下和李贤父子松了一口气。 可是,没等李小九陛下父子两个放心太久,长安那边传来了噩耗。 荣国夫人杨氏一觉睡去竟然再没醒来,阖然长逝了,享年九十二岁。 这事当然瞒不住吴诩。 吴诩乍听到武mama逝世的消息,当时就愣住了。 在她眼里,武mama就像个不老妖精一样,八、九十岁了,还一直眼不花耳不聋,骑得马来打得了猎,每天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完全不比那些五六十岁的贵妇们差。 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的老太太居然就这样去了…… 吴诩没有哭,可李治快急哭了。 阿武……阿武……你别这样……想哭就哭吧……他使劲搂着吴诩,希望她能有点反应,哪怕是大哭一场也好…… 阿韦、小顺等人也都十分紧张的看着自家天后娘子,生怕她有什么不测。
可是,众人的紧张情绪却让吴诩有些哭笑不得。 我没事,真的。她可不是那些动不动就只会痛哭流涕的小娘们儿…… 武mama去了,她在这个世界又少了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 她的确很伤心。 可她为什么要哭呢?! 阿娘走得并不痛苦,这是一件好事……吴诩红着眼睛,反手搂着李小九,以后……我就只有你了…… 你可千万别走在我前面啊,李小九! 吴诩的历史比较渣,可也记得比她小五岁的李治应该是比阿武本尊先离开很多年,所以阿武本尊才能当上女皇…… 她不想当女皇,如果可以,她倒宁愿跟李小九一起死…… 吴诩的话并没有说出来,可李小九像是完全明白她要说什么似的,也用力地搂紧她作为回应。 显庆九年春,天后娘子在东都洛阳产下小女儿太平公主。 这次生产差点要了吴诩的命,竟比当年生二郎的时候还凶险。 从阵痛开始,整整两天,孩子都不见出来,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片凝重之色…… 连着两天,李小九陛下和李弘、李妙善等人都等候在外殿,吃不下也睡不着,只等着吴诩的消息。 但是,血水一盆接着一盆地往外送,内殿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吴诩不喜欢叫疼,即使是已经痛得失去了意识,她潜意识还是压制着自己的呻&*吟…… 毕竟这具身体已经年过四旬了,就是有现代化的医学技术,要想平平安安顺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是在唐代。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有孙老爷子这个神医在。 一个好的医生,就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所以,吴诩最终还是成功诞下小四娘,母女均安。 整整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李小九陛下在听到婴儿的哭声,又得知吴诩并无大碍后,终于支持不住晕倒了。 可怜孙老爷子为了天后娘子两天两夜没能休息,好容易除了后殿,又要给前殿的天皇陛下诊治。 结果,一搭李小九陛下的脉,孙老爷子就皱紧了眉头。 李弘等人看得好不紧张。 孙翁,阿爹他怎么样? 孙老爷子捏着自己的胡须,半晌不吭声,似乎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来叙述李小九陛下的病情。 李弘心急如焚,忍不住又问道:莫不是风疾复发了? 他前段时间在山上住了好一阵子,身体可比以前强健多了,心里总想着他爹李小九陛下的风疾可比他的严重多了,若是也能到山上疗养一段时日就好了…… 郎君稍安勿躁……孙老爷子摆摆手,让李弘冷静下来,然后缓缓道:天皇这宿疾兵士短时间休养就能痊愈的……这几年,天皇为政事殚精竭虑,元气本就耗损得厉害,亏得他并不沉溺酒色,也不胡乱服用丹药…… 还有救。孙老爷子最后下了定论。 作者有话要说:预计再写一大章就完结,酱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