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来客 (第2/3页)
。我们就是在长安也这般看的,这金城还算是朝廷的地方么,如何就看不得了?” 那队主手扶刀柄,冷声道, “奉上峰所命,近日需严查来往可疑人等。我看你们行迹可疑,还不速速下马受查!” 左手的年轻人闻言怒斥道, “大胆!我父乃是朝廷命官,你是何人?如此狂悖无礼!” 那队主却全然不惧,他一手将佩刀从刀鞘中拔出几分,厉声道, “吾乃华部军大都督麾下,队主,裨将军姬正。你说你是朝廷命官,拿出官凭印信来!否则在下便要得罪了!” 其余华部军士卒也举矛挽弓,对准了三人。 “你们…” 左手年轻人还要再说什么,却被为首那人伸手拦下。就见他沉声道, “吾乃当朝员外散骑常侍裴宽。” 他伸手从怀中掏出一物,交给右手边的年青人, “这是我的印信。” 右手那人翻身下马,来到那队主面前,将印信双手奉上。姬正双手接过,却见铜章龟钮,入手沉甸甸的。他虽不识字,却也知道这东西假不了。他忙双手将印信奉还,然后挥手叫手下士卒收了兵器。他对裴宽拱手一礼, “下官姬正参见大人。适才职责所在,多有冒犯,还请勿怪!” 裴宽收了印信,在马上略一点头, “无妨。” 原来裴宽上次从李辰那里知道了亲姊和外甥女的下落,便当场修书一封托李辰带给她们。李辰回到金城以后,将书信转交给裴萱。母女二人方知裴宽已经举家西归。意外得到隔绝已久的亲人的消息,让她们喜出望外,不禁潸然泪下。事后裴萱回书一封,告知裴宽母亲和自己的近况。裴宽接到回书,也是悲喜交加,但心中仍存疑虑。他是朝廷官员,无法擅自出京,直到近日,才得了一个机会,前来金城一探究竟。同行的还有他的从弟裴泥和儿子裴义宣。 姬正验过了裴宽的印信,却又问道, “请问大人此番来金城是公事还是私务?” 裴宽左手的裴义宣忍不住又怒喝道, “你好大胆!既知上官在此,上官的行止也是你个武夫好问的么?” 姬正再行一礼,不卑不亢地回道, “下官职位虽小,却职责非轻。如大人此来是公务,下官少不得就要传讯金城,到时自有上峰前来迎候大人车驾。” 裴宽顿时对这个军官刮目相看,此人虽说只是个末流九品的武官,但是见了自己这个来自京城的清贵高官却是一点也不胆怯,言语颇有条理。 “一叶知林,那人麾下一个末流军官都如此人物,当知其人不负盛名。” 裴宽心中暗忖。他再微笑问道, “那如果私务又便如何?” 姬正再行一礼道, “若是私务,则须得在金城门外登记在册,言明名讳来历,此来何干,或探亲访友,或经商游历,还有所停几多时日等等。” 裴宽奇道, “所有人都须如此么?” 姬正回道, “日前大都督颁下此令,法无例外。” 裴宽等三人一时讶异不已,他们辗转关陇,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规矩。裴宽见识不凡,心中自是更深思一层, “如此做法虽靡耗人力,却是清廓固本,以绝外患的良法。看来此人其志非小啊。” 裴宽思忖一番,缓声道, “我与你家李使君相旧,此番便是应他所邀,前来探访,就算是私务罢。” 姬正听了,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然的表情,他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道, “原来是大都督的客人,大人怎不早说来。不过大人来的不巧,前几日大都督却是领军出征胡部了。” “哦?出征了?” 裴宽不禁眉头一皱,如果此人不在的话,那事情肯定是办不成了。自己千里而来,岂不是白跑一趟。他忙问姬正道, “可知你家主公何时回转啊?” “大军已经出征十有余日,不久当有捷报传来。虽说此战必胜,然下官实不知大都督何时方得奏凯而还。” 裴宽听了一时踌躇,自己满怀期待而来,却是扑了一个空,这叫他如何甘心。 这时裴义宣忍不住又问姬正道, “你怎知你家大都督此战必胜?” 姬正傲然道, “我家大都督无往不胜,此番讨平些许胡虏,自然不在话下!” 裴宽三人闻言不禁心中凛然,这华部军随便一个军官都对自己的主帅有如此信心,足见此人治军有方,深得军心。 裴宽斟酌地问道, “你家主公麾下可有一个女官?那个,那个当在其幕府参襄行走的。” “女官?有的,有的。大人问得可是裴参军?” 裴宽闻言颇觉意外,怎么又出来了一个裴参军?不是该姓李吗?他转念一想,似乎明白了几分,裴不正是自己的姓氏吗,这其中当是有什么隐秘,为掩人耳目或未可知。他又谨慎地问道, “那位裴参军,她又是何等样人物?” 姬正道, “裴大人虽说是女流,却是知文断字,学问高深。她从安宁堡起便追随大都督左右,乃是大都督身边第一信重之人。如今授官为兰州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