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来客 (第3/3页)
史记室,骠骑大将军府录事参军,从四品下广武将军。”
裴宽三人听了不禁悚然动容,一个女子为四品高官,真是前所未有的奇闻了。要知道裴宽的员外散骑常侍不过五品而已,这个女子的官位竟已在裴宽之上。 裴宽断定这个裴参军多半便是自己的那个外甥女了。看样子她信中所言或许是真的,她真的在兰州得以重用了。他心中半是惊讶,半是高兴,相见的心情更加急迫起来。他对姬正道, “我与这位裴参军也有些渊源,便先去探访她吧。顺便等候你家主公回来。” 姬正点头道, “既然如此,请大人稍待。” 说罢,他转身领军返回了烽燧。随后就见烽燧上升起了一面红色的号旗。不多时,一队华部军游骑就出现在山间。等到那队游骑奔近烽燧,姬正出来和他们的领队交谈了几句,然后走到裴宽面前行礼道, “下官职责在身,不能远离。就由这队侦骑兄弟们护送大人去金城吧。” 裴宽礼别了这个忠谨的军官,随着那队游骑一路下山前往金城。 到了山下,就见大河两岸渠道纵横,一座座高大壮观的水车将河水不断地抽上岸来,通过密布渠道灌溉着两岸的良田。只见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粟花飘香,麦浪翻滚,间或还可见农人在辛勤劳作,一片安宁祥和的丰收景象。邻近金城,则大路宽阔,坞堡林立,各类工坊鳞次栉比。裴宽等见了皆在心中感叹 , “不意这金城苦寒之地,竟经营得如此兴旺,就是比之关东也不罔多让。” 裴宽一行到了金城东门,护送的游骑交代了守门的军士几句,便与裴宽秉礼而别,然后如一阵狂飙般疾驰而去。 金城乃是边陲下郡,虽说已设兰州,然自是无法与洛阳、长安相提并论,甚至无法与历史久远的陇上重镇秦州相比。但它在群山环抱的一片平阔河谷中,滨临大河,兀然矗立,仿佛天外飞来一般,在苍茫的群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雄壮。裴宽等前面在山上俯瞰金城,只觉河山壮美。现在来到城前,则更觉得雄城如山,气象万千。 这时,守门的将领上来与裴宽见礼。他不厌其烦地重新验过裴宽的印信,并在薄上誊录了裴宽的名讳官称,注明来探访大都督及裴记室。然后他唤过一名队主,由其领路,陪同裴宽等进城,往骠骑大将军府而来。 裴宽等一行人一边往城中行去,一边留意金城内的风物景色。但见金城内道路不甚宽阔,却是格外洁净,地上不见一纸一屑。城内行人往来皆行在道路的右侧,让出中间的大道来,人行熙攘,却毫不纷乱。裴宽等见了心中暗暗称奇 。 再看城里的各色人等相貌各异,其中不乏明显是胡种。而男子几乎人人佩刀,无论胡汉,人皆神情冷峻彪悍。而女子则是另外一种风景,少女们往往衣着艳丽,神情大方爽朗,毫无扭捏之气,见了生人也不避让。裴宽一行车马进城,颇是引人关注。其中裴泥和裴义宣二人,生得风姿俊美,一表人才。更引得一些大胆的少女不住地眉目传情。二人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领路的军官见他二人有些窘迫,便笑着解释道, “两位郎君勿怪,金城的风俗有所不同。本地女子及笄之后,往往自寻夫家,男女交往无忌,父母不禁。” 他用马鞭指了指那群年轻女子身边经过的一位妇人。只见她手挎一只竹篮,衣着朴素,头上还带了帷帽,垂下轻纱遮住面容。 “不过郎君们看仔细了,这般衣装打扮都是已婚的妇人,万万唐突不得。咱们金城的妇人性情刚烈,最重贞节。若是妇人受了欺辱,则是举族大辱,往往不死不休。二位郎君万勿轻忽。” 裴义宣有些不解地道, “既是妇人最重贞节,却为何不深避户内,反要抛头露面?” 那队主道, “咱们金城人丁稀少,男子不是从军就是下地。少不得要妇人执掌门户,造请逢迎,抛头露面是免不了的。” 裴宽听了这一番话,心中暗忖, “早闻陇右边陲之地,胡汉杂流,民风彪悍,**妇贞。看来所言非虚…” 正当此时,领路的队主突然一勒马缰,停下了座骑。他凝神而立,似乎仔细聆听着什么,但面上已是难掩激动。裴宽等正在狐疑,但是很快他们耳中也依稀听到一种不寻常的动静。终于,这动静越来越大,大家才发现,这其实是人群的呼喊声,是数不清的人在一起大声呼喊。几乎转瞬之间,这呼喊声就已经传到了身边。一时间他们身边所有的人都激动万分地同声大喊起来, “大捷了!大捷了!大捷了!……” 金城似乎在一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无数的人群一下子从大街小巷涌了出来,挤到了主街之上,将整个街道挤得水泻不通。无论老幼,就算是刚才还是一脸冷峻的金城男儿们,都是满颜欢笑。那些妙龄的少女们更是欢呼雀跃,满耳都是她们银铃般清脆的笑声,裴家两个俏郎君顿时再也没人多看半眼。 领路的队主此时也没了半点矜持,他摘下自己的帽冠,扬手掷向空中,双臂展开,面目扭曲地在马上狂呼, “大捷,大捷啊,大都督大捷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